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芾年輕時的書法規整遵法,是風格轉變的開始,這才是米書源頭

米芾年輕時的書法規整遵法,是風格轉變的開始,這才是米書源頭

米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一生未有做大官,只是靠著母親做過皇宮事務的關係,做了很小的縣尉,可以說在政治上米芾沒有任何建樹,然而,正是沒有做過宮廷任職,卻讓愛好書畫的米芾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書畫的學習和實踐之中,是書畫成就了米芾,也讓他成為後世學習的榜樣。

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要經過由年輕到年老,由識淺到識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米芾自幼在書法上所下的功夫是超出常人的,由顏真卿始,寫得十分像的時候,又追歐陽詢、褚遂良,基礎一步一步牢靠後,又直學魏晉。

這樣以來,米芾對書法的基礎厚了,認識也不斷提高。如果要查詢米芾的書法秘訣,那隻能說是苦練加思考,由苦練得來了學習中的技法,用筆方法和字形結構,由思考得到了學習中的理性指導。如此以來,手中的功夫深了,認識提高了,書法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提升。

但米芾不同尋常,是一位怪人,為了向皇上索要一個硯台,競不怕犯上,將盛有墨汁的硯台揣入自己的懷中,弄得墨汁四漸,因宋徽宗也喜歡書法,最後還是笑得相送。他喜歡奇石,上好貢品,見到怪石就拜,還自稱想見石兄有二十年。當然,這些只是一個個傳說,但由此說明米芾的確是一位與眾不同的人,他思考問題的方法與人不同,性格與人不同,書法作品也自成一家。

文中這些圖片都是米芾在38歲時所寫的《跋殷令名書頭陀寺碑》,雖為行書,但文字規整,用筆嚴謹,既可做楷書,也可做行楷,總體來說,這都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然趨勢。但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看到的都是米芾自成風格的作品,這如同一個人一樣,當年長後看自己的年輕時的照片,雖然年稚有靈氣,卻缺少閱歷,這就是人生,也是經歷。

書法也是一樣,年輕時的作品也許有剛氣和堅韌之力,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字中便會有涵養、有文化、有人生的經歷,更加值得耐人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書法缺少氣質,可能是這些方面出了問題
這個人為碑學書法研究鋪下了奠基石,就連康熙大帝都看好他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