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法國六代機放棄鴨翼,常規布局成為主流,殲20設計錯了嗎?

法國六代機放棄鴨翼,常規布局成為主流,殲20設計錯了嗎?

眾所周知,隨著中美俄三國研發五代戰鬥機並且裝備部隊後,其他一些國家紛紛展示了自己的五代機規劃,其中最有可能研發五代機並且裝備部隊的只有法國。此次巴黎航展上,作為東道主的法國高調展示了自己的五代機全尺寸模型,預示著法國的五代機已經正式進入研發階段。

有趣的是,此前法國還雄心壯志的打算研發六代機,其採用飛翼布局,取消了傳統的垂尾,可能最終因為研發難度大而取消。從此次公布的模型上看,法國的五代機項目重新回歸傳統布局,其平尾類似美國的YF-23,兼顧垂尾的作用。但是無論是法國的六代機項目還是五代機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取消了其一直貫徹的三角翼和鴨翼布局。

從近代法國研發的戰鬥機可以看出,其一直是三角翼的擁護者,從幻影III開始(除去幻影F-1)一直到最新的陣風戰鬥機無一例外都採用了三角翼。而從已下馬的幻影4000到現在的陣風,法國人為三角翼又加上了全動鴨翼,但是這些在法國新五代機上一個都沒看到。除此之外,英國所謂的六代機項目也取消了鴨翼,似乎給人一種一夜間鴨翼設計大勢已去的感覺,而中國殲-20採用的全動鴨翼似乎成了絕唱。

對此很多軍迷開始質疑殲-20的設計是不是一種過時的設計。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主要跟戰鬥機的作戰任務有關係。傳統四代機由於雷達探測距離較近、空空導彈射程較短(四代機戰鬥普遍都發生在60公里以內),因此十分注重戰鬥機的機動能力,在沒有性能強大的發動機支持下,加裝鴨翼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選擇。而進入五代機之後,隨著交戰的距離逐漸增大,五代機進入格鬥的機會大大減小,因此很多五代機取消了鴨翼配置。

實際上殲-20的這種設計恰恰體現了其較為長遠的眼光。從殲-20搭配霹靂-15空空導彈來看,殲-20側重於超音速巡航狀態下的遠程空中截擊能力,利用優秀的隱身性能和遠距離空空導彈在敵方戰機的感知之外發動攻擊並脫離。這符合後五代戰機的設計指標,也就是不在以高機動、過失機動為追求點,轉而向提高能量機動下的敏捷性方向發展(快速佔位以及躲避空空導彈)。

但是隨著五代機的大批量裝備,大家都進入了隱身時代,這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在現階段雙方戰機火控雷達對隱身目標探測均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五代機可能會重新進入格鬥時代。這個時候鴨翼的作用就能體現出來,僅僅付出超音速巡航空氣阻力增大的缺點,換來其超群的機動性能,這一點對於殲-20來說還是非常划算的。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殲-20的設計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作者:工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次元 的精彩文章:

美軍用F35模擬殲20,發現部分性能差距過大,必須出動F22
伊朗擊落美軍飛機,特朗普發言耐人尋味,白宮這次要服軟了?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