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許寧生:始終把金融學科建設和金融人才培養作為重要板塊

許寧生:始終把金融學科建設和金融人才培養作為重要板塊

6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在新金融人才產教融合聯盟第一屆理事會暨論壇上表示,復旦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過程中,始終把金融學科建設和金融人才培養作為重要板塊。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許寧生表示有以下三點:

第一,更加註重基礎,突出全面發展。新金融人才之「新」,主要新在人的格局、人的理念、人的思維、人的能力。同時,現代金融業對人的德行品格、職業道德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我們認為,一個高素質的新金融人才,首先要是一個理想堅定、人格完整、全面發展的人。相比傳統的金融人才培養模式,高校需要改變的不是單純的知識結構,而是整個教育教學理念方式的革新。為此,近年來,復旦大學全面推進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教學改革,構建「通識教育—專業培養—多元發展」有機結合的本科「2+X」培養體系,按照「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要求,培養掌握未來的復旦人。一個學習金融專業的學生,入學後既要進行經濟學、金融學方面的知識學習和學術訓練,又要接受寬口徑、厚基礎的通識教育,同時還能接觸到學校提供的各種學習發展機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第二,更加註重多學科,突出交叉創新。新金融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等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金融人才既要具備紮實的經濟學、金融學、數學、統計學基礎,又要掌握法學、會計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智能科學等跨學科知識和技術。我想,只有在復旦這樣的綜合性大學裡,才能有這樣的多學科支撐,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新金融人才。一方面,我們按照經濟學、管理學大類招生,在培養設計上加強經濟與金融、管理與金融的內部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我們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促進金融與其他新興專業的融合創新。比如,2015年,我們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大數據學院,創新2+2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從計算機科學、數學、管理科學等學科招收最優秀的本科生,整合各學科師資力量,加強交叉創新,按照「高精尖缺」導向,著力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複合型、專業型、創新型的「金融+數據科學」人才,取得了一些成效。不少畢業生已經在學界和業界開始嶄露頭角。

第三,更加註重實踐,突出產教融合。金融業是一個時代性很強的行業,金融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培養的人才不能只在辦公室里「坐而論道」,而是要在金融創新的一線「千錘百鍊」。目前,從全國範圍來看,新金融人才培養的供給側和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我們認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以大學為主體,構建學校、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新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用「膠水」批量生產造血幹細胞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