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修的要領—調身、調息、調心(五)

禪修的要領—調身、調息、調心(五)

禪修的要領——調身、調息、調心

能弘法師

接著要調呼吸,呼吸有四種相,一個是風,一個是喘,一個是氣,一個是息。

風相的時候,就是我們坐在那裡,這個呼吸呼啦呼啦的響,呼吸有聲音叫風。這個氣太粗了,氣粗心也粗,這不是打坐需要的。

喘相的時候,雖然呼吸沒有聲音,感覺不到呼啦呼啦的響,但是不順暢,就是結滯不通。呼吸不是很通暢,這是喘相。

氣相的時候,雖然沒有風相的聲音,也沒有結滯,可是呼吸還是不細,這叫氣相。

那怎麼樣才是我們打坐所需要的呼吸?要做到息相。息相就是呼吸若存若亡,好象有,又好象沒有,沒有聲音,也很通暢,然後綿綿長長。你坐在那裡,神態很安定很安穩,心裡很愉悅很舒服很輕鬆,呼吸綿綿長長、若有若無,這個就是息相,這是調息調好了。

接著是調心。調心有三個意義,第一個是入,第二個是住,第三個是出。

入心就是調伏亂想,胡思亂想的心調伏了,讓它不跑、不飛,讓心能定下來。平時我們沒有調心的人心是雜亂的、不專心的,所以調心就是讓心首先要入下來,叫入法。那要達到入心就要修一個法門,比如觀呼吸或者持咒,然後讓心不亂想。

還有,心不要太消沉或者太興奮,不要寬,也不要急,沉浮寬急都要恰當。心太消沉了容易昏沉,心太興奮了容易浮躁,心放得太寬容易失去正念,心太著急了也用不好功夫,這些都要注意的,這個跟身體也有一定的關係。

怎麼樣是心昏沉的相?就是你坐的時候感覺心裡昏暗、不清楚,然後頭低垂下來,這就是你的心進入沉相了,進入了昏沉的狀態。你要讓心不沉的話,可以把心放在鼻孔和人中這裡,挺直腰,頭擺正,然後注意覺知呼吸的進出,而心不要亂跑,就容易對治昏沉相。不要這個心昏暗下來,頭開始低了,你還隨它去,等一下你就慢慢快睡著了。(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大華嚴禪寺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未來更美好
達摩祖師心要(八)

TAG:河北大華嚴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