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古人妙趣橫生消夏詩,助君清涼一夏

古人妙趣橫生消夏詩,助君清涼一夏

炎炎夏日,古人避暑的方式完全是自然的,於是,便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避暑佳作流傳下來。今天,我們捧讀這些詩作,仍能感受到當年的詩人消夏之樂趣,不知不覺間,彷彿與詩人一塊走進清涼的世界,心頭不禁泛起絲絲涼意。

夏天最主要的天氣特徵之一是炎熱,因此納涼成了所有人的自然追求。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納涼》就寫得妙趣橫生: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其首句用「攜」、「來」、「追」三個動詞,逐級遞進地表述詩人追尋理想中納涼勝地的內在感情,那種急於從燥熱中解脫出來的情懷,通過一連串動作自然而然地表 現出來。緊接著,詩人在綠柳成行、「畫橋南畔」處閑倚胡床,怡神閉目,為自己也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圖畫:月明之夜,船家女兒吹著短笛,笛聲參差而起, 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這種由外而內的涼意讓人沉醉,燥熱也自然退去。

古人納涼是很講究去處的,坐在樹下或走進竹林,是古人們普遍採取的乘涼方式。因此,在眾多避暑詩作中,這類作品也最多。南宋楊萬里《桑茶坑道中》描寫了一個牧牛的小童為避酷暑睡卧柳蔭之下的悠閑情趣:

睛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塔水滿溪。

童子柳蔭眠正著,一牛吃過柳蔭西。

中唐王維為消暑,抱著古琴走進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彈,樂而忘返,給後人留下了千吟不厭的《竹里館》:

獨坐幽莫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臨水之地也是古人避暑的佳處。炎炎夏日,若得一處亭台樓榭橋畔相伴,著實是納涼人的福氣。宋代的楊萬里,喜歡流連於荷池納涼。其《暑熱游荷在池上》云:

細草搖頭匆忙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對此,大詩人陸遊也深有同感: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塘自在香。

此詩表現的是在蓮花池邊和柳樹蔭里月下乘涼的樂趣——楊柳隨風飄拂,荷花送來清香,在畫橋畔倚床休憩,欣賞船家悠揚的笛聲,真是盛夏酷暑時的一種美妙絕倫的 享受。蘇東坡也樂於水邊納涼,寫下「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的名句;而柳宗元則作有《夏晝偶作》,詩曰:「南州潺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心牖。日午獨 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顯現出一派悠然自得的避暑之樂。

夏天雖然暑氣蒸人,讓人受不了,但上天彷彿又沒有虧待了這時的人們,夏天是花果成熟的季節,古人詩中也不乏安享果實成熟的樂趣和快意。南宋詩人楊萬里詩《初夏睡起》曰: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去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到了夏天,酸味十足的梅子吃完,牙齒上還殘存著一絲絲酸味。午睡醒來,看到孩子們捕捉飄飛的柳絮,受到他們快樂的感染,內心也有幾分愜意。另一位宋代詩人范成大也有描繪夏天的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二曰: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此詩前兩句寫梅子金黃,杏子成熟,讀來令人口角生津、垂涎欲滴。後兩句以籬下無人經過,只有蜻蜓蝴蝶紛飛,從一個側面寫出了夏日人們繁忙的場景。夏天不僅花果成熟,也有令人陶醉的風景。唐代詩人高駢詩曰: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在山間幽靜的庭院里,觸目都是綠樹濃蔭,樓榭在池塘中的倒影清晰可見。微風掀動水晶一樣的帘子,帶來陣陣涼意,也送來一縷縷薔薇的香氣。讀這樣的詩句,讓人倍感夏日的清涼和寧靜。

古人說:心靜自然涼。夏天雖然酷熱難過,但讀詩卻可消夏解煩,幾首古詩,幾杯涼茶,細品慢吟,獨具情趣。

「夕陽場圃樹蔭涼,麥豉瓜姜豆粥香。人坐晚餐牛吃草,蚊煙影里說家常。」

王子彥的這首《夏夕》詩,儼然一幅恬淡的江南風情水墨畫,吟罷心清神怡!

葵扇搖風繞樹行,晚涼新浴葛衣輕。

一溪流水隨蔭綠,人立平橋話月明。

這是清代洞庭詩人袁景瀾《夏日村居》組詩中的一首,讀著此詩,似感清風拂面,涼意頓生。而組詩中的另一首:

消夏灣頭雲水深,浣紗人去剩飛禽。

石公石姥常相對,坐話滄桑閱古今。

從詩中可看出鄉間兩老在林邊賞鳥、溪頭私語,心情多麼悠然自在,精神多麼愉悅爽快,哪有「苦夏」之憂?今天,我們翻閱這些詩作,特別是在炎炎夏日,品讀古人的納涼詩句,其實就是在乘古詩的涼意,消自身的暑氣。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十一首宋詞里的人生真諦,當年只道是尋常
26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原來都藏在古詩里……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