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話一到嘴邊就忘,多半是被「腦迴路」坑了

話一到嘴邊就忘,多半是被「腦迴路」坑了

腦洞科普·第二十四期

生活中,總有一些讓你腦洞大開的冷知識,比如,辣是痛覺不是味覺、胃可以擴大為自身體積的6倍、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

你的腦海里還有哪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念頭?

《生命時報》全新推出「腦洞科普」欄目,幫你填上這些奇妙腦洞。

和熟人在路上偶遇,

你卻突然記不起來人家叫什麼;

排練了無數次的演講稿,

臨到現場大腦卻一片空白;

和朋友聊著天,突然腦袋一卡,

「咦,我剛剛想說啥來著?」

這種「話到嘴邊就忘了」的經歷,你肯定也有過。有人擔心,這是大腦衰退的徵兆。

到底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記憶力?聽聽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應用心理系主任

西南社區心理服務與研究中心副主任

湯永隆

什麼是「舌尖現象」?

這種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說不出來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暫時性失憶」,又叫「舌尖現象」(the tip of tongue phenomenon,簡稱TOT),是日常生活中一種普遍的現象。

「舌尖現象」是一種提取記憶失敗的現象,最早由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提出。

如果形象地表達這種感受,就好像某件東西落在家裡,並且你確定這件東西在家裡,但怎麼找都無法找到。

在心理學上,「舌尖現象」指的並非是某物本身消失,也就是說信息並非沒有儲存在大腦,而是找到某物的記憶路徑(或線索)突然中斷,以至於你知道它存在,但不知道這種東西在哪裡。

3個原因導致「舌尖現象」

大腦暫時性失憶,這其實是大腦對記憶內容暫時性抑製造成的,這種抑制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突然忘事的常見原因有3個。

1

睡眠不足

2015年美國的《睡眠雜誌》曾做過一項小規模研究,結果顯示,與每晚睡夠8小時的男性相比,每晚只睡4個小時會讓男性在壓力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記憶受損。

失眠很容易引起健忘,讓人在關鍵時刻「掉鏈子」。10分鐘的小睡就能有效恢復認知功能,提高思索能力並鞏固記憶。

2

慢性焦慮

憂慮會使人的思緒處於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這種狀態能干擾人的注意力,妨礙記憶。

適當的室外活動和優質的興趣愛好可以很好地緩解焦慮。如果你常為「突然忘事」所擾,可以去戶外散散步。

3

信息過載

我們的大腦在一段時間內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信息,過多的刺激會降低它的處理速度。

現在社交媒體發展迅速,人的大腦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遠超過它能處理的範圍,這就容易導致分心、注意力渙散、新記憶難以鞏固等。

如果你想提高記憶力,就不要強迫大腦同時處理3件以上的事情,也不要期望自己能記住所有細節,讓大腦減輕點負擔。

學4招克服「舌尖現象」

「舌尖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頻率變高,同時,這種現象的高頻率也和腦損傷、腦部疾病有關。

那麼如何克服這種現象呢?不妨聽聽以下4個建議。

平常心接受

如果偶爾出現「舌尖現象」,不必過於擔心,雖然它可能是大腦老化的象徵,但你需要接受的是,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現象發生是必然的。

如果以平常心接受,反而可以降低內心的壓力,從而減少「舌尖現象」。

記憶要有系統性

記憶也是講究策略的,如果記憶力變差,可能是你的記憶路徑中斷導致你記不起來。

長時間不去接觸一些事物,就會忘記。比如很多工作了幾年的人,長時間不接觸英文,反而連很多初中單詞都不認識了。

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去複習、記筆記,加深記憶。

培養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給自己添加一些不必要的壓力,這樣有利於身心健康,記憶力也會增強。

同時,減壓的作用對記憶力的改善也很明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培養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廣交朋友也不失為一個手段。

調動大腦的積極性

日本曾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一些老年人經常做一些語文、數學等題目,以此來活化大腦,調動大腦的積極性。

生活中,年輕人也可以嘗試做一些腦部智力鍛煉,調動大腦的活躍性,保持腦部年輕。

腦洞說:

遇到「舌尖現象」時,很多人喜歡跟自己較勁,不想出來什麼也不幹,而這往往導致更想不出來。下次可以試著先放鬆,或者先做其他事,沒準過一會兒它自己就冒出來了。

本期作者:張宇

話題徵集

歡迎來到【腦洞科普】,生命君邀你一起大開腦洞。

下期你希望我們探索哪個「健康黑洞」?快來評論區留言吧,生命君有問必答!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早餐吃不好,問題真不少
死磕16年,幾度傾家蕩產,他卻在一片荒漠中,做成行業冠軍!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