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勞斯將軍的二戰回憶:從寒冷的莫斯科撤退

勞斯將軍的二戰回憶:從寒冷的莫斯科撤退

作者:艾哈德·勞斯

翻譯:鄧敏

1941—1942年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冬天可謂是百年一遇的嚴寒。在莫斯科西北地區,1942年1月的平均溫度為-32華氏度(約為-35.5攝氏度),而在整個蘇德戰爭中有據可查的最低氣溫也在同一地區出現,為1月26日的-63華氏度(約為-52攝氏度)。我軍部隊就算有禦寒衣物,也是配發的各種設計用於在德國的冬天穿著的大衣、毛衣、腹帶和帽子。德國民眾向前線戰士捐贈的大批冬衣直到1月底才運抵前線,而此時嚴寒已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減員。各級指揮官想盡辦法來滿足部隊禦寒的需要。有幾個師自發地在附近的蘇聯城鎮組織大規模的制衣間。當地的制衣工人利用毛氈和舊衣服,生產了大批束腰帶、護耳、背心、毯子,以及拇指和食指部位可以活動的手套。我們還為少部分人從當地民眾那裡徵用了一批裘皮大衣和氈靴,同時也從死亡紅軍士兵的身上扒下來不少禦寒衣物。有換洗內衣的士兵都把所有內衣穿在身上,師級和集團軍級的供應站立即將所有庫存的內衣都發了下去。最終,大多數官兵都用破布或者束腰帶為頭部和耳朵保暖,至少是部分的保暖。儘管如此,在莫斯科城下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的第一個冬天,我軍的冬裝供應只能滿足一小部分需求。更不用說酷寒大大影響了我軍士兵和武器裝備的作戰效率。

在12月初,第6裝甲師距離莫斯科只有14公里,距離克里姆林宮只有24小時的路程。而當時的氣溫突然下降到-30華氏度(約-34攝氏度),加之遭到了蘇軍西伯利亞部隊的突然反擊,第三裝甲集團軍向蘇聯首都的攻勢被粉碎。第6裝甲師依靠科爾上校手下僅剩的5輛坦克為核心組織防禦,我們頂住了蘇軍最初的攻勢,這些身著棕色制服在深深的積雪中前進的蘇軍士兵成為了非常顯眼的目標。我軍在防禦戰鬥取得的小勝使得第6裝甲師得以成功的脫離接觸, 並且為我軍炸毀剩餘的88毫米高射炮贏得了時間(因為當時已經沒有牽引車了,所以必須把這些武器炸掉,我們在秋季泥濘中損失了25輛牽引車,在11月的風雪中又損失了最後7輛牽引車)。

中央集團軍群所部,包括第三裝甲集團軍在內,一直在莫斯科西北地區堅守到了12月5日,第二天陸軍總司令部發布了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份撤退命令。經過幾個月的進攻作戰之後,各營和各連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一點兵力,而俄羅斯的泥濘與嚴寒給武器裝備也帶來了嚴重的損失。不論是軍官還是士兵,他們奮勇作戰的精神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師在火力上的損失。由於蘇軍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加上氣候因素,他們最終守住了莫斯科並且扭轉了戰局。希特勒從來沒有為進行冬季作戰制定相應的計劃。

第6裝甲師於12月6日開始緩緩後撤,但是第二天在翻越丘陵地帶的時候,我們的車輛開始在冰封的路面打滑。我軍在向莫斯科進行最後一擊的時候曾經被迫丟棄了不少卡車,而現在這些卡車成為了擋在我軍後撤路上的障礙,進一步增加了撤退的困難。要是把所有車輛都開走勢必會浪費大量時間,搞不好追擊的蘇軍很可能追上來把後衛部隊消滅掉,所以我命令儘可能把能帶走的裝備裝上少數還能開動的卡車,剩下的統統付之一炬。與此同時,我幾乎把所有仍可以作戰的步兵部隊都加強給了後衛部隊,並且故意放慢撤退的速度。我軍依託一些村莊作為陣地以遲滯蘇軍的追擊。對於缺乏冬裝的德軍士兵來說,居民點是事關生死的重要保障,同時居民點對蘇軍來說同樣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也希望為進攻部隊找到可靠的宿營地。而事實上,我軍撤退部隊就是沿著一個個小村莊後撤的。

在蘇軍的冬季反擊之下德軍傷亡慘重

幾天之後,我軍後撤部隊途經莫斯科西北部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克林(Klin)。不幸的是,由於主要道路上擁擠著其他向西撤退的部隊,而且這裡是第56裝甲軍的防禦核心陣地,所以我們無法在克林城中宿營。第65裝甲師在克林駐紮了24個小時,然後又全部經由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四車道高速公路撤退。

由於蘇軍部隊無法在積雪嚴重的情況下,把重武器毫髮無傷地送上前線,所以即使是數量佔優,蘇軍也無法包抄我後撤部隊或殲滅我後衛部隊。這就意味著蘇軍想要包圍我軍,只能使用騎兵、滑雪部隊和使用雪橇的步兵部隊,根本無法攜帶重武器。因此蘇軍在一線的火力根本不足以撼動我軍防禦。

蘇軍未能殲滅中央集團軍群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其反擊開始的時候,蘇聯空軍對後撤德軍的空襲規模不大,只有少數飛機而且出動次數不多,對我行軍隊列實施掃射或者投擲小型爆破彈。在遭到空襲的時候,德軍官兵要跑到距離道路至少100米的積雪中隱藏,有些士兵在蘇軍空襲過後急於起身,結果被延時炸彈所傷,造成了一些傷亡。如果蘇軍投入強有力的轟炸機部隊, 那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但事實卻是敵軍空襲造成的損失相比因為嚴寒和缺乏衣物造成的減員根本不值一提。

到12月中旬, 德軍暫時停止了退卻, 第6 裝甲師在沙科夫斯卡婭(Shakovskaya)地區集結進行休整補充。在聖誕節前夕,當時已經接收了第一批補充士兵的第4摩托化步兵團,不得不在12月26日在瓦爾登菲爾斯上校的指揮下,在暴風雪中踏上積雪深厚的道路,當時第106步兵師在沃洛科拉姆斯克(Volokolamsk)以西的拉瑪河(Lama)的防線被蘇軍突破,第4團奉命對進攻蘇軍實施反擊。第4摩托化步兵團由於缺乏禦寒衣物,不得不在行軍途中經過每個村莊時都進入屋中取暖,導致用了兩天時間才前進90公里,進入預定進攻出發陣地。

12月28日,在吃了一頓熱飯並經過一夜休息之後,第4摩托化步兵團在當地德軍預備隊的配合下發起進攻,瓦爾登菲爾斯上校得到了炮兵和重武器的有力支援,當天的戰果相當可觀,當晚就打通了和北邊友鄰第23步兵師的聯繫, 封閉了戰線缺口。部隊晚上進入附近的村莊和農舍休息,德軍當晚也派出了強大的警戒部隊進行警戒,由於嚴寒天氣,每半個小時就得休息取暖。

12月29日德軍的計劃是恢復第106步兵師此前在拉瑪河沿岸的防禦陣地,以便包圍已經突入德軍防線的蘇軍。第4摩托化步兵團自西向東發起進攻,同時第6摩托車營從南邊向弗拉德奇諾(Vladychino)進軍。到當天下午蘇軍突入部隊已經被包圍。當天晚上氣溫下降到-30華氏度(約-34攝氏度)到-40華氏度(約-40攝氏度)之間,附近的村莊已經被連日的激戰摧毀,拉馬河沿岸德軍留下的陣地也被大雪掩埋,因此部隊根本找不到可以過夜的地方。對於缺乏冬裝的德軍來說,暴露在無遮無掩的野地過夜無異於自取滅亡,瓦爾登菲爾斯上校被迫命令部隊撤退到最近的村莊去。而蘇軍發現德軍撤圍,集中兵力發動新的進攻,終於迫使這一地段的德軍撤退。由於我軍缺乏冬季裝備,導致戰局逆轉反勝為敗。

這場戰鬥失利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在12月底的最後幾天,第6裝甲師不得不從沙科夫斯卡婭附近的村莊中撤退,推到一大片森林地帶中。此時的我面臨著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抉擇。如果我命令部隊退過森林地帶向更靠西邊的一片居民點撤退,就要冒著被包圍殲滅的危險。而另一方面,如果我試圖在森林地帶或者無險可守的村落中建立一條防線,缺乏冬裝加之平均-49華氏度(約-45攝氏度)的溫度,肯定會讓暴露在嚴寒中的部隊被消滅。瓦爾登菲爾斯上校率部在拉瑪河附近的短暫戰鬥證明,如果要在開闊地帶停留,那麼每日凍傷減員將以驚人的速度遞增:截止到1942年1月3日,我們統計由於中度和重度凍傷減員的速度是每天800人。按照這個速度的話一周以後第6裝甲師就不復存在了。

如果全師想要生存下去,並且還要固守住陣地,那麼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馬上構築掩體和地堡(而且還要有基本的取暖設施)。但是由於軍屬工兵營和兩個師的師屬工兵營都各只剩下五六十人,且損失掉了全部重裝備,我部根本無力構築防禦工事。不過當時我們得到了大量的炸藥。因此我鑒於情況緊急,命令工兵營長不顧嚴寒,在預設的主要防線附近用炸藥在凍土上炸出彈坑,為所有戰鬥部隊包括戰術預備隊提供可供藏身的掩體。這些彈坑以一定的寬度和縱深梯次分布,每一個能容身3—5名士兵。所有可利用的木材都被用於加固掩體。我還命令工兵沿三條關鍵道路的某些地區布設地雷並布置反坦克障礙。我命令全師尚能戰鬥的部隊和預備隊布置在道路兩側的掩體中,同時還要把守住後撤的道路。

嚴冬中被俘的德軍士兵

第二天一早(1月4日)整個前沿都響起了爆炸聲,1萬磅炸藥發出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彷彿是重炮在轟擊。一時間土石橫飛濃煙蔽天。當面的蘇軍目睹此景非常驚訝,他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靜觀其變。到了下午爆破工作大功告成,到了晚上戰鬥部隊進入了鋪設頂蓋的掩體。很快炮兵們聚集在彈坑裡的火堆旁邊取暖。這些彈坑形成了一條連續的防禦陣地,而我們則在防線之前部署了警戒哨。在警戒哨之前布置了錯綜複雜的鐵絲網,沿著道路布置的反坦克障礙後邊則是炮兵陣地,在工兵實施爆破之後的12個小時里,整個第6裝甲師的前沿防禦陣地準備就緒。在酷寒條件下施工的工兵部隊也遭受了40%的凍傷減員,但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戰鬥部隊的保存並且穩固了戰線。到1月5日, 全師的凍傷減員從原來的800人/天減少到了只有4人/天,而此後凍傷減員更是徹底消失了。這條防線頂住了蘇軍接下來的攻勢,並且一直堅守了10天,10天之後天氣轉暖,我部兩翼的友鄰部隊防線被蘇軍坦克突破,最後我部不得不放棄了這條防線。

在我部用炸藥構築這些陣地之前,雙方的戰鬥主要都集中在可以在嚴寒中為部隊提供禦寒住所的村莊周圍。村落成為了攻防雙方天然形成的戰線,蘇德兩軍都不得不暫時忽視其他所有的戰術要素。蘇軍如果在白天未能奪取一個村莊,那他們必須在晚上撤退到本方控制的村子裡。即使是裝備最為精良的西伯利亞軍隊也不會在夜間對村落發起攻擊。在開闊地段以炸藥爆破開設陣地的方法在當時是一種創新,這種手段可謂一舉兩得,即穩定住了戰線,又保留了部隊僅存的戰鬥力。

本文節選自《裝甲司令:艾哈德·勞斯大將東線回憶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南梁最後的名將——羊侃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鑽石「光之山」的傳奇經歷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