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孩子的獲得容易被關注,而孩子的失去卻從未被看見

孩子的獲得容易被關注,而孩子的失去卻從未被看見

從小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就對孩子的成長開始了各方面的教導。從最初的學習爬行、走路、然後開始學著說話,隨之就是對他成長時期的學習。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們都是竭盡全力的想要教會孩子學會更多的知識,只要看到了孩子學到了什麼新的能力,做父母的絕對是內心特別開懷的。

這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現象,特別是初為父母的一些家長更是如此。他們就是特別關注孩子今天是不是又學會了多認了一個字,是否又學會了一首新的歌曲。我們大人總覺得看到孩子又學會了新的知識這才是他有所成長的見證。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往各樣的興趣班,就想讓孩子能多學到一點技能。每次看到孩子學會了畫一幅畫,學會了一曲新的舞蹈,學會了吉他、鋼琴等等,這樣在父母看來都是倍感欣慰的。在父母的眼中每天都想看到孩子能學會點什麼,這樣才不失自己對孩子全心全意的教導。可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你給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興趣班,只是為了能看到孩子每天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技能,那麼孩子他所已經失去的一些東西家長們是否會去在意呢?

家長朋友們可以仔細回顧我們自己小時候的成長曆程,就不難會找到很好的答案了,如此般只過注重孩子當下所學到的可是並不恰當的教育。回想當初我們就是從小到大都被這樣灌輸:要聽話,好好讀書,要多學習一些知識長大會用到的等等。學校、家長、社會對我們評判的標準大概就是:什麼都要會點,學習要好,要聽話,這些就算好孩子的表現。他們全然不顧我們自己有什麼興趣愛好,也不允許我們在生活中有什麼過於不同的獨立思想。

其實我們該多關注孩子本身的一些特質才是,有些事情不是必須要按照學校老師或者家長們的說法才是對的,不同的解決方式更能讓孩子充滿自己的創造能力。如果我們只會讓孩子去刻板的千篇一律地只為去學會某樣東西,而絲毫不管孩子他內心自己的想法。這麼久而久之的只是會封閉了孩子太多的思考能力,讓他的想法只處在這一點,而並不敢去跨越界線的做出更多的表現來。

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真正用到的知識很少是在學校學到的,而各孩子方面能力也並不是在學校可以培養出來的。其實孩子在生活中每天經歷的所有事情本身就是可以隨之來起到教育孩子的方面,只要父母時刻正確的引導著孩子,是完全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的,也會讓孩子學會了與各種人相處以及去解決各種的問題。要知道現在學校或者各類興趣班大多都是集體形式的教育,把全班幾十個孩子組織起來,排排坐,老師在前面講課,同一個知識點教給所有的孩子,還必須要求孩子就是要如此做法才是對的,很少會給孩子自己想像力發揮的空間。

我也曾跟著孩子如過不同的興趣班,看著一群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做同一件事情,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對於教學活動,孩子沒有主動去選擇的權利,也沒有自己可以思考的太多範圍,最多的只有被動接受的份兒。因為老師們的教學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快速的去學會,而家長們所在意的更是孩子在興趣班有沒有學會什麼。那孩子身上所失去的肯定往往就是被忽略掉了,而這些背忽略的東西很可能才是每個孩子不同於他人最珍貴的能力。

一、不要阻止孩子的想像力

要知道我們身邊每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是帶著他超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來到人間的,每個孩子的本身都會有他與眾不同的特點,就算我們把孩子都稱作為天才也一點都不為過。孩子所看到的世界是和我們大人總會有所不同的,我們不能完全用大人的觀點去必須要求孩子,更不該去阻止孩子對一些事物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不同的看法。因為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他眼中的,作為父母可以去引導卻不能完全否認孩子的看法。

有一次晚上,我和兒子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突然,兒子指著窗外大喊:"那裡有眨眼睛的飛機!"我循著他的角度望去,天空中果然有一架飛機飛過,飛機上的燈一閃一閃的,不正像在眨眼睛嗎!這就是孩子的想像力,他所看到的一閃一閃的燈光就如同眼睛般會眨動,因為孩子並不知道那是飛機上的燈光在閃爍。那在聽到孩子如此說時,有些父母可能會給孩子講解起飛機上為什麼有那些閃著亮光的眼睛和孩子討論些。然而還有些父母就認為孩子這麼說是懂得太少,學到的知識太少,所有就立馬糾正起孩子的說法告訴他那就是飛機的燈光,就是為了照明所閃動,甚至趁機開始給孩子講起飛機構造的知識點所在,也許還會強制著孩子要記住他所講到的東西,認為這是孩子又一個能學到課外知識的機會。可是家長們有沒想過本來孩子是用他獨特的想法在思考這件事,雖然他並沒有說有多專業,但是孩子的想像力就是在隨著他的小小思路在不斷延伸著,我們並不該去阻止孩子超乎尋常的想像力,這樣就會阻止了孩子大腦更多向的發展。

二、要讓孩子有足夠想像力的空間

仔細想想,你是不是給孩子報了太多的興趣班,總在操心孩子沒有學到太多東西而苦惱著,卻忘了給孩子留下玩樂的時間?

雖說讓孩子學會一樣才藝或者多學習一些技能的培訓,讓孩子在一定的專業上有所提升,這些確實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可家長的目的不應該是對孩子強制性必然的要求,我們該對孩子的在技能提高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不能時時對孩子造成的是一種閉環的教授方式。

再想想其實孩子在和小夥伴們玩耍的時候也是一種主動探索的行為。他們玩樂的過程是處在一個沒有刻意傳授、沒有必然要如何的空間。在沒有大人限制思想和行為的孩子是會發揮著他們的想像和創造力,在毫無約束的場景下孩子的作為是會有無限可能、各種創意的存在。給了孩子自己的空間還能讓他具有自身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是一種開環的探索式學習過程。

如果,你對孩子的期望,不僅僅是必須要掌握一些技能,還想要孩子擁有著更強大的可塑性,讓孩子有自己的創意、想法,能自己策劃、組織活動,有足夠經驗去獨立面對各種問題、衝突和矛盾。那麼,家長們就該需要給孩子在教導他不斷學會新知識的同時還需不能阻止孩子自身的思想。

所以很多家長朋友們該更該明白,想要孩子擁有你所謂的精彩人生,只靠興趣班去學習各種知識是不夠的!當然,也不能讓孩子一味地玩兒。我們需要的是,讓孩子堅持某些技能學習的同時,也有空間讓孩子毫無壓力去自由地去發揮他的思想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說事 的精彩文章:

孕期這個部位臭很正常,恰好是胎兒健康的信號,孕媽別害羞
十月懷胎不易,胎兒在這麼小的空間里會難受嗎?答案很多人沒想到

TAG:母嬰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