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5位溺水而死的才子,最後一位與王勃遭遇驚人一致

5位溺水而死的才子,最後一位與王勃遭遇驚人一致

夏天到了,天氣日益炎熱,游泳成了人們最大的樂趣。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每年因水而死的人很多,千萬不要忽視。今天,我們盤點一下古代溺水而死的5位大才子,希望以此警醒人們,不要忘記安全第一。

1.屈原。「端陽競渡,吊屈原之溺水」。屈原在楚國的地位其實還是很高的。由於政治主張沒有得到採納,又因讒言誹謗被放逐。因此懷才不遇,悲憤不已。在國家滅亡後,死於汨羅江。但屈原到底是「自沉汨羅」,還是「溺水而亡」,並沒有確切的證據。漢才子賈誼在《吊屈原》中曾說: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所謂「側聞」,就是聽說。這是史上最早關於屈原「投江自盡」的說法。後來,司馬遷也在《史記》中引用了這個結論,並把屈原和賈誼並列在一起,作《屈原賈生列傳》,對兩人的才氣和遭遇深表惋惜和同情。而這一說法也符合當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要求,鑒於《史記》的影響力,所以,屈原投江的說法佔了主流。但不管真相如何,屈原的愛國情懷和光輝篇章依舊閃耀至今。

2.王勃。唐初四傑之一,少有才名。年僅16歲就高中科舉,被唐高宗稱為「大唐奇才」。不到20歲便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職,並被選為沛王李賢的侍讀。王勃的出場可謂十分高調。但是,由於當時流行鬥雞,王勃不好好規勸李賢,反而還把才華用在鬥雞上,寫了一篇鬥雞文,被唐高宗怒斥罷官。26歲的時候,王勃去交趾看望父親,途經滕王閣,席間留下了名垂青史的《滕王閣序》。從此,王勃名滿天下。不料,沒過多久,王勃在海上遇到風浪墜海,溺水驚嚇而死,十分可惜。

3.李白。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文武雙全,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劍術了得。但是,由於家裡是商人出身,不能參加科舉,只能走貴族推薦的路子。加上李白天生孤傲,一直鬱郁不得志。後來得到「忘年交」賀知章的讚賞,被稱為「謫仙人」,並得到了玉真公主的推薦,被唐玄宗招為翰林。然而,李白不願意過這種御用文人的生活,加上讒言誹謗,就不幹了。整天就是遊山玩水,吟詩喝酒。晚年因為永王東巡一案的牽連,差點兒把命搭上。被赦免後,貧困交加,依靠親戚朋友周濟度日。最終去投靠族叔李陽冰。有一次,李白在江上飲酒大醉,看到水中的月亮,便下水捉月,不幸溺亡。當然,這個說法並不確切。《舊唐書》說他是因為喝酒太多醉死了,也有的說他病死了。而「騎鯨捉月」的說法,更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極其符合人們對李白的印象,因此,這一死法反而流傳最廣。

4.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唐代詞人張志和去看望朋友顏真卿時,路過西塞山時即興而作。該詞描寫的西塞山,色彩多姿,景色優美,非常有意境。這一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的是釣魚人。而張志和最大的愛好,就是釣魚。張志和少年得志,跟王勃一樣,16歲便高中科舉。但是,他信奉道教,加上經歷安史之亂,感慨仕途無常,因此對做官失去興趣。後來乾脆棄官隱居,過起了漁樵生涯,常在洞庭湖邊釣魚為樂。在看望顏真卿後,覺得西塞山環境優美,便在此隱居起來。一次去釣魚,由於喝醉了酒,不慎落水而亡,年僅40餘歲。

5.王延壽。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楚辭」的開派宗師。而「楚辭」這個稱號,直到西漢時才有的。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編訂《楚辭》,為後世研究楚辭文化提供了借鑒。到了東漢時期,著名的楚辭文學家王逸,對《楚辭》做了註解,並增加了很多屈原的文章,豐富了楚辭文化內容。這個王逸,有個兒子,就是王延壽。王延壽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十分聰明好學,楚辭漢賦,揮筆而就。《後漢書》稱他「有俊才」。王延壽年輕的時候,四處遊覽名勝,曾經到魯國靈光殿。此殿為魯恭王在曲阜所建。王延壽見到此殿雕樑畫棟,雄偉壯麗,有感而發作《魯靈光殿賦》。有「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忠臣孝子,烈士貞女」、「祥風翕習以颯灑,激芳香而常芬;神靈扶其棟宇,歷千載而彌堅」等許多名句,杜甫、蘇軾等人多有引用。幾年後,東漢著名的文學家蔡邕也來到靈光殿,想作賦一篇,不料看到了王延壽寫的《靈光殿賦》,大為驚嘆,竟然沒的寫了。可惜的是,王延壽後來在湘水渡河,落水溺亡,年僅26歲。他與王勃都是少年成才,都在26歲時溺水而亡,又都是當時最重要文學體裁的神童。在這樣的年齡因為意外去世,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限輪迴 的精彩文章:

萬事無如水味長:10首關於茶的優美古詩詞
5首優美的詠蟬詩:5種不同的境界

TAG:無限輪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