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6個技巧讓你的字不再俗氣!

6個技巧讓你的字不再俗氣!

初學者在學習行書時,往往受到楷書的影響,容易把行書寫得四平八穩,缺乏生氣,墜入俗道。

比如下方的行書(右側)很工整很秀氣,也有動感,對於初學者而言,能寫成這樣說明已經對行書有一定的基礎了。但是,從表現力上看,筆法不夠豐富,結體太過平正,缺乏行書應有的動感和節奏。

圖/右側為書法,左側為印刷體

行書,要真正成為「行走」的書法,必須打破左右、上下的均衡,處理好空間關係、形神關係,使之動起來、活起來。絕對不能狀如運算元,均勻排列。更不能墨色缺乏變化,點畫缺乏呼應,章法缺乏氣韻。那麼,該怎麼讓行書不再俗氣呢?

一、左短右長

字的結構本來就是左短右長的形狀,按原來的形狀書寫即可。如:左邊為口、日、言字旁和三點水、提土旁等,或右邊以中豎為主筆結構的字。

左右兩邊一樣長的字,可有意把左邊部首縮短、把右邊部分拉長,形成高低不平的動勢。在字形上製造險絕的效果。

二、左長右短

左邊長右邊短的字,可按原有形狀書寫。右邊為少量橫筆的字、反文旁或口字旁等

左右等長的字,可伸左抑右,有意把左邊部首拉長、把右邊部分縮短,形成高低不平的動勢。

三、左窄右寬

左邊為提手旁、豎心旁、三點水等,或右邊為合體字,一般為左邊窄、右邊寬。

四、左寬右窄

右邊為彡、戈字旁等狹長部首,或左邊為合體字、筆畫繁多的字,一般為左邊寬、右邊窄。

五、上窄下寬

上面為日字頭、山字頭或下面為四點、心字底的字,本身為上窄下寬,可按原有形狀書寫。

上方為單體,下方為合體,一般是緊縮上方,使之變得狹窄、緊湊,從而形成頭部小、底盤大。

六、上寬下窄

上面為寶蓋頭、雨字頭、高字頭,或下面為口、日字,本身為上寬下窄,按原有形狀書寫。

上為合體,下為單體,一般是緊縮下方,使之變得狹窄、緊湊,從而形成頭部大、底盤小。

掌握以上幾個技巧,可以讓您的行書更加有趣味。但要真正學好行書還是需要多臨帖。向書法經典碑帖中汲取營養。經典的行書作品應該多臨多看。

下載《快手》,關注【趙春秋149】和趙春秋老師一起玩著畫……

—END—

所屬文章源自網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

(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邀您共閱《冰雪藝術》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雪藝術研究 的精彩文章:

團扇的萬種風情
六月,請將生活過成一首詩

TAG:冰雪藝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