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化身機器人華麗回歸 中國古代原生態種植又被日本「抄襲」了

化身機器人華麗回歸 中國古代原生態種植又被日本「抄襲」了

(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當「鴨子」遇上「水稻」,便成就了不一樣的「稻田鴨」。

20世紀40年代,人類發明有機化學農藥之後,現代農業生產中才開始大規模使用農藥和殺蟲劑。但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農業古國,幾千年來,中國古人在農業生產中防治害蟲的智慧讓人大開眼界!

從物理治蟲到生物治蟲再到生態治蟲,古人對付害蟲的辦法層出不窮。其中據《嶺表錄異》記載,早在唐代,就有農民開始嘗試建立魚稻共生的生態環境,這和當今的循環農業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咸豐《順德縣誌》卷6《經政略》中更是有詳細防治蟛蜞危害稻田的記載,除手工清除之外,養殖鴨群放養於稻田中,讓鴨群幫助清理稻田中的蟛蜞。

這種在稻田中養殖鴨子,從而幫助防治害蟲的方式在農業上叫就做「鴨田稻」或「稻田鴨」。

稻田養鴨是一種粗放的飼養方式,是綠色優質水稻生產的一個輔助性產業,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其目的是提高水稻有機化程度,減少化肥、農藥的公害,實現水稻純綠色生產。

不過相比於貴州普遍的「魚稻共生」模式,以及嶺南地區響徹全國的「桑基魚塘」模式,「稻田鴨」則顯得非常「低調」。並且,隨著科學種田技術的演進,大規模的現代稻田中早已經看不到這種原生態的生態農法。

但在我們日益提倡綠色環保理念以及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這種原始的農業生態依靠科技和仿生學將迎來華麗的回歸。

(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的工程師研發出了一款機器人「鴨子」,用來代替稻田中放養的純天然鴨子。據悉,目前這款機器人鴨子正在日本東北部的山形縣測試。

這款機器人被取名為Aigamo,大小與外形都與掃地機器人相當,身披「白色外套」,還配上了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造型上有點像迷你版「大白」。

整個機器人重約 1.5 公斤,但是整體要輕上不少(畢竟要浮在水面上),用下側的兩個旋轉橡膠刷來代替鴨子的腳,通過它們的攪拌讓水稻吸收養分和水分。

不過,看視頻的時候,小編還為那些長勢喜人的水稻稻苗深深地捏了一把汗,因為這款機器人是硬生生從它們身上碾壓而過,這樣的碾壓要是多來幾次,不知道這些「幼小」的生命能否承受住生命之重。

但是,目前為止這只是一個有些玩票性質的 DIY 項目,不僅沒有任何的商業化計劃,甚至沒有任何有效的數據來支撐這個項目,但對於人們來說,這不乏是一種有趣又迷人的科技使用方式。

我們知道,受到老齡化和人口出生率連年下降的雙重打擊,日本種植業勞動力短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日本約65%的農民年齡達到65歲或者以上,且由於願意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導致日本糧食進口依賴度不到升高,目前約60%糧食供給依靠進口。

有鑒於此,日本近年來一直在大力開發各種農業自動化設備,比如全自動化拖拉機、噴洒農藥的無人機、自動採摘蔬菜的機器人等等。

因此,如果像「稻田鴨」這樣的機器人在技術上被證明是可行的,它們將對日本的農業生產帶來深遠的積極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明明可以靠無人機吃飯的大疆,卻發布了首款「史上最強」機器人教育產品
iPhone XR大戰Galaxy S10E:誰的拍照攝像更逆天?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