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8億賣給蘇寧!剛剛,又一全球巨頭「敗走」中國!已「資不抵債」……

48億賣給蘇寧!剛剛,又一全球巨頭「敗走」中國!已「資不抵債」……

史上最牛機床:最牛機床

驚艷的加工軸表演:軸的藝術

日本數控車床車削金獎作品:日本金獎

數控工作群,驚碎你的眼球:驚碎眼球

數控加工之皇冠寶座:皇冠寶座

原車可以這麼玩:玩轉原車

來源:21財聞匯(jiayou21cbh)綜合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作者:吳羽)、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倪雨晴)、ipo觀察(ipo2012)等

既不是騰訊,也不是阿里。6月2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將以現金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並表示「在交割後兩年之日起的3個月期間內,轉讓方可以行使售股權向蘇寧國際賣出其屆時持有的全部家樂福中國股份」或「在上述3個月結束之日起的3個月期間內,如果轉讓方未行使售股權,蘇寧國際可以行使購買權發出通知購買轉讓方屆時持有的全部家樂福中國股份」。

這意味著,蘇寧國際很可能最終全資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同時也意味著家樂福將徹底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蘇寧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

6月23日下午,蘇寧易購公告稱,蘇寧易購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與家樂福集團達成協議,擬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

根據協議,蘇寧將對家樂福中國提供股東貸款,用於運營資金方面提供支持。同時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不僅將通過收購家樂福中國能夠進一步豐富公司智慧零售場景布局,加快大快消類目的發展,有利於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至此,中國快消連鎖前十中,阿里、騰訊、蘇寧深度合作/入股超過一半。

家樂福1個月前仍稱不會賣出中國業務

此前,家樂福一直表示不會賣出其中國業務。

甚至在今年5月,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家樂福正在考慮包括出售中國業務在內的多個方案,或將追隨其他幾家近年來退出中國市場的跨國零售公司的步伐,家樂福已開始接觸潛在買家。但是,家樂福中國卻向媒體表示,出售中國業務「不在議程上」。

結果1個多月後,宣告48億元被蘇寧收購。

家樂福:曾經的「零售之王」

成立於1959年的家樂福,是僅次於沃爾瑪的世界第二大零售連鎖集團,更是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

據悉,家樂福自1969年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後,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開了11000家的店,服務超20億人。最巔峰時擁有超過50萬名員工。

家樂福中國於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開設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蓋22個省份及51個大中型城市,同時擁有約3000萬會員。2018年,家樂福中國營業收入接近300億元,位居2018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超市/便利店)連鎖百強前十。

然而到了2009年,家樂福在中國的業績開始下滑;這一年,家樂福中國在華大賣場領導者地位,被大潤發超過,家樂福在華門店數,也被長達半世紀的最大競爭對手沃爾瑪超過。

此後的每一年,家樂福中國的業績和利潤都在倒退,每年以超過10%左右的幅度下跌,始終不見好轉。

去年虧近6個億,敗在哪?

家樂福因為大賣場而興起,又因為「大賣場」模式式微時沒有抓住轉型的機會,進而逐步走向衰退。

最新數據顯示,家樂福中國的賬面凈資產卻為負:報告顯示,2018年家樂福中國營業利潤虧4.12億元,凈利潤則虧5.78億元。

而2017年虧損高達10.99億元。

公告解釋,家樂福中國賬面凈資產為負的主要原因為近年來線下零售業態受到互聯網的衝擊,家樂福中國雖然積極的應對,但仍帶來了階段性的經營虧損。

的確,電商和中小型門店崛起,與「新零售」大趨勢的衝擊,是家樂福落後的是很重要的原因。因而此前各大零售商積極調整自己的戰略:

全球最大實體零售商沃爾瑪,早在2009年就積極擁抱電商,投資入股京東,發展全渠道策略;

華潤萬家則是抓住了高端化趨勢,早在2004年就相繼開出了Ole,BLT等高端輕奢類超市……

而在過去10年,家樂福卻看不到明確的提振生意的策略,還曾被詬病經營管理混亂:供應商斷貨抗爭、內部員工受賄被查、被迫離職等多次上演。

2016年初,《中國經營報》曾獨家報道了家樂福被指涉嫌變相逼迫一名為其服務超過15年的高管Louis Gremeaux離職。2015年,北京某家樂福門店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解除一位員工的勞動合同。

2016年2月,瀋陽家樂福被曝賣出總額約二三百萬元的空購物卡,賣卡人攜款潛逃。無獨有偶,大連門店也發生過此類情況。

並且,家樂福的薪資在同行中已經不具優勢。

曾經實行的「店長集權制」也導致了門店腐敗嚴重。從2007年開始,家樂福中國開始逐步回收門店權利。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店長的積極性,因為沒有上升空間(家樂福中國高層重要職務多為法國籍),一度出現過店長離職潮。

業內人士分析,家樂福的核心問題主要概括為下面兩點:

1、供應鏈落後

在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之前,家樂福根本沒有自己的供應系統,一直是由供貨商將貨品直接送達店面。而它的對手是這麼做的——

永輝當時在生鮮供應鏈端通過買斷、直采等方式,積累了自己在生鮮上的供應渠道與鏈條,並把這樣的做法延伸至其他商品品類。

大潤發用低價策略在三四線城市的客流實現逆勢增長,同時實行了員工持股的激勵模式。

到2015年,家樂福才開建6大區域採購中心輔以6大配送中心,但已經太晚了:沃爾瑪中國在2014年就已經擁有20個配送中心。

2、電商布局落後

家樂福把業績的下滑歸因於電商。

2013年,家樂福中國開始觸網轉型,自建電商「家樂福網上商城」,將自救聚焦於送貨上門,2015年才正式開通。但家樂福的送貨上門,依然是基於門店,且整體產品數量終究有限,且至今僅僅覆蓋 11 個城市。

在外賣火起來之後,家樂福也介入過美團、百度外賣等平台,然而杯水車薪。

外來大戶全部「下嫁」了

2016年,沃爾瑪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開始B2C。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224億港幣拿下中國市場業績排名第一位的大潤發,直接和間接持有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集團36.16%的股份。

2018年,家樂福曾與騰訊以及京東旗下永輝就簽署了一份對家樂福中國潛在投資意向的條款清單;6月21日消息,家樂福宣布接入京東跨境服務體系;現在更是直接「賣身」蘇寧易購。

至此,中國市場曾經排名前三名的大賣場已經全部委身於互聯網公司。

因為這些曾經在中國形象無比高大的「外來戶」在電商、互聯網 零售以及越來越多競爭對手的衝擊下,已經呈現下滑趨勢。加上近年來,許多外國零售商從中國市場潰敗並全面退出,危機感遠遠大於新機遇帶來的期待。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過

曾經的消費者,都很熱衷去「家樂福」和「沃爾瑪」這樣國外來的大超市購物,東西多,品種齊全,價格也相對實惠。所以早期,家樂福在中國開一家火一家,新開業的門店總會因為開業酬賓被擠爆。

那時候的家樂福和沃爾瑪兩個國外來的大明星,憑藉其在中國市場表現出來的新穎購物形式,完全可以用「躺著賺錢」來形容了。

2008年之後,家樂福在中國開始諸事不利。

2008年4月,北京奧運聖火在法國巴黎傳遞時受阻,來自法國的家樂福遭到了國內民眾的一度抵制。

2009年,家樂福被大潤發超越,不久之後,其在華門店數量又被沃爾瑪超越。

3年後,家樂福中國的業績和利潤開始雙下滑。

進入2014年之後,家樂福中國的市場份額已落後於高鑫零售、沃爾瑪和華潤萬家,僅列第四位,並且還在下滑,到2016年末只有3%。

而大潤發、沃爾瑪、永輝的佔有率卻依然處於上升態勢。

2017年,家樂福中國業績下滑了5%,是家樂福全球業績表現最差的市場。

家樂福中國的一些股權持有方也早已開始出售家樂福股權。

2011年,統一出售家樂福天津、重慶和廣州三地的股權。

2016年5月,天津勸業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所持有的公司參股子公司天津勸業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35%股權。

2016年11月16日,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以4.2億元出售其持有的家樂福全部股權,其中包括瀋陽家樂福35%、大連家樂福35%、長春家樂福25%、哈爾濱家樂福17%、杭州家樂福20%以及寧波家樂福20%的股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做CNC加工這一行,我只用了5年時間,從帥小伙熬成了大叔模樣

TAG:機械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