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戰爭中,士兵明知必死,為何還甘願站前排?

古代戰爭中,士兵明知必死,為何還甘願站前排?

人們對於戰爭的一般印象,都是非常殘酷的。在一場戰爭中,往往會出現很多人員的傷亡。對於現代社會來講,由於新型武器的出現,因此雖然戰爭有著巨大的殺傷力,但是實際上在戰爭中傷亡的人數並不是很多。

然而在古代社會中,由於是冷兵器時代,因此對戰的雙方往往會有著非常大的人員傷亡。在很多時候,在兩軍交戰時,身處前排的士兵一般都會落得全軍覆沒、死無全屍的下場。既然站在前排死亡率極高,那麼古代的那些戰士,為什麼會心甘情願的站在前排呢?

其實不管古今,無論哪個國家,軍隊駐紮前排的一般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兵,而新兵則一般站在後排。通過這種排兵布陣的方式,可以充分調動起新兵的戰爭積極性,同時也為他們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畢竟新兵都沒有什麼豐富的作戰經驗,如果一個軍隊打頭陣的都是新兵的話,估計就早就敗得找不著北了。在古代軍隊中,由於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自己的軍備力量,因此國家統治者也會給予戰士們非常豐厚的物質獎勵。

同時,為了嚴肅軍隊內的紀律,在那個年代中,軍法同樣非常嚴苛。這兩個原因加起來,也就導致了一個士兵無論被安排在什麼樣的地方,都會堅守自己的使命,不會有什麼怨言。而能夠從很多場戰爭中存活下來的精銳力量,更是積攢了非常豐富的戰鬥經驗,當他們遇見強敵之時,也能夠做到咬緊牙關堅持作戰,帶領隊伍取得勝利。

對於古代戰爭而言,取勝的一大關鍵就是戰士們的意志是否堅定,所以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如果一個隊伍的士兵都抱著必死的態度,那麼這個隊伍的戰鬥力肯定爆表。分析上千場古代戰爭,我們會發現,在戰爭發生之後,往往會出現戰勝的一方越來越順利,而戰敗的一方則會屢戰屢敗,這就與軍隊將士們的心裡狀態有著非常大的關係了。

因此,即使第一排的將士們知道自己可能會面臨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但是他們也絕對不會選擇退縮,反而要給身後的士兵們堅定的信念支持。死後國家會給他們家人豐厚的撫恤金,軍令如山也不允許他們後退半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佑講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被清朝扔掉的寶物,日本撿到後一躍成為亞洲第一
古代有西瓜吃嗎?西瓜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原的?

TAG:海佑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