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大俠們如何解決養家糊口的問題?除了當保鏢,還有哪些手段?

古代大俠們如何解決養家糊口的問題?除了當保鏢,還有哪些手段?

小時候看金庸、古龍先生的小說時,總是很羨慕大俠們縱橫江湖,一路行俠仗義懲奸除惡的模樣。他們不求名、不求利,往往「事了拂衣去」,只留下瀟洒的背影供後人瞻仰。

1、大俠也是需要養家糊口的

我曾想這樣的日子簡直太美好了,整日里不需要擔憂衣食住行,只是做著關於夢想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生活,連李白也不能淡然了:

《俠客行》: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上安州裴長史書》: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

但現實畢竟不能單靠「夢想」來吃飯,大俠也不可能根據行俠仗義就能養家糊口了。像影視劇里的大俠,走到店鋪里,總是叫上一壺小酒,切上幾斤熟食,那場景總讓我嚮往起「美食江湖」的生活。

下館子的感覺總是美好地,那麼大俠們的日常生活里有這麼洒脫嗎?

但從吃談起,不比現在,古時候畜牧業的養殖規模有限,產量(受制於技術和動物品種)和供貨範圍(交通、保鮮技術不行)都要受到時代的局限。相信不少人都體會過逢年過節才能吃肉的感受,這種情況在古代是很普遍地。

在古代要做上一份肉食,首先城郊需要有養殖戶或者周遭村莊定期有獵人供貨,待到原料準備好後,大俠們的家眷就需要去官府指定的水井打上水來屯於店中備用,有水有肉,剩下的便是柴火和木炭問題了。

以上,是一位大俠關於在家吃肉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方面,大俠最核心的問題是——收入來源。

眾所周知,大俠可能是收益最低也最不穩定的職業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都是義務勞動,這帶來的後果便是:大俠工作任務繁重,待遇低。

2、大俠們是如何解決生計問題的

那麼問題來了,古時候的大俠待遇這麼低,但歷朝歷代都有許多人從事這個行業,他們究竟是如何解決養家糊口的生計問題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除了給人當保鏢(門客),古時候的大俠還有哪些生計來源吧。

一,富人贈予

俗話說窮文富武,這句話在古時候是非常有道理的。當時大家主要靠土地討生活,一般人家只能滿足溫飽的情況下,稍有盈餘。像習武這種事情需要人指導和大量營養品補充身體,這個門檻就足夠拖垮絕大多數人了。

《水滸傳》里的「玉麒麟」盧俊義便是因為祖輩流傳下來的財富,才能夠在小時候就打好武功基礎,師從名師學習武義,並且收留一堆江湖「好漢」。

大俠們的收入重要來源便是如同盧俊義和李白這般喜好接濟他人的人,更有甚者,這兩位還直接投身這個行業,為組織帶來了人民幣玩家。

二、經商

古代的大俠們,利用自己武功好、江湖聲望高的特點,走上了商業和俠義並行的道路,其中比較典型的行業便是明朝後期興起的「鏢局」。

大俠們和各路匪徒打好招呼,用自己的「名頭」保僱主一份安心,在這條道上,吃的便是:給我個面子這碗飯。

當然,其中也有像花滿樓這樣家裡有礦,經營更值錢的錢莊業務的。

三、建門派、武館

古代的大俠里,那種有聲望、有技術的大佬還有許多走上了開宗立派道路的,比如武當派、臨清派、龍門派等。

發展到了這種程度的大俠,一般都有自己的產業鏈了,他們的收入來源通常是門下弟子學費和產業收入分成。

四、參軍

俗話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戰爭頻繁的古代,大俠們也會將參軍當做實現理想、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

五、充當刺客

東漢政論家王符說:洛陽至有諧合殺人者,謂之會任之家,受人十萬,謝客經由唐數千。

會任指的就是中間介紹人,這說明在古時候,俠客也會充當刺客,行使刺殺任務。韓非子在自己的著作中評價這一行為:不僇於吏誅,必死於私劍矣。

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大俠,也不是一件輕鬆地事情,我們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也要解決好自己的生計問題。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上安州裴長史書》《史記》《後漢書》

[1]陶繼雙.俠客的經濟來源[J].中國城市經濟,2011(26):30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社說書人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猶太人歷時千年的復國夢,今天成為中東唯一的發達國家!
信陵君:魏國最後的戰神,兩破強秦後卻被魏王忌憚,卸掉兵權

TAG:茶社說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