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SIF2019,這些VR體驗不能錯過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SIF2019,這些VR體驗不能錯過

文/VR陀螺

一票難求堪比春運。每一句「請問你預約了嗎?」都充滿了敵意。

正如SIF 2019的「沉浸城市」展映主題,宛如大都市中的虛擬城市,藍黑色的主色調下,一場屬於VR影視的盛宴正式拉開帷幕。

6月24日,青島國際VR影像周(SIF砂之盒沉浸影像展)正式舉行,相比去年,今年的規模和整體效果比去年更是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本次共展映了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50多款優質作品,包括大空間單元、互動式單元、VR影院單元以及主打高清的8K影院單元四大板塊,內容可體驗、可觀賞、可交互,甚至囊括了具備嗅覺、觸覺等高沉浸的體驗。

本文將介紹VR陀螺今天在現場體驗過的印象比較深刻的幾款內容。

(ps.想體驗的務必記得在SIF的小程序上預約,或者提早去現場排隊,不然很難在當天預約上。)

《浮生一刻》(Mandala)

在該展台持續多小時蹲點,終於強行約上了最後一場,還好最後的體驗並沒有辜負如此長時間的等待。

這是Sandman與法國團隊合作的最新大空間VR體驗,總時長20分鐘,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整個體驗開發時長僅僅兩個多月,創意、交互、故事完成度都非常高,當然畫面建模稍微看起來比較粗糙。而現場展台從外至內散發出的神秘感,讓人不禁對這項體驗充滿了好奇。

根據官方簡介,「通過走進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廟,玩家可以打造一個由光線構成的輪廓,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曼陀羅。每個玩家可以有不同的動作、選擇和合作,因此每個人的曼陀路都將是獨一無二的,玩家在創造過程中注入的能量會喚醒各類奇珍異獸,還有中國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如孫悟空和追逐他的二郎神。玩家將進入他們自己的創作,這個創作是他們性格的投射。在面臨追殺者時,玩家將面臨考驗,他們需要在保護悟空還是背叛悟空中做出選擇。」

該體驗需要3人配合,每個人進去時將佩戴一個腰包,在放置好隨身物品後,穿著長袍的「僧人」便開始帶領體驗者「入戲」,並且讓體驗者在3人中選出一名「智者」。

隨後進入穿戴環節,體驗使用HTC Vive Pro頭顯 Intel的無線方案(腰包就是用來放無線接收器),不用佩戴電腦背包讓整場體驗輕鬆了許多。現場除了Steam 2.0定位之外,外圍還布置了一圈Optitrack的定位攝像頭,用於捕捉現場場景中的物件以及體驗者手部的動作,以便提高虛實結合的沉浸感。

進入體驗後,3人將有各自的代表色——紅綠藍,在很多場景中,都需要3人配合才能觸發新的劇情,如某場景中3人需同時點亮牆上對應顏色的機關等。

該體驗中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真人NPC,其扮演了兩個角色——孫悟空以及二郎神,詼諧幽默的對話中,不同的體驗者觸發不同的劇情和結局。NPC的身上裝置了全身動捕以及面部表情捕捉,因此表情、說話時候的嘴形看起來都能比較自然。

故事中,體驗者3人以「幽靈」的身份存在,與NPC猴子相識、相知,回憶過往的一生……最後猴子被二郎神追殺,在二郎神的威逼利誘下,幽靈們可以選擇是否供出猴子的去處……

體驗中運用了「實時微縮景觀」的表現形式,在香爐台上,所有人可以看到一個微觀世界中自己的實時動作,隨後進入到微觀世界中,觀察外圍「巨人」般的自己。

內容設計非常有創意,且故事串聯起來不乏深度和趣味,只是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環境原因現場定位效果並不是特別完美,抖動以及由於無線方案不穩定偶爾出現的黑屏,給效果打了一些折扣。

而真人NPC出演也表示這個項目難以複製,但據了解Sandman做這個項目並非為了複製,而是為了跑通技術管線和流程,為之後的項目做準備。

《星球》(Spheres)

同樣是該展會中強烈推薦的一款內容,該作獲得2018年威尼斯電影節VR最高獎,作品分為三集,每集時長13-15分鐘,由奧斯卡獲獎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監製,傑西卡·查斯坦、帕蒂·史密斯和米莉·芭比·布朗分別擔任三集的講述者。

星球系列屬於輕交互型內容,體驗的震撼感難以用言語或者圖片、視頻來傳遞,建議親自體驗,宇宙、黑洞、星系與音樂之間的相互融合,絕對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

《咕嚕米的眼睛》(Gloomy Eyes)

採用CG製作的《咕嚕米的眼睛》,就像是在用上帝視角觀看一場小小的劇場,相對於其他很多體驗,它擁有相對更為完整的劇情。故事講述的是1983年伍德蘭市的一個寒夜,此時的殭屍身份仍然是違法的,咕嚕米就像他的同類一樣,藏身在森林中,遠離賞金獵人。在寧靜的夜晚,咕嚕米試圖遠離人們的視線,但是他在同類身邊也同樣無所適從。就像《Moss》一樣,玩家用上帝視角來觀察這些小人,偶爾也需要伸出援手幫助他們。

畫面效果、音樂、劇情,以及轉場效果都是該作的亮點所在。

《精靈鼠夥伴》(Buddy VR)

同樣是獲得2018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VR體驗獎的作品,出自韓國導演蔡洙應之手(可參見VR陀螺的專訪《威尼斯最佳VR體驗獲獎韓國導演蔡洙應:如何做好互動式VR電影》)。

《精靈鼠夥伴》講述的是玩家與一隻叫Buddy的老鼠之間的友誼的故事,玩家需要幫助Buddy從陷阱中取出乳酪,共同度過一段冒險時光。遊戲中通過點頭、眼神的交流來進行交互。巧妙之處在於主人公變小之後看到的巨大化的世界產生的對比,遊戲中的交互,甚至玩家在開始介紹自己時寫下的名字也會出現在最後和Buddy的合影照片中,這些細節設定非常有意思。

氣味裝置

現場有兩個展台展示了氣味裝置。其中之一是中國團隊氣味王國所推出的氣味模擬設備。該設備形態為掛脖式,在胸前部分有數個透氣小孔,氣味從中散發出來。

現場體驗時大屏幕上播放剪輯而成的氣味場景,如喝咖啡、下雨天、芥末炸彈爆炸、吃冰激凌、吹頭髮等不同場景,對應不同的味道。

據了解,該設備內有10種自然味道,通過不同配比而產生更多不同的氣味,VR陀螺體驗後發現,除了雞尾酒和芥末味過於沖鼻,難以接受之外,其他的味道都非常真實,搭配VR眼鏡的效果肯定會更好。

據該裝置的市場運營方深圳思考力公司透露,該設備截止到2019年5月,在浙江、上海、廣東、江蘇、海南等省市已經落地了近百個氣味特效廳,氣味觀影體驗者已超過200萬人次。

另一個氣味裝置相對比較單一,主要模擬爆炸後硝煙的味道,搭配現場VR體驗《戰後家園》(Home After War),配合視覺效果,讓人深切感受戰場的殘酷和恐懼。該體驗同時還搭配了震動地板,氣味裝置和震動地板都需要手動開關,工作人員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開啟和關閉裝置,並不是非常智能。但搭配了氣味和震動裝置的效果沉浸感也確實提升了許多。

由於時間、場次有限,陀螺君今天只體驗到了少數幾款內容,場內還有非常值得一試的諸如英國團隊帶來的沉浸式戲劇體驗《對撞實驗室》、深圳位形空間的大空間VR體驗《安迪的世界》、美國導演作品《牆壁里的狼:一切都結束了》、美國VR連續劇《後窗:互動式虛擬現實》、結合了聲音交互的《Ello Echo》、英國BBC製片的VR交互作品《神秘博士:逃離》等,VR陀螺也將在後續的文章中進行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陀螺 的精彩文章:

測評:Oculus Quest遊戲體驗及環境測試篇
Squanch Games的VR新游登陸PS4,售價30美元

TAG:VR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