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出技術 出精品 出大師 製造院鍛造高質量發展之路

出技術 出精品 出大師 製造院鍛造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航空報訊:航空工業製造院自2016年組建,即承擔著集團公司賦予的製造技術研究、材料應用研究、高端工藝裝備產業化等五項重點任務。幾年來,製造院聚焦「出技術、出精品、出大師」核心,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我們專訪了製造院院長李志強,請他講述製造院變革發展的歷程和故事。

《中國航空報》:科技創新是科研院所發展的永恆主題。您如何理解科技創新?製造院又是如何構建自身科技創新體系的?

李志強:科技創新是一個理論命題,更是一個實踐命題。關於如何做好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每個單位自有其邏輯,製造院科技創新體系大體是由「拿得來、做得好、轉得出項目與培養人」四個部分組成。

近年來,製造院積極爭取科研項目,不論是在專業方向、立項數量、項目渠道來源還是科研經費等方面均頗有收穫。錘鍊科研團隊能力與激發科研群體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其承擔足量的科研項目。事舉才自練,當然這也是將現有技術向工程應用階段推進,為國家戰略服務的重要方式。製造院有2000餘名科研人員,沒有足夠的科研任務,難以做到事業留人,也難以保持科研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成績的背後皆是不懈努力,在嚴苛的競爭環境中,獲得項目支持並不容易,我們可以看看製造院一份合格申請報告「出爐」的流程:科研人員負責資料查閱查新、報告起草撰寫,之後要經過研究室技術委員會、科研管理部門、總師系統與科技委四個層級的評審,這個過程是科研人員比較犯怵的,需要面對各種質疑,甚至到吹毛求疵的程度,只有內部評審通過的,才能參與外部PK。這個過程看似嚴苛,效果卻是非常顯著的,既能幫助科研人員進一步理清研究思路,還能提升報告的質量。這一點,從製造院項目申報高通過率得到了印證。

「跑馬圈地」固然不能忽視,「精耕細作」更是重中之重,製造院將項目申報戲稱為「跑馬圈地」,把項目研究與項目管理比作「精耕細作」。獲得項目支持,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做好項目,是我們的莊嚴承諾,如果承擔的項目不能推進技術發展,不能有助於人才培養,浪費的不僅是經費,更是技術發展和人才成長的寶貴時間和機遇。製造院為了把「精耕細作」做精做細,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基於充分信任,賦權於項目負責人;制定激勵政策,做好節點管控;注重科研主管團隊建設,體現管理的服務本色。成果的陽光總在改革的風雨後,在全行業預研管理評估中,製造院已經連續幾年獲得不錯成績。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製造院在新條件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科技成果轉化是關涉科研院所生存方式改變的大事,這並非危言聳聽。當前,製造院一定程度是通過成果換「流水」方式來創造價值,這種模式的邊際效益越來越小,甚或得不償失,對科技創新這一核心競爭力帶來不利影響。製造院近兩年在集團公司總體戰略部署指引下,在這方面做出了諸多積極探索,借力集團公司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辦法試點,激發科研人員活力,對轉化項目主要完成人、核心技術人員和推廣轉化人員實施現金獎勵,不搞平均主義,同一項目中個人獎金分配差額最大達到8倍,這在科研人員群體中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觸動;積極探索內部批產任務轉移到生產中心、研發單位與生產單位的科技成果轉化路徑;通過積極與國內相關軍工企業簽訂項目合作協議或戰略合作協議等方式,探索與企業聯合攻關與技術轉移模式;積極推進以無形資產作價入股或投資分紅方式向民營企業轉移技術轉化模式。我們採取的這些工作舉措,對推動製造院科技成果轉化具有較好的前期示範作用,但是如何釋放出製造院科技成果更大潛力,這些措施的普適性和可複製性還不足。另外,我們還正在開發IMES系統,以期將工藝知識、裝備配置與生產組織等融於一體,形成知識服務包,興許這是科技成果轉化最具潛力的一種方式。當然,如何點燃科技成果轉化這把發展動力之火,形成星火燎原之勢,還需要大家共同去摸索、探索。

要問科研院所核心競爭力關鍵要素何在,一定在人才。製造院在組建之初,即提出「人才強院」戰略,積極推進「人才固本」工程,為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提供了遵循。

製造院以院創新基金為平台,每年自主投入數千萬元,資助青年科研人員開展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性研究,支持大膽創新,不問結果,充分發揮創新基金磨刀石作用,培育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成立工業互聯網與自動化、工業軟體及高能束源發生器三個創新實驗室,致力於解決行業共性問題與短板問題,創建「沉浸式」科研環境,不設定經濟考核指標,不設定年度任務,為科研人員鬆綁,鼓勵潛心做研究;每年度支持百餘名科研人員參加各類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充分利用與國外相關研究機構的合作平台,不定期選送科研人員到國外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或攻讀博士學位;系統梳理全院專業發展狀況,建立各專業核心骨幹人才資料庫,實施定製式培養與傾向性激勵。在著力建設好現有人才隊伍的同時,以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積極引進各專業發展急需的成熟人才與領軍人才,並配置相應科研經費與科研條件,為他們順利開展科研工作提供條件保障,營造良好氛圍,以進一步完善製造院科技人才體系架構,形成鮮活的科技創新力。

以上幾個方面即是製造院在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方面所做的努力,針對完善的體系建設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

《中國航空報》:如何更好釋放科研人員創新力,製造院有哪些舉措?

李志強:正如以上所介紹,讓科研人員承擔足量項目、鼓勵創新與包容失敗、創建「沉浸式」科研環境等即是舉措。

與此同時,製造院注重管理創新,依託信息化平台,實現隨機過程結構化、隱性過程顯性化,推進管理流程再造,凸顯管理增值作用,儘可能為科研人員創造更多有含金量的時間,以免科研人員耽於無效工作。近期,我們正在探索非涉密工作內容的互聯網辦公。此外,文化與文件同等重要,製造院分黨組以「文化凝聚」工程、「幸福悅心」工程為抓手,大力推行開放式辦公,以增進科研人員交流,形成更加開放協作的氛圍;有序持續改善工作環境、生活設施、運動設施,不斷提升科研人員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我們相信:只要為每位科研人員展現個人魅力創造空間、提升生活活力搭建舞台、激活創業動力提供平台,必將匯聚成強大的科研群體創新力。

《中國航空報》:高端工藝裝備產業化是製造院五項重點任務之一,能否介紹一下裝備產業化進展?

李志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裝備是工藝的載體,高端工藝裝備的自主可控是製造能力體系完備的重要標誌。以高端工藝裝備產業化為戰略目標,製造院實施了裝備產業系列改革舉措,成立智能製造裝備中心,以「六統籌」為抓手,統籌擘畫裝備產業總體發展,取消了存在多年的4個工程中心,將工程中心人員成建制轉入智能製造裝備中心,匯聚全院大量裝備研發人員的力量,實施發展戰略大調整,變「掌」法為「拳」法。以往是各個專業發展自謀發展,現在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改變以往求生式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機遇期,有所為有所不為,對優勢與潛力裝備產品做加法、乘法;對非主業裝備產品做減法、除法。深化工藝研究與裝備發展的融合,打造製造院裝備獨特優勢;優化配置產業發展資源,實施研發中心與生產基地協同布局,充分體現出各種資源的比較優勢,提升裝備產業化競爭力。

毋庸諱言,近些年,我們工藝裝備發展不理想,工藝裝備產業化之路,不會是坦途,這與裝備行業自身特點——投入大、見效慢有關係,與以往的發展所形成慣性力量有關係,新發展戰略落地生根尤為重要。但我們有信心做好,信心源於我們有一個完整的裝備研發團隊與一套適應市場競爭的體制機制,走出一條高端工藝裝備產業化之路既是集團公司賦予的使命任務,也是製造院可持續發展所需,特別是當前形勢,越發讓我們認識到關鍵裝備自主可控的重要意義。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將為行業帶來精品。

《中國航空報》:關於發展方位,製造院有哪些規劃?

李志強:集團公司已經吹響了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的集結號,製造院要做好新時代航空強國、科技創新主力軍,做新時代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的堅定踐行者。具體來講,製造院要實現「出技術」「出精品」「出大師」三個目標。「出技術」即是形成一大批好用、管用、頂用的航空材料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為航空武器裝備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充分發揮好製造院在高端製造業共性技術的產業標杆作用;「出精品」即是為行業提供優質的工藝裝備,特別是在核心關鍵工藝裝備方面,要形成自主保障能力;「出大師」即是圍繞未來發展需求,建設一支專業分布均衡、梯隊層次結構合理的工程師隊伍,特別是要著重培養出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國家級人才,為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提供充足的科技人才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2019巴黎航展波音737MAX備受關注
米-26 飛龍在天 見龍在田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