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們揭開了動脈硬化的謎團及其潛在新療法

科學家們揭開了動脈硬化的謎團及其潛在新療法

動脈硬化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痴呆和中風的風險。目前一項新的研究可能找到了阻止動脈硬化的方法,它讓我們離治療這種血管狀況更進一步。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鈣沉積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但目前尚不清楚鈣為何會沉積。這項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一沉積過程可能是由一種叫做聚腺苔二磷酸核糖(ADP-Ribose)或PAR的分子引起的。PAR是細胞或細胞DNA受損時產生的一種修復蛋白,當它與鈣緊密結合時,就會將將鈣吸收進較大的滴液中。研究顯示,這些滴液凝固後會形成晶體粘附在動脈壁上,降低動脈彈性。


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細胞生物學家Cathy Shanahan表示:「這種硬化或生物礦化對骨骼的至關重要。但在動脈中,可能會導致許多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與衰老有關的疾病,例如痴呆症。我們試圖弄清楚什麼會引發磷酸鈣晶體的形成,以及它為何會集中在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周圍,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構成了動脈壁大部分。」

核磁共振(NMR)光譜學技術可以從分子水平分析樣本,而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在人類血管樣本等各種細胞培養液中發現PAR釋放。


眾所周知,衰老、高血壓和吸煙都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因此細胞損傷時產生的蛋白質是重要線索。其共同之處在於它們會造成DNA損傷;如果研究人員是正確的,損傷最終會通過PAR修復,而動脈硬化就是修復過程帶來的副作用。


英國劍橋大學的生物化學家Meilinda Duer表示:「我們從來沒預料到這是由PAR引起的。最初這只是一個偶然的發現,但經過跟蹤研究我們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


這種潛在的治療方法源於現有的一種稱為二甲胺四環素的抗生素。目前已經通過了必要的安全測試並用於治療痤瘡。研究人員對大鼠進行了一些短期的初步測試,證明了二甲胺四環素抑制PAR產生的有效性。研究人員表示,臨床試驗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進行。這部分研究是由Cycle Pharmceuticals公司提供和資助的,該公司的工作包括尋找重新利用市場上現有藥物的方法。

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完全阻止動脈硬化,但二甲胺四環素或類似藥物應該有可能降低與鈣沉積相關健康問題的風險。同時,抗生素治療也包括一定的副作用和成本問題,時間會證明這種方法是否能真正帶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上。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鏡子大王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為何接吻的時候會閉眼睛
半夜背後涼颼颼:第二天我就辭職了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