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裡曾隸屬中國,劃分出去122年後,還是沒有徹底融入新國家

這裡曾隸屬中國,劃分出去122年後,還是沒有徹底融入新國家

果敢位於中國與緬甸之間的撣邦高原,這個地區從十三世紀開始,便為中國領土,近代隸屬於雲南省。1886年,英國殖民者吞併了緬甸貢榜王朝,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與其簽訂《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從而將果敢地區劃入了英屬緬甸。

1948年1月,緬甸正式獨立,不久之後,由於矛盾衝突的加劇,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地方武裝開始了持續數十年的紛爭。

如今距離果敢從中國劃分出去已經過去了122年,距離緬甸獨立也過去了71年,但緬甸卻始終無法徹底「收服」果敢這個小地方。

為什麼果敢地區的百姓至今都沒有徹底融入「新國家」,反而衝突不斷呢?原因主要有3點:

一、果敢地區的人民對緬甸缺乏認同感。果敢地區的人有90%以上都是漢人,或者說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他們大多認為自己是漢族的後代,並且堅持學漢語、寫漢字、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除了文化和傳統習俗外,如今果敢地區到處充斥著「中國元素」,電力、網路、手機、日用百貨、計程車等,幾乎全部來自於中國,由此,果敢地區的人們對緬甸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歷史遺留問題造就了果敢長期的衝突。英國殖民者強迫清朝將果敢地區劃分出去後,這裡的民眾為了爭取獨立和自治,與緬甸進行了長期的對峙和鬥爭。

此外,遠征軍入緬作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敗逃到這裡的國名黨殘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果敢地區的動蕩。

三、果敢地方武裝的不斷壯大。果敢地區的武裝最初源於「土司自衛隊」,是一支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而逐漸的武裝力量,抗戰結束後,這支武裝則成為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緬甸獨立的重要力量。

緬甸獨立後,果敢的地方權力主要把持在以楊氏家族為首的幾大家族手中,他們打著自治的名義,不斷擴大勢力範圍。1965年,緬甸廢除土司制,政府軍接管果敢後,與當地民眾(大家族)矛盾重重,很快就爆發了武裝衝突,一直持續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人物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周武王分封時並無秦國,它是何時出現的?又是如何「發家」的?
光緒結婚時花了550萬巨資,袁世凱復辟稱帝的83天花了多少?

TAG:小人物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