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鄂州博物館有面珍貴的漢代昭明鏡,為將其修復,大師用了這些絕招

鄂州博物館有面珍貴的漢代昭明鏡,為將其修復,大師用了這些絕招

文物修復工作,一直以來都是較為神秘的工作之一,人們根本想不到,剛剛出土的「破爛」文物,究竟是怎樣被修復成一件件國寶的?鄂州博物館曾有一面非常珍貴的漢代昭明鏡,為了能夠徹底將其修復,博物館還特意請來了一位文物界的泰斗。老教授究竟用了什麼辦法,使其破鏡重圓的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殷商時代,青銅器開始漸漸充斥著貴族們的生活,這種金屬不但能製作成各種形狀,而且還有一種高貴的色彩,滿足了貴族們彰顯奢侈生活的需求。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發展,青銅器便開始沒落。可唯獨有一種青銅器物卻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這便是「青銅鏡」。

「青銅鏡」歷史悠久,從青銅器時代一直到清代水銀鏡的出現,它的腳步幾乎遍及歷朝歷代。相對於青銅鏡本身而言,它所蘊涵的文化價值以及歷史價值相當巨大,這也是為何後代人爭相收藏的原因。歷朝歷代的青銅鏡,無論是從鑄造工藝、銅質、紋飾、銘文等方面,都刻畫出了當時社會的特定背景,並能充分展現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及風俗習慣等。

湖北鄂州號稱銅鏡之鄉,曾與洛陽、會稽、徐州並稱為「全國四大產銅製鏡中心」。鄂州銅鏡素來以製作精巧、構圖新穎、造型逼真、鏡面光亮為世人稱讚,直到如今依然暢銷海內外。

在鄂州博物館中,珍藏著從戰國到明清五百多面古銅鏡,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國寶級的文物。在博物館的展廳內,具有代表性的銅鏡也被世人觀瞻仰望,其中包括鄂城出土的戰國方形鏡,華容區趙家磯村出土的東漢直銘雙夔鏡,鄂鋼橋陳文泉捐贈的東漢四獸鏡,以及鄂城西山出土的東漢李氏龍虎鏡等。博物館中陳列的這些銅鏡,無一不表現了其年代的獨特性與當時古人的審美觀。

由於博物館中的青銅鏡都是古物,經過千年的埋藏,以至於出土時經常會發生破損,為了還原青銅鏡,鄂州博物館館方特意邀請了一位著名的青銅器修復專家金教授,準備對眾多鏽蝕破損的古鏡進行修復。

金教授是金石學泰斗,對於青銅器修復有著很深的造詣,被業內人士譽為銅器修復的「南派」大師。在他的手中,曾親自修復了幾百件青銅文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寶級文物。金教授對於鏽蝕程度較小的銅鏡,他們所採取的措施是清洗、開槽、錫焊與後期的雕琢和做舊,很容易的就能還原銅鏡的本來面目。

隨著一件件古鏡被完整修復,鄂州博物館的館員們激動不已,隨即他們拿出了一件讓館方最為頭痛的青銅鏡,請求金教授幫忙將其修復完整。

該件青銅鏡與其他青銅鏡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它是一件漢代的昭明鏡,是該館重要的文物之一,銅鏡上圖案精美且花紋繁複,其上還有凸出的陽文刻字,可遺憾的是,銅鏡內部的一部分已經缺失,因而亟待修復。

金教授接過銅鏡仔細打量了一會,便對館員說道:「昭明鏡的破損程度嚴重,因為其價值很高,故此用普通的焊接方式根本不行!」。

金教授的一番話讓官員們的心涼了半截,難道漢代昭明鏡真的不能修復了嗎?慶幸的是,金教授雖然對簡單焊接的方法進行了否定,可是對於這件銅鏡的修復,他使出了自己的絕招!

金教授先去查找相關資料,探究昭明鏡的詳細外觀特徵,並對其進行銅質檢驗,隨即他便根據自己的經驗,完整的複製了一件仿品昭明鏡。您可別以為到這個步驟就結束了,這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一步,便是在複製品上完整的截取昭明鏡缺失部分,對破碎的青銅鏡進行專業的拼接,再通過做舊的方式,將其還原為漢代昭明鏡的本身成色,如此一來才算大功告成。

由此可見,文物修復果然是一門神奇的技術,它不僅能夠復原文物的本來面貌,更能還原人類精彩的歷史,而承載著這門神奇技術的人,正是那些默默無聞奉獻的文物修復大師們。毫不誇張的說,文物修復專家們才是「文物的保護神」!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如果將黃河水抽干,然後沿著河道尋找文物,都會發現什麼寶貝
盧俊義號稱水滸第一高手,可是他的破敵「絕招」一般人不知道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