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是否還活著?其實結局挺慘也很真實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是否還活著?其實結局挺慘也很真實

/文 花開無田

明太祖朱元璋對於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可謂是關懷備至,在其晚年所署理的一系列的案件可見一斑。

藍玉與太子朱標本是至交,朱元璋自然是放心,可未成想太子朱標壯年早逝,也便只留下了皇孫朱允炆。而其年輕,政治經驗缺乏,要與這些經歷了元朝末年戰爭的鐵與血的歷練的文人政客攻訐,自然就顯得力不從心。

朱元璋劇照

藍玉案,朱元璋將大明王朝的這位開國功臣,以株連論處所殺戮者逾1.5萬人;再到傅友德被朱元璋以「食不盡盤中之餚,敢有不滿乎?」更是直言其子佩劍入殿,可謂是無禮。而傅友德也是剛烈,回家便將兒子傅讓斬殺,並將人頭送到朱元璋面前,而後自刎而死。朱元璋則一不做二不休,將其全家男女發配邊疆;至於剩下的宋國公馮勝,朱元璋更是直接了當,以其與周王見面為由,命其自盡,子孫更是不得繼嗣,如此一來,能夠左右朝廷的外族力量也便無力阻擋自己年幼的孫子朱允炆的執政。

處死藍玉劇照

朱元璋死前都不忘密令梅殷佐助新君,1398年朱允炆在南京繼位,是為建文帝。其實對於處理了外姓功勛之後,朱元璋也對於自己的兒子們則是自信滿滿,雖然將二十四個兒子分封各地,並且對於西北手握重兵的藩王,以征討元朝殘餘為由,進行經常性的調離。

但是他還是高估了自己兒子們的「底線」,或者說是對於皇權的慾望,歷朝歷代因為分封制而引發的禍亂可謂是不勝枚舉,以西漢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尤甚。即便是後輩漢武帝打出了漢民族的威儀,七國之亂也差點導致漢室傾覆。而八王之亂更是讓中原地區五胡亂華,是為季世。而在西晉亡國,東晉衣冠南渡,說好聽如此,難道不是逃亡嗎?

朱元璋與朱棣

朱元璋真當自己的兒子們,能比劉邦和司馬懿的子孫高尚,那就大錯特錯了。而所謂的《皇明祖訓》規定的所謂嫡長子繼承製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罷了,歷史上關於皇子奪嫡的事情,又何止千萬,聖明如唐太宗李世民,都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清朝康熙帝時期的九子奪嫡又是何等的精彩,權利對於政治家,政客對於出生於旋渦的他們而言才是最終的目的。

也就是在繼位後,朱允炆任用了誰呢? 他們是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我們並不想說儒家誤國,但是誤國的卻又是幾位高知,在面對削藩上,皇帝本有著正義性,但是在第一階段將周、齊等藩王廢之後,他們面對的將是明成祖朱棣。

朱允炆劇照

事實上,朱允炆的的政策並無不妥,而其實力也足矣清除朱棣,但是朱棣在成長過程中對蒙古身經百戰,而也就是在這些理想化烏托邦式的儒家春秋夢中與李景隆蠢豬式的軍事指揮,紙上談兵不行,紙上談文也是亦然。

在經歷了3年的軍事對決,朱棣長驅直入腹地之後,建文帝無力回天。於是便有了這諸班的猜測,懸疑。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明實錄》

「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明實錄·太宗實錄》)

從中可見,似乎建文帝自焚而亡,但對此,燕王朱棣卻又派遣胡濙進行了長達14年的找尋。作為六朝元老,股肱之臣,能當此大任,也足見朱棣對於侄子建文帝的生死是有懷疑的。

朱棣劇照

而1423年被朱棣派出去找朱允文的胡濙,深更半夜來找朱棣,而且胡濙和朱棣談了很久,一直到天亮。總不能大半夜把皇帝叫起來說我沒看到建文帝本人吧?

這大半夜的來找朱棣,也讓我們感覺可能只有一個,就是有建文帝的消息了,如果沒有朱允文的確切消息,半夜逗皇帝玩,欺君罔上誅滅全族可以了解一下。而且如果只是帶來死訊,也不用一直談到天亮啊。

當然這也只是我們的主觀臆測,而關於其出家為僧,遁入空門之說也是眾說紛紜。那麼他真的活著嗎?

朱棣劇照

歷史上此類事件其實也是眾多,從春秋時期的范蠡「三聚三散」隱居而死;再到李自成兵敗「被殺」傳聞其出家入道;大清順治帝年少而崩野史更是傳聞其遁入空門,這一類問題可謂是吸引眼球,那麼他們真的活著嗎?我們作為歷史的愛好者,是不是忽略了一個基本點呢?

那麼歷史的構成要素是什麼呢?背景,內容,意義這三點是一個歷史人物所必須具備的。范蠡如此,朱允炆如此,李自成也是如此,順治帝自然也概莫能外。

朱允炆作為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剛剛安定,自己雖然被《明史》稱之為「贊曰: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而自己面對的叔父朱棣又是怎樣的競爭對手呢?

朱允炆劇照

萬斯同在《明史稿》中指出「帝剛果善斷,能決大謀。用兵常以少擊眾,開闔如神。身先士卒所向克捷。知人善任,使士有一藝輒錄用,弗遺與臣下語。表裡洞達,無識芥之嫌,不侈禎祥」

高下立判,雖然這有著馬後炮的嫌疑,但無疑歷史從來不是平等化的,它就是扁平的,並不會因為智謀,年齡,勢力來簡單的推導出結果,否則也不會有劉邦的逆襲之路,光武帝劉秀的騎牛皇帝之說,就更不會有長平之戰上「紙上談兵」的趙括,靖康之恥中宋徽宗,宋欽宗的牽羊禮這般為後人笑的故事了。

內容總是千篇一律,卻又各具特色。矛盾的產生於解決總是會觸發閾值,而作為政治家,歷史人物,他朱允炆在兵敗之後,死活真的重要嗎?

朱允炆劇照

從同情弱者上,我們總希冀他能夠翻盤,為我們展現出一副逆轉,力挽狂瀾的大戲。項羽如此,烏江自刎可嘆,連史學家司馬遷都忍不住為其作《項羽本紀》,可作為歷史人物,在其失敗的那一刻,他失蹤還是死亡,其實都等同於死了。

因為,他作為歷史人物的意義已然結局,翻不起波瀾就已經足夠。

而作為後來者,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能夠通過這些典籍去知曉結果,儘管需要我們去辨偽。

參考資料:《明實錄》、《史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開無田 的精彩文章:

臆想還是謠言?清朝乾隆朝冤案,竟是如此傳播開來
七進七出,一身是膽!演義里被「神化」的趙雲,他其實是兩個人

TAG:花開無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