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建設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建設

近日,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下稱中心)正式落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大一院)。浙大一院成為浙江首批3家躋身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依託單位之一。摘得這一「國家級」殊榮的,正是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領銜的肝病研究團隊。

6月20日,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杭州召開首次工作會議,並舉行核心單位授牌儀式,浙大一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樹蘭(杭州)醫院等41家國家級核心單位以及13家省級核心單位成員出席會議。

「這次會議的召開,意味著中心正式啟動建設,我們將依託這一國家級平台,整合全國感染性疾病研究領域的優勢資源,構建臨床研究網路,推進轉化醫學研究和臨床研究,全面提高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說。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建設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構建研究網路是整體推進我國醫學科技發展和加快醫學科技成果臨床轉化和普及推廣的一項重要工作。希望通過中心的建設,推動新技術、新藥物的臨床轉化、促進健康產業發展,以更好地服務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人類醫學的進步。

中心該怎麼建?李蘭娟院士說,中心將聚焦於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病毒清除難,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病死率高等關鍵科學問題,通過創新機制體制,匯聚優勢力量,構建三級網路平台體系和代表中國人群特徵與地域分布的樣本資源庫、大數據云平台。

「開展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慢乙肝治癒、重型肝炎(肝衰竭)救治體系、肝癌肝移植、微生態干預的五大任務臨床研究,形成中國特色的標準、指南、專家共識並全國推廣,提升基層肝炎防治能力,推動新技術、新藥物的臨床轉化、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最終建成集診療、科研、教學、預防、產業化為一體、國際一流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李蘭娟說。

此外,中心將建立300萬份以上生物樣本資源庫和智能臨床信息網路登記系統,開展7項前瞻性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建立臨床應用轉化示範基地,制定10個以上指南。

會上,中心各核心單位還圍繞雲平台建設、協同研究、技術推廣、健康產業促進等方面開展了激烈討論,並落實相關任務。浙大一院常務副院長裘雲慶說,作為中心依託單位,醫院將從人財物多方面支持中心建設,做好依託單位的支持保障工作。

浙大一院作為依託單位在感染性疾病研究領域的亮點

攻克「肝病」取得系列臨床研究成果

消除病毒性肝炎是全球重大戰略目標。目前我國乙肝、丙肝、戊肝感染率依然很高,部分導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終末期肝病,病死率高,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十多年來,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帶領團隊開展覆蓋千萬人口的隊列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代表性成果一:慢乙肝、肝硬化、重症肝病的診治研究獲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

(1)在慢乙肝治療方面,聯合10餘家國內優勢單位建立多中心研究隊列,創建了免疫調節與抗病毒聯合治療新方案,使初治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陰轉率提高一倍,顯著提高臨床治癒率。

(2)通過4800例肝硬化多中心隊列研究,發現失代償肝硬化預後評價標誌物,TIM-3快速試劑盒已獲歐盟ECM醫療器械註冊證。成果在Hepatology發表。

(3)創建李氏人工肝治療肝衰竭新技術,研發新型李氏人工肝治療儀,專利成功轉化。牽頭制定我國首部「人工肝治療指南」、「肝衰竭診治指南」,納入APASL國際專家共識,建立全國人工肝培訓基地,自1996年起,每年舉辦國家級繼教學習班,人工肝推廣至全國31個省市,形成以300多家骨幹單位為核心的全國臨床應用網路,挽救10餘萬例肝衰竭患者,顯著提高治癒好轉率。成果入選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李蘭娟院士領銜的「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4)創新性地應用李氏人工肝技術救治H7N9重症患者,消除細胞因子風暴,顯著降低了H7N9病死率,拓展了人工肝治療適應證,成果在新英格蘭發表。李蘭娟院士領銜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與技術突破」獲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代表性成果二:創建了肝癌肝移植「杭州標準」,是國際上首個包含肝癌生物學特性和病理學特徵的移植標準。經6900餘例全國大規模、多中心臨床驗證,與現行國際標準相比,杭州標準增加了52%的獲益人群,5年生存率提高到72.5%,成果在GUT發表。肝癌肝移植「杭州標準」經國際權威專家認證,認為優於其他標準,成為國際標準。肝移植技術推廣至全國100餘家醫院,輻射至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並邁出國門,幫助印尼開展肝移植,開啟了醫學「一帶一路」新局面,移植外交提升了國際影響力。鄭樹森院士領銜的「終末期肝病綜合診治創新團隊」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創新團隊獎一等獎。

代表性成果三:牽頭創建了覆蓋一千餘萬人口的乙肝防治示範區和信息雲平台,建立乙肝疫苗隨訪隊列、母嬰阻斷隨訪隊列、乙肝抗病毒治療等隨訪隊列,創建FVFT(發現所有乙肝未感染者並接種疫苗、治療所有患者)防治策略,使示範區乙肝新發感染率下降80%。研究發現我國92年以後出生人群乙肝感染率已降低至1.5%以下,建立了乙肝疫苗人群免疫屏障模型,為成人易感人群預防提供了科學依據,FVFT防治策略推廣後將能實現消除乙肝的目標,研究成果入選十二五國家科技創新成就展。

代表性成果四:創建肝病腸道微生態診治新理論新技術。作為973首席和國自然重大項目牽頭單位,通過全國20餘家單位聯合研究,發現肝病重症化發生髮展與腸道微生態失衡密切相關,建立了國際首個肝硬化患者腸道菌群基因集;創建了肝病腸道微生態失衡的臨床診斷標準和益生菌、糞菌移植等防治肝病重症化新方案;出版中英文專著和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成果在Nature、Gut、Hepatology等發表。肝病微生態研究成果入選2014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和科技創新人物。李蘭娟院士任中國微生態學會主委,當選國際微生態聯盟主席,主辦國際國內微生態大會十餘次,並作大會主題報告,獲國際專家高度評價,認為中心在肝病微生態領域的成就令人震撼和驚喜。(本文來源:浙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我國學者發現肝癌治療新靶點!
中國科大在揭示人類皰疹病毒的基因組包裝機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