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關羽率眾圍攻曹仁鎮守的襄樊地界,曹操派遣大將于禁和龐德,前往襄陽和樊城支援曹仁。二位將軍到後,龐德即刻向關羽下戰書,並抬棺而戰。兩軍相遇,扎定陣腳。關羽身旁周倉、關平侍立,龐德一邊,萬軍之中,抬出一口黑木棺材,棺材之後,龐德身胯西涼汗血馬,手握眉尖刀,徐徐向前。

龐德喊話曰:「賊將關羽,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級,汝若倒戈卸馬,以禮來降,吾保汝全屍。」關羽聽後大笑曰:「晚輩,汝家尚有妻兒老小,汝不念及自身周全,亦不念家人乎?」龐德厲聲曰:「關羽!汝給我聽著,今日吾抬棺而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關羽大怒:「狂徒,天下英雄聞我名無不喪膽,可惜我這青龍刀,竟斬你這鼠輩。」說罷,將右臂往側旁一伸,力大無比的周倉使足了勁,雙手顫顫巍巍地將刀遞給了關羽。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關羽劇照

那邊龐德的棺材剛剛落地,關羽和赤兔馬已飛了出去,龐德見關羽出戰,掄刀躍馬便上。二位近時,關羽右手握住刀把末端,高掄八十二斤青龍刀,左手猛地一捋美髯,如晴空霹靂般從天而降,龐德哪裡想見,年近六十的關羽還能這般恐怖,只是本能地舉刀去擋,還未反應得及,關羽青龍刀已朝龐德劈下,一刀砸在龐德兵器上,震得龐德雙臂發麻,胯下戰馬前腿跪地。龐德正思忖著「關羽竟這般恐怖,我命休矣!」時,關羽早已將刀抽回,換到左手,朝著龐德,二話不說,側身又是一刀,將龐德連人帶馬,剁為兩段。



關羽北伐,威震華夏,千百年來,說也說不倦。史載:


二十四年,關羽率眾攻曹仁於樊城。曹操遣于禁助曹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于禁所督七軍皆沒。于禁降關羽,關羽又斬將軍龐德。

按照史料記載和分析,當時的戰局是:魏國方面,曹仁率數千軍鎮守樊城;蜀國方面,關羽督軍數萬(不到三萬),從江陵北上圍攻樊城;吳國方面,呂蒙和陸遜大軍集結於漢水和江水交匯處,嚴陣以待。關羽圍攻樊城的數月,大雨縱橫,樊城城內幾乎彈盡糧絕。曹操先派于禁和龐德救援,被關羽在樊城西北偏北的位置打敗,于禁投降,龐德被斬,又派徐晃率軍救援,徐晃和關羽在樊城以北的偃城交戰,關羽小負後撤。此時,曹仁亦從樊城中突圍而出。關羽在多處夾擊和荊州反叛之下,遂敗。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襄樊之戰示意圖

關羽此戰之所以在後世眼裡夠名氣,與人們的想像力關係頗大。圍曹仁,擒于禁,戰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要遷都。一連串耳熟能詳的人物出場,牽動了曹操手下這麼多大將,難免讓人覺得關羽的確夠能耐。曹仁,曹操麾下第一猛將,《傅子》中「曹大司馬之勇,賁、育弗加」的存在;于禁,除了晚節不保,幾乎百戰百勝的存在;龐德,如果不是加入曹營太晚,其地位至少也是五子將級別。而這一串人,關羽竟把他們打得統統抱頭鼠竄。甚至漢末三國最超凡絕倫的曹操都被關羽威懾了。關羽有這樣的表現,也難怪了後世對他的尊崇之至。

然而,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湖北發現的一座罕見古墓,既顛覆了歷史,也顛覆了認知,或許還影響了關羽在世人心中的形象。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一九九三年,襄樊市新華書店在新建樓棟地基處,挖出了一些古錢幣。施工團隊即刻將這一情況上報有關部門。旋即,襄樊市博物館對該出土地進行了調查和發掘。經過階段性發掘,相關工作人員確定,這是一座罕見的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貴族墓葬,其規模之大(墓室數量眾多),在同時代的墓葬中非常罕見。進一步調查和研究顯示,這座墓葬極有可能是荊州刺史劉表本人的墓。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劉表劇照

之所以說「極有可能是劉表墓」,是因為該墓的情況與史料記載,尚有一處地方不能印證。酈道元《水經注》記載:


襄陽城東門外二百步劉表墓,太康中,為人所發,見劉表夫妻,其屍儼然,顏色不異猶如平生,墓中香氣,遠聞三四里中,經月不歇。

《水經注》明確了劉表墓在襄陽城東門外二百步處,而湖北出土的這座古墓,則與《水經注》中記載的位置,頗有差距。這一差距,是因為古襄陽城和古樊城(兩城緊鄰,今襄樊市樊城區就是古樊城所在)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位移。關於位移的情況,從南北宋人庄綽的文字中可以一窺端倪:

余嘗守官襄陽,求峴山之碑,久已無見。……今州城在峴、萬兩山之間,

劉景升墓在城中,蓋非古所治也

。——《雞肋編》

《水經注》說,劉表墓在襄陽城東二百步,《雞肋編》說,劉表墓在襄陽城中。酈道元與庄綽相距約五百年。可知,五百年中,襄樊地區向東移動了很大距離。而酈道元生活的時代,距劉表離世(208)相距三百餘年,可見劉表在世時的襄樊地區,很有可能在更西的位置。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襄樊地區位置變遷示意圖

這一信息的顛覆之處在於:原先人們一直認為,關羽圍剿于禁和龐德的地方,在上圖紅色方框區域,這一區域距漢水較遠,則關羽擊敗於禁和龐德軍隊的主要原因,是關羽指揮有方,而不是漢水雨季上漲。然而實際上,三國時期的襄陽城和樊城,與今日推斷之位置,完全不同,根據對建安年間的的樊城位置推測,則于禁兵敗的主要原因,不是關羽有多厲害,而是漢水暴漲。于禁是敗給了天氣,不是敗給了人。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于禁劇照

于禁為關羽所擒後不久,關羽自己也失敗了。于禁於是以敗軍之將身份入吳。曹操死後,曹丕即位,孫權將于禁遣還。史載:


魏文帝踐祚,孫權稱藩,遣于禁還。帝引見進,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帝慰諭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拜為安遠將軍。昔荀林父敗績於邲,孟明喪師於殽,秦、晉不替,使復其位。其後晉獲狄土,秦霸西戎,區區小國,猶尚若新,而況萬乘乎?

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其復禁等官

曹丕親自說出了「樊城之敗,不是于禁之錯,而是水災所致」。可見關羽在這場戰鬥中的作為,實在遠遠不如我們以為的那樣。實際上,後來徐晃來救樊城,也把關羽打敗了。

湖北出土三國古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關羽的形象大打折扣

曹丕


關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徐晃擊之,(關羽)退走。

關羽的「威震華夏」,與他在人們心中的表現,並不怎麼匹配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雞肋編》;《傅子》;《魏書》;《水經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