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一)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一)

「朋友,我們一起上哪兒去?莫非有什麼大事?可人們說:『你們不要上那裡去,我們的鮮血染不紅安哥拉土地……』」這是南非軍人在安哥拉奎托城下激戰間隙創作出來的。30多年前,奉行白人種族主義的南非被蘇聯支持的黑人國家包圍,為了維持其種族隔離政策尤其是對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的「委任統治權」,遭受國際制裁的南非卻熱衷於與得到蘇聯、古巴支持的安哥拉政府軍作戰。在一系列的衝突中,南非研製的「號角」1A坦克與古巴裝備的蘇制T系列坦克均扮演了頗為突出的角色。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猶太人幫助吹響的「號角」

早在1963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武器禁運決議前,感覺情況不妙的南非政府就突擊從英國、荷蘭等國進口了約300輛「百人隊長」坦克,它們大多是被淘汰的二手貨,主要是MK3型,戰鬥重量在50噸左右,車體部分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駕駛員座位在前部右側),船底型車底適合通過惡劣地形並能夠有效分散地雷爆炸產生的衝擊力,以保證乘員安全。不過,全車採用傾斜裝甲的只有最容易中彈的車體前部(裝甲厚76毫米、傾角35度),整體設計仍舊是英國風格的箱型布局;鑄造炮塔(部分為焊接式)由多個垂直面構成,炮塔前部裝甲厚150毫米。雖然沒有優秀的防彈外形,但「百人隊長」的設計確保了車內空間,從而為各項現代化改裝提供了自由發揮的餘地。

南非國防軍拿到手的「百人隊長」坦克只安裝了20磅炮,其火控系統也僅停留在二戰的光學瞄準水平上,車長和炮手使用潛望鏡以肉眼確定目標。動力方面,南非的「百人隊長」坦克裝備羅·羅公司生產的米底亞IVB型12缸水冷汽油機,功率為650馬力,是羅·羅公司生產的馬林式航空發動機的車載型(航空型用於著名的「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雖然性能可靠但耗油量極大。有趣的是,「百人隊長」仍頑固地採用老式板彈簧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2個一組安裝在油壓懸架上,每側3組。由於懸架位於車體外,因此更換拆卸非常方便,但十分影響行駛速度。南非的「百人隊長」坦克的推重比只有13馬力/噸,公路最高時速只有34.6千米,在野外行駛時更加緩慢,爬坡性能不佳,而且缺乏在運動戰中必要的衝擊力和突然啟動加速能力,最嚴重的是極度耗油的汽油機導致「百人隊長」的最大行程僅96千米,有時甚至要用運輸車將它送到戰場才能參戰,而蘇聯援助給南非周邊國家(特別是安哥拉)的T-54/55坦克裝備100毫米火炮,公路最高時速50千米,最大行程高達460千米。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一)

進入70年代後,由於聯合國解除制裁無望,南非政府無法進口新型主戰坦克,而自行研製更不可能,不得不嘗試對現有「百人隊長」進行升級。南非主要的軍火製造商——阿姆斯科公司(ARMSCOR)首先對「百人隊長」坦克的懸掛裝置進行改進,改進後的坦克稱為「斯科金」,爾後又用一批850馬力的汽油機代替舊式發動機、用自動換檔變速箱代替舊式手動變速箱,這兩項改進使坦克功率提升30%,接受改裝的坦克稱為「塞梅爾」,但這兩種改型仍未克服耗油量大的缺陷,因此沒有大面積推廣。就在南非人舉步為艱的時候,同樣是「國際孤兒」的以色列伸出援手,上世紀70年代末,以色列為遭到武器禁運的南非提供支援,作為交換,南非為國土狹小的以色列提供核試驗場地。在坦克方面,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和索爾塔姆公司向阿姆斯科公司轉移了本·古里安坦克的改裝技術,本·古里安就是在英國進口的「百人隊長」MK3坦克基礎上改進的,因此阿姆斯科公司也「依葫蘆畫瓢」,推出代號為「號角」的「百人隊長」坦克改進工程,分為MK1、MK1A、MK1B等三個階段進行,最初的「號角」MK1型坦克非常神秘,自從70年代末服役以來一直未公開詳細資料,只是宣稱改進了懸掛裝置、炮塔驅動裝置和觀察裝置。據推測「號角」MK1隻是「百人隊長」向「號角」1A演變的一個過渡型號。

1983年,南非的「號角」1A坦克正式亮相,它採用IMI提供的美製M68式105毫米線膛炮(即英國L7A1式線膛炮的美國版),該炮發射的被帽穿甲彈初速1 470米/秒,低伸彈道極佳(炮彈飛行平直沒有拋物線),在1 000米距離可擊穿300毫米厚的垂直鋼板,但有效射程僅1 800米。不過根據以色列國防軍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取得的經驗,M68線膛炮可在T-55、T-62坦克射程外將其摧毀。為配合新型火炮,「號角」1A坦克的火控系統也大幅度改進,車長換裝AFV-No.4型、炮手換裝AFV-No.18型觀瞄裝置,新型指揮塔上安裝的夜視裝置不僅在夜間有效,而且在天氣惡劣的晝間戰鬥中也能發揮作用,車長本人還擁有攜帶型激光測距儀以供精確瞄準。炮塔兩側新安裝的工具箱前部安裝8個電擊髮式81毫米煙幕彈發射器。車體內部經過重新配置,加大了容積,所以可容納72發105毫米炮彈,而以前的「百人隊長」僅能攜帶65發20磅炮彈,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改造在動力系統。「號角」1A坦克使用以色列轉口提供的美製AVDS-1790-2A/90度V型12缸氣冷柴油機,它帶有過濾器,在轉速達2 400轉/分時可提供750馬力的功率,降低耗油量,而且柴油的低可燃性也比汽油更安全。它曾被以色列廣泛用於改裝「百人隊長」坦克,且經過長期實戰磨合不斷作出改進,在野戰中非常可靠,故障很少而且易於維修。同時,「號角」1A採用配套的美國艾利遜CD-850-6自動檔變速箱(前進2檔和後退1檔)。

「號角」1A坦克的戰鬥重量56噸,比53.8噸的本·古里安坦克多出2噸左右,雖然具體的原因不明,但據推測是安裝了更厚的裝甲。「號角」1A的推重比為13.4馬力/噸,看上去和「百人隊長」的13馬力/噸差距不大,但經改進的懸掛裝置使「號角」1A的最高時速提高到45千米,攜帶1 240升燃料可在公路連續行駛500千米,越野行駛240千米,這比「百人隊長」的96千米簡直是天壤之別!從1983年開始,南非國防軍共有約250輛「百人隊長」坦克升級為「號角」1A,另外使用「號角」的底盤改造了若干輛ARV坦克回收車和AVLB裝甲架橋車,便於其機動和戰場回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抗戰紀實:血戰飛狐口(上)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