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膽小,不自信,不敢舉手,孩子的怯懦,正是你一手造成的

膽小,不自信,不敢舉手,孩子的怯懦,正是你一手造成的

家長朋友們在身為孩子的那個時期,肯定也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上課是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或是因為不好意思舉手,而學習上遇到的難題也總不敢去詢問老師,總怕會讓老師覺得自己很笨。

孩子們總會有害羞或者不自信的那個年齡階段,這是一個孩子成長所必然要經歷的事情。

那孩子如此這般的表現,家長若不及時引導,就會容易使孩子對於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可能你看著孩子每天回來做作業的確很是積極,而且我們給他買的練習題,他都做得很認真。也許孩子只是怕父母的訓斥而表現的去積極學習,可是很多時候他所做的題目大多都是錯的。所以孩子的問題可能並不是學習不努力,而是他對於學習的態度積極性不高。遇到的問題他不敢去問,上課也不敢舉手。他可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可如果能把這個壞習慣改正,成績肯定很快就會提高的。

原因在於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難題總是不敢舉手提問,那他的問題肯定就會越積越多,以至於最後直接影響到了成績。這樣情況的孩子也並非完全是老師所說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是孩子的不自信從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其實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很是重要的,那他所謂的"膽小自卑"比如不敢直面老師、不敢和同學討論問題、不敢舉手、不敢和同學爭執等。在這些孩子身上都是沒有自信心的表現。而越是不自信所產生的後果就會越加嚴重,那麼就會讓孩子更甚的自卑。

自信心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1.心理壓力的過重

生活中有的孩子想到什麼了就會去做,而有的孩子則會反覆思考,我這樣做行不行、那樣做可不可以、如果我如此做了不對該怎麼辦等。他總是思考得太多,就會導致心理上過多的壓力,讓這些孩子產生"臨陣退縮"的行為,從而就不敢再去做這件事了。

2.對於對失敗的事情太過於看重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失敗和挫折誰都不想的,但很多時候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發生。只不過有的孩子對於失敗的事情很快就放下了,認為這樣的結果已經發生了只能是下次注意了,而有的孩子則特別看重於成敗,只要稍遇到一次挫折就否定自己的能力,從而就不敢再願意去嘗試。若遇到新奇的事物,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退縮、害怕的情緒來。

3.父母的期望過高

我們身邊肯定是有很多的父母總喜歡把自己沒有完成的願望附加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家長們總覺得"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只有給孩子足夠的壓力,那麼孩子肯定就會有所進步的。可孩子畢竟還小,如果你非得讓孩子承受他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那過大的壓力肯定就會讓孩子身心而焦慮,更加的不敢也不願繼續前進,甚至會漸漸失去自信,更陷入自卑的深淵。

所以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時總是十分膽怯沒有自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後天父母對其的教育不當。

而多數父母總將此歸於孩子害羞或能力有限,事實上,這就是由於孩子內心的不夠自信,是一種"膽小型"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現。這類孩子在學校通常的表現就是不敢舉手發言,不敢向老師提問。如果老師讓孩子回答問題,孩子就會低著頭,表情緊張,不敢大聲回答。很顯然,這樣時間久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肯定是非常不利的。因而,父母應該及時給予其引導和糾正。那麼,父母在引導時該做哪些工作呢?

1.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

做父母的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太過於高了,我們不能強制性的去要求孩子如何,該是幫孩子制定一些合適的目標,一定不能直接把自己內心的期望去當成孩子的目標。比如你的期望是讓孩子考入重點初中,你可以告訴孩子:"這次考試,數學你要考多少分以上、語文成績你要再提高多少分最後……"而不是必然地告訴孩子:"你必須考到前三名,否則你就沒有機會進入重點初中了。"要知道家長太過嚴苛的條件只會讓孩子心中有很多的壓力,從而更會達不到你所希望的目標。

2.把要求轉為期待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總是不停的在說學習多重要,成績多重要等等。家長們總在要求孩子每天必須怎樣,考試必須要多少分之類的。其實細想下那般小的孩子正是玩耍的年紀,怎麼會喜歡被人總是限制所有的想法,所以我們該多與孩子一同期待美好的夢想,比如告訴孩子:"如果你能學好小提琴,就可以像個音樂家一樣站在台上表演了,會有很多人給你鼓掌。"而不是告訴孩子:"你必須努力學習小提琴,否則你就考不了第一了,媽媽的錢就白花了。"

最後說一下,其實在生活中父母最該做的就是要相信孩子本身的能力,要寬容他所犯的錯誤,並耐心引導著孩子緩解不好的情緒。在孩子成長中父母肯定是無法時刻陪在孩子的身邊,但至少在家中,我們該給孩子營造出快樂平和的氣氛,不要讓孩子總是處在一個焦慮的心情中。

所以在家中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傾聽和理解,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來幫他解決問題的。這樣有利於和孩子情感的建立,也有利於培養他們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之道 的精彩文章:

生過寶寶的寶媽這樣說,準備生孩子的你,一起來借鑒經驗
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從小就能預見,佔一個的都要注意了

TAG:母嬰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