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時候看《水滸》,都是英雄好漢,現在看為何變成了一群地痞罪犯

小時候看《水滸》,都是英雄好漢,現在看為何變成了一群地痞罪犯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接觸《水滸傳》時,書中的梁山好漢都被人們津津樂道,自己心中也都希望能成為一個大英雄,可以除暴安良,懲惡揚善,仗劍走天涯,大街上看見一個地痞在調戲婦女,我們就想上去把他的手打骨折,我們認為這時他應得的。而長大之後的我們,就會覺得這十分幼稚,僅僅只是幻想罷了,就和當初讀《水滸傳》一樣,曾經我們眼中的英雄好漢,在今天看來,其實就是一群地痞莽漢加罪犯。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們在少年時期很難認識到人性的複雜,對於善惡往往以「非黑即白」的簡單標準進行判斷,認為好人就是好人,一輩子都只會幹好事,絕不會幹一件壞事,而壞人就是壞人,只能幹壞事,干不出一件好事。所以,那時對於《水滸傳》中的人物,我們也是以這種標準進行判斷,只看到了梁山好漢的兄弟情義,卻忽視了他們殺人越貨的社會危害性。

當我們成年以後,經歷了太多的社會打磨,深知人生在世本不容易,唯有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當一個人敬畏生命的時候,他才會敬畏一切。這個時候我們再看《水滸傳》,就會有不同的認識,比如武松真的是好漢嗎?為報私仇,連殺兩條人命;為了施恩去打蔣門神,實則就是個打手,說白了就是黑吃黑,快活林不也是施恩從別人那裡搶回來的嗎?再比如王英抓住了劉高的妻子,二話不說就要去強姦人家,這和禽獸有什麼區別?至於殺人惡魔李逵就更不用說了,什麼所謂的英雄好漢,完全就是嗜血魔鬼,多少人無辜喪命,連幾歲的小衙內不放過,也毫無愧疚之感。至於其他的所謂好漢,基本上全是如此,一群嗜血惡魔而已。

但《水滸傳》之所以會成為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故事能流傳千百年而不衰,自有其流傳的價值,也許是我們的理解太過淺顯了。作者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正義與險惡的紛雜交織的畫卷,比如《水滸傳》 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從這個標題之中,我們就能看出作者雖然在小說中口口聲聲說這些人是好漢,大本質上已經將他們定義為妖魔鬼怪了。

而在當時那個年代奸臣當道,作者讓這些「妖魔鬼怪」出場並不是崇尚他們這種所作所為,而是為了反映當時的世道黑暗、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紛紛走上反抗的道路,於是妖魔橫行,一時間群魔亂舞。而最終起義失敗,朝廷詔安,眾多好漢紛紛走的走,死的死,世界一下子安靜了,似乎從此之後妖魔鬼怪就都消失了,世界也就太平了。可是,世界還是之前的那個樣子,受苦受難的還是最底層的老百姓,說不定再過幾年,還會有一批以一批的其他好漢站起來,舉起大旗抗議。

說白了,我們給梁山好漢定位,還得看身處在什麼樣的一個什麼樣的大環境之下。如果一個人生活在太平年代,社會風氣良好法制嚴明吏治清明,人民自然就會把梁山上的大多數人稱之為賊,事實上他們其中好多確實是賊。反之如果生活在亂世的時候,世道黑暗民心險惡吏治荒廢正義得不到申張,身為弱者的人民就會把那幫人稱之為好漢,希望可以為自己申張正義。

總的來說,《水滸傳》的文學價值很高,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即便是最後是否接受招安都是個問題,年少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著那麼多的好漢為啥不直接把皇帝推翻,自己改朝換代做皇帝呢,其實往深層次去理解,我們也就會理解宋江最後的所作所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始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關羽敗走麥城,真是走投無路了嗎,為何不「飛鴿傳書」向劉備求救
三國初期最強大的諸侯,實力秒殺曹操劉備,最後卻為何分分鐘被滅

TAG:原始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