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近了1000公里會怎樣?

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近了1000公里會怎樣?

在太陽系中,地球剛好運行在宜居帶中。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剛好適中,既不會太近,使地球溫度過高而讓液態水蒸發掉;也不會太遠,使地球溫度過低而讓液態水冰凍住。如果地球離太陽近了或者遠了一千公里,會讓地球變得不宜居嗎?

如果地球離太陽近了1000公里,那麼,整個地球在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能必然會增加,反之會減少。然而,這種距離變化幾乎不會影響到地球上的氣候。

事實上,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變化遠超1000公里,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而不是完美的圓形。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496億公里(1天文單位),最近距離為1.471億公里(0.983天文單位),最遠距離為1.521億公里(1.017天文單位)。也就是說,地球和太陽之間的最近和最遠距離相差可達500萬公里,遠超1000公里的變化範圍。

即便是相差500萬公里,也不會對地球上的氣候產生什麼影響。事實上,在地球公轉過程中,並不是越靠近太陽,溫度就會越高。在北半球的夏季,地球其實是在遠日點附近。每年地球運行到遠日點的時間是在七月初,今年是在北京時間7月5日早上6時10分。另一方面,在每年的一月初,地球會運行到近日點,那時是北半球的冬季。

事實上,從南北半球的相反氣候可以看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變化對地球上的氣候影響甚微。無論是在近日點還是遠日點附近,地球上總有一個半球處在夏季,另一個半球處在冬季。那麼,影響地球季節更替的因素是什麼呢?

如果地球的自轉軸垂直於公轉軌道平面,那麼,太陽會均勻地照射到兩個半球上,地球上也就不會有季節變化。然而,地軸傾斜了大約23.4°,這使得地球上被太陽光直射的部分會隨著地球公轉而在不斷變化。

太陽高度角越高,越接近90°,太陽輻射的強度也會越大,所以地面溫度也會越高,反之亦然。在同一個地方的一天中,早晨和傍晚的太陽輻射弱於中午,也是因為太陽高度角變化的緣故。由於地軸傾斜,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就會出現季節交替。

雖然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變化對地球氣候影響很小,但會影響到南北半球的季節長度。在遠日點附近,地球受到的太陽引力較弱,公轉速度較慢,所以北半球的夏季持續時間要長於南半球,冬季則相比更短。

另外,在地球運行到遠日點附近時,整個地球的溫度其實會更高。這是因為北半球的陸地較多,南半球的海洋較多,陸地的比熱容比海洋小,所以陸地比海洋更容易變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一號 的精彩文章:

太陽光傳播到冥王星上需要多長時間?

TAG:火星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