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其實「武聖」的候選人有三個,康熙皇帝為何偏偏選中了關羽?

其實「武聖」的候選人有三個,康熙皇帝為何偏偏選中了關羽?

說到關羽恐怕無人不知,民間尊其為「關公」,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相信大家在香港電影中經常看到,香港黑社會拜關公,不是拿關公當「武聖人」來拜的,拜的是關公的「義薄雲天」。不僅中國,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其實「武聖」的候選人有三個,康熙皇帝為何偏偏選中了關羽?

關於,「武聖」的選拔,滿漢文武大臣們,就「武聖」的人選,可是忙碌了一陣子,經多方評議,還徵集了許多民間的意見,最終到剩下3個人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反正是再篩不下去了,就把3位候選的古人,一併呈到皇帝面前,這三位分別是:春秋晚期的伍子胥、東漢末年的關羽、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岳飛。

先看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晚期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在治國用兵的理論和實踐上均有建樹就軍事思想而言,伍子胥在戰略設計、戰術應用以及水戰和城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思想貢獻。伍子胥身上體現出一股強韌的意志力、堅韌不屈的精神。他能舍小義,成大名,其意志非一般人可比。春秋時代,唯一的「小魚吃大魚」案例,是末期的吳滅楚。從「直接戰果」來看,伍子胥的確堪稱以弱勝強的傑出帥才。

再看關羽,一部《三國演義》,把他捧上了天,成了義氣、勇武的化身。「三國故事」中,除了常勝將軍趙子龍,敗績最少的,就數他了——他只敗過一次,就是最後一次。《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最後看岳飛:岳飛帶出了一隻中國古代史上空前絕後的仁義愛民之師,軍紀嚴明到了擅取民麻一縷、蘆筏一件,便要處斬,同時責打其主將一百軍棍的地步。岳飛的業績不可磨滅。他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在武人里,岳飛簡直堪謂「完人」!

到康熙皇帝那兒,第一個被「排除」的就是「完人」岳飛,為什麼呢?很簡單,岳飛抗金啊!「金」是滿人的老祖宗!雖然,岳飛所抗的金,跟滿人不同脈,可大面來說,還是對抗滿人。封他做「武聖」,就是暗示鼓勵漢人以武拒清啊。

在康熙看來,關羽雖然沒掛過帥,也沒有伍子胥那樣驕人的戰戰績,可卻終生追隨劉備,在走失的情況下,寧可背負罵名,也要保全劉備的妻妾,委身曹操,一旦有機會,就不畏艱險去尋。就連華容道放走曹操,也是義氣的體現!

伍子胥,本身是楚國人,確實受了冤枉,天大委屈、如海深仇,可災禍皆自昏君,與楚國百臣萬民無干,卻竟倚仗他國之力,大起刀兵,無度殺伐,致死傷無數,可以說明他的度量太小,伍子胥也被排除了。最後就只剩關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竹間行來風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原子彈下無冤魂」?一個故事告訴你二戰日本女人有多壞
世界五大「神人」,中國獨佔3人,第一名與元始天尊平起平坐!

TAG:清風竹間行來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