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5G來了,4G的紅利運營商還能吃多久

5G來了,4G的紅利運營商還能吃多久

C114訊 6月25日消息(特約作者 杜建民)本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向四家單位發放了5G牌照,自此我國開啟了商用之路。雖然有各種不盡如人意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但是社會對5G的熱切期盼早已沸騰。從最高層到監管層,再到部分行業內廠商,亟需5G釋放新的發展紅利來解渴。5G開始商用之後,4G的紅利還剩多少,運營商還能吃多久呢?

一、4G用戶增長還有多少發展空間

就在上周,三大運營商都公布了其5月份月度經營報告。毫無意外,行動電話用戶增長都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趨勢。中國移動僅有52.3萬戶的凈增,中國聯通的凈增甚至不足兩位數。

4G用戶凈增總體較為平穩。特別是在上個月短暫負增長之後,中國移動滿血復活,4G用戶出現了月度超高凈增長。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延續了自年初以來的相對平穩表現。

行動電話用戶超過人口總數之後,雖然在全網通手機終端和不限量套餐的雙重刺激下,通過「卡槽」概念發展了大量新用戶。囿於人口自然增長率限制,這種通過「卡槽」獲得的增長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

一方面是行動電話用戶的緩慢增長,一方面是4G用戶規模的高速增長。然而即便如此,運營商還有超過3.5億的行動電話用戶尚未轉化為4G用戶,佔比超過22%。3.5億戶的非4G用戶,為運營商提供了巨大的轉化空間,這將是5G初期運營商經營重點之一。

二、對用戶的流量激發還有多大餘地

2017年以來,三大運營商都發展了大量的不限量套餐用戶。直到現在大流量套餐仍然是運營商督促用戶進行套餐遷轉的目標。通過大流量 大視頻激發用戶流量需求已經成為運營商的普遍做法。

僅中國聯通一家以騰訊王卡為代表的B2I2C套餐用戶就超過了一億戶,佔比超過三分之一。然而即便如此,數據顯示中國聯通流量經營並不樂觀。一季度的經營數據顯示,中國聯通流量同比增長僅為80%左右,不但遠低於去年同期,而且也遠低於一季度的行業平均值和友商水平。

另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即便是不限量套餐用戶,其套餐多數處於不飽和狀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當月,用戶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7.32GB。其中不限量套餐用戶DOU高於一般套餐用戶是必然的,而且也是高於平均水平的。

然而,即便是最便宜的大流量套餐也是10GB後限速,多數不限量套餐已經是20GB,甚至40GB後限速。如果用戶套餐內的流量用不完,或者說套餐的飽和度比較低,那麼運營商通過流量套餐溢出獲得額外收入的期望就會落空。

經過今年年初以來4個月的發展,用戶的DOU增長不到1GB,低於去年9月到12月的增長幅度。這種一點程度說,既說明了運營商流量刺激不到位,當然也為後續的流量刺激提供了空間。

三、自建內容還有多大必要和前途

對運營商來說,減少不飽和套餐用戶數量和佔比,一方面促進了用戶DOU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也為獲取套餐溢出價值提供了便利。如果用戶DOU難以提升或者提升不夠明顯,那麼運營商僅僅靠基本套餐是不容易實現收入增長的。

提升用戶套餐飽和度,我們相信運營商早已經開始了行動,只是在當前內容和生活應用被BATJ等互聯網大佬把持,以及缺乏殺手級應用刺激的情況下,運營商的套餐飽和度提升必須從培育自有內容資源開始。

其中的原因實際上非常簡單,BATJ雖然把控了內容資源,但是其資源是向所有運營商開放的。對運營商來說,誰都無法形成對公共資源的壟斷性經營,如此以來必然導致內容缺少差異化,最終對用戶的吸引力下降。

即便在5G時代,內容也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而且5G初期最可能率先成熟或者首先爆發的就是視頻內容領域。從現在的技術發展趨勢推斷,未來5G人與人通信的主要競爭點就在內容領域。

在自建內容方面,中國移動已經走在了前列,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國移動旗下咪咕公司的內容經營雖然尚無法與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土豆等直接競爭,但是其綜合實力已經不容小覷。特別是在體育視頻領域,中國移動的簽約資源已經非常豐富,已經逐漸成為熱門流量主。

四、靠融合還能否提升用戶價值

監管層要求11月底前在全國實施攜號轉網。雖然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通信行業的具體體現,但是對運營商來說用戶的變動就意味著增長的不確定性。

在網路和業務同質化不斷加重的情況下,運營商用戶服務的差異化越來越小。考慮到持續開展的提速降費,以及運營商的流量激發不夠導致的用戶流量增速不足,單靠流量等某項業務已經不足以支撐營收的增長。

融合發展即便是運營商的被動選擇,也確實為其度過當前缺乏增長動能的難關提供了有效途徑。基於固網家寬的大融合,以及開展的V網、終端、新業務等簽約都為用戶價值提升提供了契機。

另外,未來5G市場將是面向垂直行業應用的市場。以ICT為入口,加快政企市場用戶拓展和信息化產品發展,也可以為運營商帶來4G用戶和業務增長。

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已經將網路建設重點轉向5G。在基於5G技術的增收動能確立之前,運營商還需要不斷深挖4G潛力,並最大限度變現4G網路價值。4G的紅利雖然已經所剩不多,但是在5G商用初期的相當一段時間還是主要的增收來源。(杜建民為C114特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114通信網 的精彩文章:

BT和沃達豐再次呼籲政府不要實施華為5G禁令
發布5G頻譜警告:美國FCC和商務部掐起來了!

TAG:C114通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