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縱容楊玉環的娘家坐大,間接害死了楊貴妃?

唐玄宗縱容楊玉環的娘家坐大,間接害死了楊貴妃?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作者:孫英傑

(妖貓傳,楊貴妃)

千百年來,楊玉環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物,她香艷的宮廷生活、死後又留下謎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曲《長恨歌》,更是把她與唐玄宗的愛情,演繹成「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凄絕愛情,更加引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楊玉環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人稱「羞花」,是人們很熟悉的歷史人物了,被父子二人爭奪,最後卻不得善終,可以說是四美人中最不幸最為薄命的人了。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帝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楊玉環的美麗,估計是誰都不能抗拒得。也難怪唐玄宗不顧世俗廉恥也要搶了她這個兒媳婦。所以「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而衰和楊玉環的受寵也有很大的關係。

可能她無心國事,只想做好一個皇帝的好妃子,站在她的立場有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可是玄宗迷戀的不可自拔,忽略了朝政還得埋怨到她身上,可能楊貴妃心裡難道沒有委屈萬般和恨嗎?那白居易的《長恨歌》里纏綿的愛情又從何而來呢?

(一)貴妃出現

開元七年(公元719年)農曆六月初一,楊玉環生在一個宦門世家。

她的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為李世民所殺。她的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的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

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10歲左右的楊玉環因父親去世,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了相當好的文化修養。她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長歌舞,善奏琵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

話說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應邀參加。咸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後,夫妻二人的生活甜美異常。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起武惠妃了,武惠妃是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比肩皇后。

可是就在三年後,武惠妃去世了。武惠妃去世後,玄宗鬱鬱寡歡,當時雖後宮數千,卻無令玄宗中意者。

誰能知道武惠妃的死居然給楊玉環鋪了一條不歸路。

可能也是天註定吧,一次偶然的機會,唐玄宗巧遇楊玉環,被她那回眸一笑百媚生深深迷住,神魂顛倒。這時恰逢有察言觀色之人進言,說是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雖然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玄宗卻不管這麼多,他設計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便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並賜道號「太真」,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

然後,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

五年之後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自己養了起來。於是,玄宗作為老子,搶兒媳婦的這樣不光彩的事也躍躍欲試了。兩人的年齡相差34歲,對當今來說,這樣的組合也數不勝數,小姑娘都愛大叔嗎。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玄宗的風流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二)你儂我儂

唐玄宗李隆基被後世尊為梨園祖師爺,因為他也酷愛音樂舞蹈藝術。楊玉環也精通音律,也被後世稱為唐朝音樂家。她倆還真是琴來瑟往,珠聯璧合。

楊玉環入宮以後,遵循封建禮數,循規蹈矩,不過問政治,不插手權力爭鬥,以自己的嫵媚溫順和音樂天賦受到玄宗寵愛,成為知音。

唐玄宗李隆基其實是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開創了唐朝燦爛文化的頂峰——開元盛世。所以,楊玉環對玄宗也是心有所屬,與玄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玄宗曾親譜《霓裳羽衣曲》,在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她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髮上。

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一幕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的由來。

花朵本來是極為平凡的植物,但是在玄宗和楊貴妃浪漫的宮廷情愛生活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開元末年,御苑新種有數千葉桃花。一次玄宗親自折下一枝插在楊貴妃的發冠上,說:「此個花可以使愛妃更顯得嬌美。」因此桃花又被宮裡稱為「助嬌花」。

據說玄宗與楊貴妃幸游華清宮,因為喝了一夜的酒還沒有完全清醒,便扶著楊貴妃,看正在盛開的木芍藥。玄宗親折一枝花遞給貴妃,木芍藥的香味使玄宗的酒意很快消散,他說:「不僅萱草可以忘憂,這樣的香艷更能醒酒。」也不知道他說的是木芍藥還是楊貴妃,便又有了「醒酒花」的來歷。

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玄宗為了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綉嶺、王母祠這些地方大量地栽種石榴,每當石榴花競相開放的時候,這位風流天子即設酒宴於「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與楊貴妃在花中飲酒作樂。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唐明皇痴愛于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常將貴妃被酒染的粉頸紅雲與石榴花相比,誰紅得更艷麗?那自然是那楊貴妃更嬌艷了!貴妃醉酒那是歷史有名的橋段了,是不是?不過,因為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甚至因此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便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楊玉環無奈,卻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綉滿石榴花的彩裙。

一天唐明皇又一次設宴召群臣花下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偷偷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聽了,覺得寵妃受了委屈。堂堂一朝之君,怎麼可以讓自己的女人受委屈?於是當即下令,所有文武百官,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也正是由於她的美麗,有了「春霄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話題。楊玉環也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美也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楊貴妃愛吃新鮮的荔枝,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唐玄宗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有的說從廣東、福建)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宮中的享受又是極其奢侈,越是難得的山珍海味、希世奇寶越要進貢,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讓唐玄宗封為宮廷御酒,其釀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獨厚的四川興農釀酒之地利優勢,釀出來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時楊貴妃在華清宮裡品嘗荔枝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其對飲,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

從此便有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

「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那作為貢品進入宮廷的美酒,也取名為:露濃笑。

(三)有愛無權

楊玉環得寵後,她的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楊玉環的的兄弟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

玄宗游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

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家御撰家廟碑。整個楊家都因楊玉環達到了人生的制高點,風頭無人能及。

隨著地位的升高,楊家便無法無天了。

楊家接受招待的規格已經超出了規定的界限;大肆收受賄賂;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騎到了皇室的頭上。《新唐書》中記載:「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皇上的親妹妹在三位夫人面前只能讓座而不敢就坐;唐玄宗的女兒信成公主因為和楊家人有矛盾,竟淪落到追回內府封贈東西,如再不處理,恐怕整個江山都成了楊家的了。

玄宗生氣了,把貴妃攆回家,意在殺雞儆猴。警告楊家不要太過火。這一招果真很靈,楊家人慌了神,可又不好出面求情,楊貴妃更是終日以淚洗面。因為,這一次唐玄宗並沒有急著把貴妃接回去,而且送走之後就再沒有了消息。

玄宗雖然沒有派人去接楊貴妃,但心中還是很想念的。

總有些善於揣測君心,又溜須拍馬的人常伴在帝王左右,一個叫吉溫的人來遊說唐玄宗,正中玄宗下懷。唐玄宗立刻派人看望貴妃,還將自己的御膳分了一半給她。

楊貴妃見皇帝派人來看她了,感動地淚流滿面,馬上伏地認錯,還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髮,獻給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貴妃的青絲,馬上派高力士將楊貴妃接回了宮。

雖然貴妃沒有駕馭權利的慾望,但是楊家卻擰成了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所以玄宗雖然寵愛楊玉環,卻從未想過封她為皇后,如果繼續加封,必將引起大臣的反對和權力的傾斜,這對維護穩定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楊貴妃為皇后,也是為自己江山長遠做打算。

(四)輝煌走向沒落

雖然李隆基也做了各種鋪墊,但是不問朝政的頹廢生活也直接導致了強盛的大唐王朝走上了下坡路。給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機。自從有了楊玉環,朝政就交給楊國忠,李林甫等人,導致官吏貪黷,政治腐敗。這樣的結局是想當然註定的了,安祿山打著清君策,反楊國忠為名,兵鋒直指長安。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其實每一個朝代的更迭都是兵戎相見的,不過這一次因為貴妃太美這個理由也居然獲得三軍支持,看來帝王家的女人不容易啊,雖有萬千寵愛,但也得張弛有度,胸大無腦也不行。

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楊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

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馬上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卻未尋得。

(五)臨死也留下謎題

看來《妖貓傳》里楊玉環死與沒死,馬嵬驛後去向之謎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

關於楊玉環的死有幾種說法,有說吞金的,有說死於亂軍的,還有說她壓根沒死遠走他鄉了,種種說法,豐富了一位絕色佳人後世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楊貴妃之死的傳說愈來愈生動,但這些傳說離開史實也愈來愈遠。

其中最多的最被認可的一種說法就是楊貴妃在馬嵬驛必死無疑。

《高力士外傳》認為,楊貴妃的死,是由於「一時連坐」的緣故。換言之,六軍將士憎恨楊國忠,也把楊貴妃牽連進去了。這是高力土的觀點。因為《外傳》是根據他的口述而編寫的,從馬嵬驛事變的形勢來看,楊貴妃是非死不可的。縊殺之後,屍體由佛堂運至驛站,置於庭院。唐玄宗還召陳玄禮等將士進來驗看。無論歷史的真實如何,那馬嵬坡因楊貴妃而被人記住,「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化為縷縷塵煙。

那「雲想衣裳花想容」的風華絕代,那「六宮粉黛無顏色」的風情浪漫,那「嫩動池邊初拂水」的麗質天成,依舊任史家評說,後人褒貶。因為,美不是一種罪過。

【作者簡介】孫英傑,一個崇尚自然的寫詩人。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點一下文末「在看」。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西行漫記》是斯諾一人所著,還是與他的妻子海倫合作寫成的?
闖王李自成的同鄉艾能奇:被遺忘的一代名將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