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殺父之仇難報!孫權五年三打黃祖無成效!三國最水的一國!

殺父之仇難報!孫權五年三打黃祖無成效!三國最水的一國!

相信喜歡看三國演義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孫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外號,那這個外號是什麼呢?這個外號就是孫十萬。這個外號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我們並不能看出來這個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但是這個外號其實是一個貶義的外號,因為孫權每次出征都號稱有10萬大軍,但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自己非常狼狽的撤退,而且有一次他被曹魏大將張遼打得非常的差,差一點就失去了自己的小命,所以有很多人都調侃孫權,每次吃親征都失敗,所以這個還有貶低意義的稱號就這麼來了。

而孫權在執掌江東之後,對黃祖發動的數場戰役,更是讓人們覺得孫權非常的能力不高。孫權發動的第1場討伐黃祖的戰役發生在建安八年,當時孫權聽從了自己屬下的意見,決定親自率領軍隊去討伐黃祖。有句俗話說得好,攘外必先安內,當時江東地區已經基本穩定了局勢,所以孫權這個時候才有能力和想法去向外擴充自己的勢力,而第2點,與荊州接壤的基本據點不妨當時都已經基本完成了。

而孫權的一番部署也得到了落實,非常有效的打擊了劉表的囂張氣焰。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正在跟袁氏兄弟打仗,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插手南方的戰事,所以孫權選擇了建安8年來討伐黃祖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大概在10月份的時候,孫權就領著自己的軍隊出動了,當時的戰爭打的還算是比較有成果,基本上是擊垮了黃祖的水軍,一直打到了黃祖的大本營,但是正當勝利就在前方的時候。江東後方卻發生了非常大規模的暴亂,而孫權在再三權衡之下非常無奈的撤兵了,所以第1次討伐黃祖的戰役就這麼結束了。

第2次討伐黃祖是在建安12年,在孫權平定了自己內部的判斷和穩定了局勢之後,就繼續想要攻打黃祖。但是這一次初中同樣是沒有什麼輝煌的戰績就撤退了,有很多人都不明白是為什麼根據史料記載,可能是因為孫權的母親病重了,所以孫權急急忙忙的撤軍趕回去,想要見自己母親的最後一面。但是這一個說法到現在還是有爭議的。

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檢索 的精彩文章:

魏延為何被劉備重用?鎮守兩大重鎮!有些方面他比諸葛亮強!

TAG:文史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