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文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
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遊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於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麼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麼不如一口都不喝。
佛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對那個不開心的人說:「你記住,你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
人活著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再多的榮華富貴,到頭來都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一隅,一張床,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一本書,一個知己,就應該可以讓我們感到特別幸福。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當我們從瘋狂疲憊的獲取中真正醒悟時,才發現大好的年華已經從手中丟失了。生命是一種緣,有時刻意追求的東西或許終生得不到,而不曾期待的燦爛反而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
人生有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人們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人在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倘若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麼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滿足的一天。
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梵林文化-佛教佛法 綠度母心咒
※梵林文化-一旦製成就被毀壞,這樣的「沙畫」你見過嗎?
TAG:梵林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