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人到晚年,有兒子和有女兒哪個好?2個案例告訴你現實生活

人到晚年,有兒子和有女兒哪個好?2個案例告訴你現實生活

做了不同的選擇就有不同的人生,一些決定能反悔,但有些會影響一生。

有人說養兒子才是真正地發揚家門,到老後還能陪在身邊的只有兒子,還有人說男女都是個依靠,甚至說照顧老人很多兒子都沒有女兒孝順,真要說照顧晚年還是女兒靠得住。

下面通過2個案例的對比告訴你,人到晚年,有兒子和有女兒哪個好?也許不夠全面,但都是我身邊的現實生活的體現。

老鄰居葛大媽就是前者的想法,葛大媽的投胎是個女兒,於是雖然在計劃生育的年代,葛大媽鐵了心要生個兒子,總要有個給自己養老的,為此罰了不少錢,葛大媽也如願,二胎就是個兒子。

葛大媽生了兒子後將就對兒子非常偏愛,兒子就是家裡的中心,一家人都要圍著他轉,為此葛大媽的閨女從小沒少受委屈,甚至還和父母吵過不少架。

但是葛大媽一口咬定,女兒早晚是別人的媳婦,沒必要對待多好,以後養老靠得住的還是兒子。

但兒媳婦說不願意和老人住,矛盾太多,所以兒子結婚後也沒有跟她們住。葛大媽想的養兒防老,反而被直接打臉,兒子平時被寵壞了,結了婚更不聽葛大媽的話。

兒子很少回來看葛大媽老兩口,甚至還常常以工作忙為理由節假日也不回家,反而是自己一直都輕視的女兒,常帶著東西來看望葛大媽。

趙老師是片內的一個老師,有文化也資歷深,但趙老師只有一個女兒,別人都勸她再要個兒子,可趙老師卻不肯,說女兒和兒子一樣,以後女兒也靠得住。

雖然那個年代別人都不理解,但是趙老師也堅持沒要二胎。

現在趙老師已經退休了,女兒帶著孩子常回來看趙老師,雖然趙老師只有一個女兒,但是女兒也常回來。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女兒不在家住,可知道父母在家很冷清,結了婚還常往娘家跑,畢竟是獨生子女,所以婆家的人也沒什麼意見,還誇趙老師的女兒孝順。

趙老師退休現在帶帶孩子,還常有女兒和女婿的陪伴,安享天倫之樂。

舊時候人們都更願意要個男孩,一方面是男孩的勞動力要稍強,所以給家裡經濟和農務都是一種幫助,另一方面是孩子一般都隨男性,生個男孩才是傳宗接代的根本。

但現在這個時代,那些舊思想早就應該被遺棄了,生男孩還是女孩,無非都是人的一種順其自然的結果。

同時,很多時候都覺得養兒子能防老,但其實到了晚年才知道,大多數更靠得住的是女兒。

在同等孝順的情況下,女性天生的細緻、善良以及賢惠,會給晚年生活帶來更多的照顧。

而兒子養大後還有妻子和家庭的羈絆,加上男人都比較粗心,對比來看也知道哪個晚年能靠得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姚小美 的精彩文章:

聰明女人都應該懂得的「愛情保鮮劑」,這樣感情才會更親密
人到中年,多去這三個「地方」,去多了,幸福也就來了

TAG:姚小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