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肉好吃,可人類的常規肉食為何都來源於食草動物?

肉好吃,可人類的常規肉食為何都來源於食草動物?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我花了數百萬年爬上食物鏈的頂端,可不是為了來吃素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人對於肉的鐘愛。

沒錯,人是雜食性動物,可毫無疑問的是大多數人對於肉食更加鍾愛。有趣的是,人雖然愛吃肉,但並非什麼動物的肉都吃,我們日常所能夠見到的肉食大多都來源於食草動物,豬、牛、羊、雞等等。

雖然也有一些肉食動物會成為人類的盤中之餐,比如狗肉或者蛇肉,但這些畢竟不是很常見的肉類,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些肉食動物的肉。那麼,這種有趣的現象是何緣故呢?

如果我們向前追溯,我們就會發現人類的祖先並不是單吃食草動物的,很多肉食動物也是我們祖先的常規食品。

比如曾經稱霸一時的劍齒虎的滅絕就與人類的捕殺有著密切關係。說人類祖先經常食用肉食動物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推測,而是有確實證據的。

在近現代的考古挖掘過程中,考古人員曾經挖掘出很多超過百萬年的古人類骨骼化石,在這些化石中,有一些骨骼上會布滿斑點,生物學家認為這些斑點的成因是一種疾病,這種疾病被稱之為維生素A過多症,罹患這種疾病的最典型原因就是長期大量食用肉食動物的肝臟,而吃食草動物的肝臟不會誘發此病。

事實說明人類的祖先並不是單吃草食動物的。

那麼為什麼現代人所吃的肉都來源於食草動物呢?從科學理論的角度來說,這是由食物鏈能量傳遞所決定的。任何一種生物攝取食物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從中獲取生存所必須的能量。然而能量的傳遞並不是一個無損的過程。

簡單一點來說吧,太陽光就是一種能量,而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並利用這種能量,並將其用於自身的生長。而動物並不會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們就必須要通過攝食植物來獲取能量,這就是食草動物。然而食草動物通過食用植物所獲得的能量與植物光合作用做產生的能量並不相同。

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會發生衰減,比如一顆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食草動物需要食用三到五顆同樣的植物才能夠獲取。

而肉食動物通過捕食食草動物來獲得能量的方式會造成能量的進一步衰減,一個食草動物一生中通過食草所獲取的能量,肉食動物需要捕食數只相同的食草動物才能夠獲取。正是因為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會發生衰減,所以食物鏈才呈現金字塔的樣式,如果生活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動物數量過多,那麼自然的能量供給可能無以為繼。所以,人類食用食草動物,顯然比食用食肉動物在能量獲取上更加高效。

舉例而言,人飼養一隻羊需要一噸草,而如果要飼養食草動物來餵食一隻肉食動物,那麼當這個肉食動物長到和羊一樣重量的時候,消耗的草可能是十噸,這顯然不划算。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飼養食草動物要遠比飼養肉食動物容易得多,在散養時代,人們只需要將食草動物驅趕到牧草豐盈的地區,再將其趕回來就好了,而如果要飼養肉食動物,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肉食動物通常性格兇猛,不易馴服。所以慢慢的人們就養成了食用食草動物的習慣,其實人並不是不能吃肉食動物,只不過習慣了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信仰 的精彩文章:

不怕蛇,還將蛇玩弄於股掌之間,貓怎麼這麼厲害?
彗星從哪來?它們可能來自一個理論上的太陽系外殼,奧爾特星雲

TAG:科學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