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組裝電腦入門,從選對一塊主板開始,小白看一遍就能懂

組裝電腦入門,從選對一塊主板開始,小白看一遍就能懂

隨著電腦產業的發展,現在購買電腦已經不需要購買品牌電腦整機了,完全可以隨心所欲的DIY,相比購買品牌電腦整機,性價比更高,自由度更高,關鍵是難度其實也不大,而且特別有成就感,下面就來說說組裝電腦的第一步,選擇主板!

其實確切來說這不算是第一步,第一步應該是先進行預算,知道自己的預算之後,然後再選擇相應的平台,也就是計算機的大腦中央處理器CPU,比如輕度辦公,選擇奔騰系列就可以了,輕度娛樂酷睿i3,重度遊戲或者發燒玩家就要選擇酷睿i5或以上了。

目前CPU的廠家有兩家,主要為英特爾和AMD,同樣型號也也是多種多樣,滿足各種人群的需求,這篇文章就不來講解CPU如何選擇了,而是主板搭配,其實實際生活中這兩者往往是需要同時進行選擇的。

主板雖然不是電腦三大件(CPU,GPU,主板)裡面價格最貴的部件,但卻是最為重要的東西,它就相當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負責將周圍神經連接起來,主板同樣是這個作用,將不同硬體組合起來,使他們可以聽從CPU的命令,因此主板一旦出問題,那麼整個計算機平台也就無法正常工作了。

首先第一步就是選擇平台,這裡分為英特爾和AMD兩個平台,這兩個平台雖然都是屬於X86架構,但差別很大,彼此完全不兼容,如果買的是英特爾的CPU,卻是AMD的主板是絕對沒有辦法使用的,其實在選擇主板的時候也非常好區別,英特爾的CPU為LGA的封裝方式,所以針腳全部都在主板的CPU插槽中,而AMD恰恰相反,針腳在CPU上,而主板的CPU插槽是密密麻麻的小針眼。

上述步驟選擇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晶元組的選擇了,這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晶元組從大體上也分為AMD和英特爾兩個,其他的什麼技嘉、華碩,微星,華擎、七彩虹、影馳等等,這些只是負責主板生產的廠家,主晶元組還是有CPU廠商提供。

但是英特爾和AMD為了區別不同的CPU檔次,也開發出了不同的晶元組,至於晶元組是什麼東西,大可以認為是主板本身的處理器,主要就是負責統領主板上各個部件,但是CPU一旦安裝在插槽上,它就成為CPU的發號施令的太監總管了。

首先晶元組隨著CPU的更新,也會進行更新,很多時候上代主板晶元組是兼容新代CPU的,但有的時候是不兼容的,兼不兼容可以查看主板的參數說明,這方面AMD就比英特爾良心的多了英特爾總是頻繁更換CPU的介面。

至於到底是選擇新主板還是舊的主板,那麼這裡逗逗君給出一點意見,如果手上本來有老款主板,而且兼容新款CPU,通過升級BOIS就可以體驗,那麼就無需購買新款主板,但如果手上沒有舊的主板,那麼建議也不要購買上代晶元組主板了,價格其實便宜不了多少。

下面來說主板的代號,因為在同代CPU之間,雖然有高低端的區別,但是主板的引腳卻都是一樣的,裝上也可以用,但實際體驗卻差別非常大。以英特爾為例,英特爾目前從低端的H系列,中端B系列,高端Z系列,還有伺服器級別的X系列。H,B,Z系列針腳都是相同的,都是1100多個針腳,但和X系列完全不同,X系列為2000多個針腳。

再來說AMD,當然同樣以銳龍系列為例,這裡有A系列,中端B系列,高端X系列,伺服器X系列屬於線程撕裂者,不屬於銳龍系列。同樣中低端彼此兼容。但是定位不同,這裡特別注意一點,AMD中端的B系列晶元組和英特爾B系列晶元組很容易搞混,比如AMD的是B450,上代為B350,而英特爾的是B360。這裡不排除是AMD故意碰瓷英特爾的嫌疑,因為現在AMD顯卡命名向英偉達看齊,CPU向英特爾看齊。

說完了這個就來做選擇,英特爾的晶元組,只有Z系列是支持超頻的,當然價格也比較貴,屬於高端,比如Z370/Z390,如果你用的是i5或者i3就沒有必要使用了。同樣的以i9 9900K為例,使用H310晶元組的主板同樣也能用,但會限制i9 9900K的輸出。為了便於理解,請看下方的表格,裡面有詳細對應參數,和主板搭配建議。

上面這些都確定了之後還是不夠的,下面還需要選擇主板的類型,就是主板尺寸的大小,分別是,micro 主板,mini 主板,ATX主板,EATX主板,尺寸越大,兼容性越好,擴充性能越好,散熱也越好,同樣越小,集成度高,散熱越差,兼容性越差,擴充能力也越差!

主板的大小主要影響你對於機箱的選擇,一般來說小板上只有一條PCLe 16X插槽,2條內存槽,也就意味著只能插入一張顯卡,2個內存條,同時對於顯卡的長度和散熱器的高度有影響,我想一般不會有人在ATX機箱裡面裝入一張Micro 主板吧、即使是兼容的。

那麼最後就是預算了,因為主板類型多種多樣,廠家也是多種多樣,同一個晶元組不同廠家價格會有很大差別,就算是同一個廠家,同一個晶元組,同樣也會有定位的差距,價格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購買主板的時候對於預算一定要控制好,沒必要一味追求高端,這裡我給出自己的參考意見,一般來說,主板的價格一定不要高於總預算(不包含顯示器!)的20%,也就是5000塊錢的總預算,主板不要超過1000。

以上這些步驟全部做完之後,那麼就恭喜你了,你已經找到了合適自己的主板了,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裝機的第一步,而完成主板的選擇也就意味著CPU也已經選擇好了,這兩個是同時進行的,可以參考上方表中的參考意見,而現在很多電商也是進行主板和CPU搭配進行套餐售賣,選擇這種方式比較經濟划算,如果你覺得人家的搭配不合心意,還可以自行搭配。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逗逗科趣 的精彩文章:

緊急時刻竟然不能打求救電話,躺槍的竟然是走精品路線的魅族
輕薄筆記本中常用的MX顯卡,性能如何,能玩兒大型遊戲嗎?

TAG:逗逗科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