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張昭辭別,融創「太子」接手樂創文娛

張昭辭別,融創「太子」接手樂創文娛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綜合編輯 | 武昭含

歷時八年,張昭與樂視影業的故事終於划上了休止符。

6月24日午間,樂視影業(現更名為「樂創文娛」)官方公眾號宣布,樂創文娛董事長、CEO張昭因個人原因辭職。據《證券日報》報道,融創文化集團總裁、孫宏斌長子孫喆一接任樂創文娛CEO一職,而張昭下一步將履新復星集團。

從樂視影業到新樂視文娛,再到樂創文娛,張昭這八年帶領樂創文娛先後與張藝謀、徐克、李仁港、郭敬明等多位知名導演簽約,成功用大數據打造的《小時代》系列電影,創造了多個票房神話,也讓樂視影業一度成為影壇紅人,成為中國五大民營影視企業之一。

截至2019年6月24日,根據第三方票務平台,樂創文娛從2011年成立以來先後通過旗下公司參與的影片有66部,合計票房高達130.08億元。

然而,人生如戲,在高光時刻之後,張昭隨後也經歷了因樂視風波導致影業板塊斷崖式下滑的至暗時刻。賈躍亭黯然離場,孫宏斌接手,曾經爆紅的樂視系早已經換了新人,舊人相繼離去,如今,張昭也選擇了離場。

放手

2011年,張昭在樂視昔日掌門人賈躍亭的邀請下一手創辦了樂創文娛,並出任CEO。彼時,中國電影剛剛跨越百億元門檻。張昭說,他看好互聯網,而做互聯網影視,樂視是很好的選擇。

提及張昭,業內評價最多的是勤奮、努力,幾乎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一些會議貫穿6個多小時,一些會議持續至凌晨1點多。即使在賈躍亭控制的原樂視系早已經更換了主人之後,張昭依舊不改敬業。

2018年,《中國企業家》採訪張昭時,已是深夜十點,但當時他的狀態不錯,彼時新樂視文娛剛更名為「樂創文娛」,在獲得了融創中國及其他股東10億增資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變成了融創中國。原屬於樂視控股的股權將以轉讓、拍賣等方式逐步處理——這標誌著張昭帶著整個公司,正式與原樂視剝離。

剝離樂視,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2017年9月27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擬變更為新樂視;樂視影業將更名為「新樂視文娛」,當時張昭將改名形容為換個馬甲,樂視跨界的精神、前瞻的布局依然需要繼承。「我們的根子既要繼承,又要涅槃。」

此後,樂創文娛又花了一年時間從原樂視體系剝離出來。「與樂視控股的切割並不容易,但它確實沒有能力再陪樂視影業走下去了。」如我們所見,新樂視文娛改名為「樂創文娛」,逐步告別樂視。張昭用「很辛苦、很難受」來形容這個過程,但他又表示當經濟、當企業發生大問題的時候,生存能力非常重要。

趟過了至暗時刻的張昭,未見輕鬆,他直言壓力越來越大。改名後的樂創文娛,有了融創的支持,要做的不僅僅是電影產業,而是文化娛樂產業。盤子變大了,要思考和布局的自然也就多了。

2018年12月份,融創文化成立,覆蓋樂創文娛和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與融創地產、融創物業和融創文旅並列為融創中國四大戰略板塊,對於想將電影IP化的張昭來說,無疑迎來了職業生涯前所未有的機遇。

2019年春節期間,樂創文娛的《熊出沒·原始時代》熱映,11天實現票房6.06億元,創下了「熊出沒」系列最高票房紀錄,也創下國產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據不完全統計,樂創文娛目前擁有的影視IP包括《刺局》《推理筆記》《生死語者·秦明》《爵跡》《奇門遁甲》《神鵰俠侶》等。

看似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未曾想張昭將在此時選擇放手。

張昭的離開給人以猝不及防的感覺:微博名還未來得及修改,依舊是「樂創張昭」,簡介也還停留在「樂視影業CEO」這寥寥幾個字。甚至一周前的6月19日,他還在微博為電影樂創文娛製作和出品的電影《秦明·生死語者》宣傳。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2018年是樂創文娛關鍵的一年,也是張昭創立這家公司的第7個年頭,他堅持帶著公司渡過難關,也算是一次涅槃。「就像培養一個孩子一樣,你陪著他長大成熟,總有一天應該學會放手。」

新人接棒

張昭放手的同時,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長子孫喆一接手了。這位在外就業磨練2年後的「繼承者」,在經歷了融創集團5年的「輪崗」後,一路晉陞為集團副總裁。

融創中國公告顯示,孫喆一現年29歲,擔任融創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兼文化集團總裁。2011年,孫喆一畢業於波士頓學院;2014年正式加入融創,曾在集團總部及不同區域公司擔任與資本市場、土地獲取及項目運營相關的不同職務。

2019年2月份,孫喆一出任融創文化集團總裁一職。4月份,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樂融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主要人員信息發生變更,孫喆一成為樂融致新董事,原董事張昭從名單中退出。

多重要職加身的孫喆一,被外界視為融創的「太子」,未來集團的接班人,對於併購而來的文化集團,或許,孫宏斌把它給孫喆一當作了「練兵場」。

融創「吞下」樂視資產的這三年來,原樂視系不少高層紛紛離職,張昭是為數不多留下來的一個。在外界看來,影視行業摸爬滾打走過來的張昭,跟業務管理初出茅廬的孫喆一,可以在融創的文化集團形成較好的互補。

「中國電影第一階段靠電影院,第二階段靠跨界互聯網,第三階段開始有文旅。」 張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曾表示,電影已經迎來了與文旅結合產生價值的階段。

2018年5月,樂創文娛與融創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樂創文景,主營業務為文化旅遊項目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等,希望藉助第一大股東融創在文旅上的優勢,追求浸入感,家庭消費佔比較大的實景娛樂或成為樂創文娛從電影轉型IP運營商的突破口。

樂創文娛已經與融創華北簽約的兩個文旅項目,分別位於河北遵化清東陵和遼寧大連,IP來自於其兩部系列電影,《東陵獸》和《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

除了讓電影與文旅項目結合,延長生命外,張昭還為樂創文娛制定了一套以IP品牌化、系列化為核心的「蝴蝶矩陣」成長計劃。

然而,蝴蝶矩陣版圖還未畫完,張昭就已告別樂創文娛。「如果模式是健康的,甚至都可以沒有我張昭,公司CEO也沒那麼重要。」張昭曾對媒體表示。

隨著張昭的離開,孫喆一需要挑起文旅+影視發展的重擔。離開張昭的樂創文娛,是否會按照既定路線圖繼續化蝶,備受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