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這個穴位揉一揉,皮膚乾澀、便秘乾咳、喉嚨頭痛、統統解決

這個穴位揉一揉,皮膚乾澀、便秘乾咳、喉嚨頭痛、統統解決

這個穴位就是曲池穴:它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即: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

曲池穴的取穴方法:曲肘的時候,在肘部的橫紋末梢。按壓的時候酸痛。這個穴位可以按住、點按,也可以把手伸直用另外一隻手進行局部摩擦,擦熱擦紅。

【主治病症】腸炎、腹部絞痛、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皮膚瘙癢、結膜炎、眼瞼炎、蕁麻疹、高血壓,齒槽出血、甲狀腺腫、上肢癱瘓等。

緩解治療外感發熱,咳嗽,氣喘,腹痛,吐瀉,齒痛,濕疹,痤瘡,手臂腫痛,半身不遂,白癜風等。

【功效作用】疏風清熱、調和營衛、清熱和營、理氣和胃、降逆活絡。

【日常保健】按摩此穴,在收緊肌肉的同時,可美化臂部皮膚,改善乾燥粗糙的狀況,使你的手臂光滑動人。

【現代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曲池穴對人體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有明顯的調整作用。艾炙曲池可使胃蠕動弛緩,針刺曲池又可調節腸道蠕動、空腸、迴腸蠕動弱者可即時性增強,強者可使之減弱。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涼藥水針。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彈撥曲池穴,可防治肩臂肘疼痛。(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穴,每次1~3分鐘。)。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一次,可改善肘痛、上肢痹痛等。

【刮痧療法】用面刮法從上向下刮拭曲池穴3~5分鐘,可緩解治療便秘、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

按摩曲池穴容易造成流產,孕婦禁用。

【養生保健】

1、緩解濕疹

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具有清熱利濕、疏風止癢之效。中醫認為,皮膚濕疹病症,多由於濕熱之邪鬱結在肌膚所致;若濕疹瘙癢無定時,多兼夾風邪。故取曲池穴,清利體內濕熱,兼可疏散風邪,而達到止癢護膚的功效。

這個穴位揉一揉,皮膚乾澀、便秘乾咳、喉嚨頭痛、統統解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按摩法:用指柔法,將拇指指腹點按於曲池穴上,其餘四指抓住肘關節固定,按揉力度以酸痛感可耐受為宜,每次按揉10-15分鐘,每日可多按數次。對於長期使用電腦的人群,按揉曲池穴也可以起到緩解手臂酸痛的效果。

2、改善上肢癱麻、哮喘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每次1~3分鐘,可改善上肢癱麻、哮喘。

3、預防高血壓

每日按壓曲池穴1~2分鐘,使酸脹感向下擴散,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當血壓驟升時,可通過按曲池穴來放鬆神經系統,使呼吸逐漸均勻,心氣平和,血壓便可逐漸恢復正常。曲池穴的降低血壓作用已被證實,且遠期療效較好。

平時也可在每天上午6-10點,下午3-5點高血壓容易發作的二個時段,按壓曲池穴來平穩血壓,達到預防高血壓的效果。將右手手掌攤開,左臂微微彎曲,用右手的掌側敲打左手手肘的曲池穴處,左右交換重複多次,便可保持血壓平穩。

4、清熱解毒、抗擊過敏性鼻炎

曲池穴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通絡、開通肺氣"的作用,可治療鼻、咽喉部位的病症。

患有過敏性鼻炎者,一遇到冷空氣或塵蹣便會出現流鼻涕、打噴嚏,而且鼻子會非常的癢,還容易流眼淚。過敏性鼻炎為鼻咽喉科常見病,掐按曲池穴可刺激經絡穴位,使體內氣血暢通達到治療的效果。

曲池穴取穴非常方便,平時就可以多按一按,降壓、痛點、去濕疹都有很好的效果。一定要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面部4個表現提醒你脾虛,快看看你有嗎?
中醫必背常用湯頭歌訣(十三)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