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加坡醫生成億萬富翁卻不幸患癌去世,臨終遺言:錢不能帶來快樂

新加坡醫生成億萬富翁卻不幸患癌去世,臨終遺言:錢不能帶來快樂

「有錢卻即將死去」或者「沒錢卻一直活著」,你會選擇哪種活法?這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選擇題。近日,一位來自新加坡醫生的臨終遺言錄像引發了網友對生命與快樂的深思。

綜合外媒6月24日報道稱,理查德(Richard Teo Keng Siang)是一個頗有名望的整容科醫生,年輕時已經功成名就,成為了億萬富翁,但可惜的是,他不幸患上癌症,在40歲時就失去了生命。

近日,一段關於理查德在臨終前的演講視頻在網上遭到瘋傳,視頻中,他向學生們講述了自己一生,並告訴他們,自己即將死亡前悟出的一個道理:錢不能帶來快樂。

據報道稱,在視頻中,理查德自稱是一個現代社會的「典型產品」。

他出生於一個貧窮家庭,在印象中,一直受到教育,被教導「快樂就意味著要成功,而成功就要富裕起來」。

在成長過程中,理查德一直以此為人生信條,並在長大後順利成為一個眼科醫生,但由於賺錢很少,他並不滿足,因此後來,他選擇做一個整形醫生。

如果從金錢角度來看,理查德的選擇沒有錯。

「你知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不會讓普通醫生成為英雄,他們用富人和名人定義英雄,那些不願意花15美元去看全科醫生的人,卻將7310美元用於吸脂或者隆胸。」很快,憑藉著美容業整體的發展以及出色的個人能力,理查德獲得了很多錢,迅速成為了一個億萬富豪,並收穫了社會的許多掌聲與鮮花,成為了逆襲的正面人物,但這一切都在理查德40歲時被打破。

2011年,他被診斷出患有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得知該消息時,他正處於人生巔峰,籌備投資房地產,以賺取更多的錢。

「我完全無助了,我的世界似乎顛倒了。」剛開始。理查德並不能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他的家族中沒有患上這種疾病的人,而且他平時作息都很規律,並非是一個重度吸煙者,但在數次手術與治療中,他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自己即將死亡。

在最後一次治療失敗後,理查德被告知他最多還有4個月壽命,在疼痛中,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真正關心我的人,他們和我一起笑和哭,他們能夠識別我正在經歷的痛苦,他們才是真正帶給我快樂的。」他發現,能給他帶來快樂的是陪在他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們,而並非法拉利、米其林星級菜肴和錢。

意識到這一點後,他想要傳遞給其他人,尤其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們。

據稱,理查德在2012年逝去,而他在生前向孩子們講述人生感悟的視頻一直廣為流傳。

「成功或者富裕都沒有錯,唯一麻煩是像我這樣的很多人如此痴迷,以至於護士了很多其他的事,包括我的親人和朋友,以及本該得到我幫助的患者,我把他們看作了賺錢工具。」近日,在他即將逝世7周年紀念日時,這段視頻再次走紅網路,引發熱議。

他的妻子在近日採訪中表示,她一直為丈夫留下的「遺產」感到驕傲,她稱其為「最好的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專業主義 的精彩文章:

英國外相發表演講競選首相,中國妻子穿紅衣亮相和他大秀恩愛
瓜伊多「師母」美貌不輸其妻子,如今逃往西班牙

TAG:專業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