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努力撕掉廉價標籤的Redmi K20 Pro,仍在旗艦路上

努力撕掉廉價標籤的Redmi K20 Pro,仍在旗艦路上

征途海外的 Redmi K20 Pro 已經搖身變成小米 9T Pro,從這一特殊的命名舉措也足以感受到,小米也承認 Redmi K20 Pro 在某些方面有優於小米 9 之處。面對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小米已經無暇顧及產品線重合的顧慮,而作為 Redmi 首款真正意義上的旗艦手機,它能否肩負起小米新旗艦稱號?上述,正是文本接下來要進行探索的主題。

從設計上撕掉紅米的廉價標籤

如今小米和 Redmi 依舊是雙品牌戰略,可是 Redmi 品牌誕生之初的起點太低,其主要以推出百元乃至千元機為主,而這次 Redmi K20 Pro 的面世,使其一躍成為開始踏足旗艦手機市場的手機品牌,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事情。

對於一直處於溢價空間相對有限的低端市場,Redmi 嘗試在 Redmi K20 Pro 的外觀設計上擺脫平庸。首先,為了打造獨樹一幟的機身背面,該機型大膽地選用了一種名為「魅動火焰」的紋理設計,該紋理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出不盡相同的視覺效果,例如光線充足的環境下背面的魅動火焰紋理清晰可見,但是在弱光下整個背面漸變色就會變得更加簡約純粹。

不僅如此,K20 系列的中心對稱的後置三攝,擺脫了以往小米 9 的背面攝像頭排列過於像 iPhone X 系列的尷尬,搭配與眾不同的背面紋理設計,因此 K20 Pro 的外觀設計看起來更具有特色。恰好又由於 Redmi K20 系列的攝像頭由於突起幅度較大,導致該位置容易藏污納垢,日常難以完全清理乾淨。

不過在選色方面,如果說 Redmi K20 Pro 火焰紅、冰川藍的整體選色偏個性張揚,那麼碳纖黑配色顯得更純粹,除了若隱若現的暗沉碳纖維紋理以外,無任何高調的漸變效果。這種設計恰好符合我這種直男的喜好,當然,我覺得 Redmi K20 Pro 冰川藍也在我的可接受範圍內,唯獨火焰紅給我的主觀感覺會更傾向於女性化。

除了機身的背面設計,Redmi K20 Pro 相比小米 9 最大的外觀設計差異,莫過於前者搭載了今年廣泛流行的升降式前置,因此 Redmi K20 Pro 的屏佔比要略高於小米 9,從紙面數據而言看似兩款機型的屏佔比差距並不大,可是升降前置的設計為 K20 Pro 爭取了一塊完整的屏幕,更便於營造沉浸式的觀感體驗。

由於屏幕比例的緣故,Redmi K20 Pro 在播放大部分視頻時均不是全屏播放的,所以小米 9 與 Redmi K20 Pro 儘管在視頻內容的呈現上時體驗差距不大,可是玩遊戲時由於 K20 的屏幕完整度更佳,使其屏幕無缺口設計更能提升遊戲的上手體驗。

美中不足的是,Redmi K20 Pro 的升降式前置的升降過程需要耗時 0.8 秒,這個升降效率在同級別產品中表現略顯遜色,也間接導致人臉解鎖的工作效率也會隨之影響。

對於升降式攝像頭,很多人對其耐用性會心存疑慮。因此,Redmi 為了保證耐用性,它為 K20 系列的升降式前置選用了藍寶石材質蓋板,且加入了物理彈簧及霍爾感應雙重跌落保護。不僅如此,有別於普通的升降式前置,Redmi K20 系列在升降攝像頭位置加入了背光燈和呼吸燈,氛圍燈效果儘管看似個性,可是整體營造出來的感覺還是偏浮誇。

實際上,升降式前置攝像頭本身對機身的厚度要求比普通手機高,所以大部分升降式前置攝像頭會利用無法避免的厚度特性把電池容量儘可能擴大,以更強的續航表現彌補機身厚度的不足。當然,realme X 是個例外,這款機型巧妙地想到了一種不對稱的機身厚度,這樣就可以從一定的程度上彌補了機身過厚的問題。在握持體驗方面,Redmi K20 Pro 的背面因為選用了曲面玻璃的緣故,從而使得它的機身更貼合掌心。

儘管如此,Redmi K20 Pro 的整體握持體驗還算尚可,唯獨底部的數據口開孔的處理不夠細緻,導致手指接觸到該位置會有硌手的感覺。慶幸,如果套上了 Redmi 官方提供的手機殼時,這種情況會有所緩解。

可以負責任地說,憑藉特殊的個性化背面紋理,再搭配中心對稱的後置三攝,促使 Redmi K20 Pro 在外觀設計上想比小米 9 更具特色。機身的製造工藝也是以旗艦標準生產的,因此沒有為低定價而作出太多的讓步,不過如果底部的硌手問題能加以處理,那就再好不過了。

有舍也有得的內在體驗

小米 9 因取消 3.5mm 音頻口而被部分人所詬病,這次 Redmi K20 Pro 又重新把音頻口帶回來,不過 Redmi K20 Pro 依舊沒有雙立體聲揚聲器,而是採用了與小米 9 一致的超線性揚聲器,外放效果聲音響亮,可是一旦看到最大音量下,偶爾還是會出現破音的翻車情況。不僅如此,憑藉獨立的 Hi-Fi 晶元,Redmi K20 Pro 的內放效果也是比同級別的產品更占性能優勢。

可是,吹毛求疵的我,還是覺得如果音頻口設計在手機底部,這樣使用時更加得心應手,否則難免頂部的耳機線偶爾會對屏幕造成遮擋。

聊完音質,再來看看它的 Soc。面對各大手機廠商搭載的驍龍 855 旗艦機型紛至沓來,一向與旗艦手機毫不沾邊的 Redmi 也搭載了旗艦級的驍龍 855 平台。因此,在上手各種大型遊戲時,Redmi K20 Pro 均可以輕鬆應付。不僅如此,為了提升觸控的跟手體驗,Redmi K20 系列在底層對機制進行了全面優化,促使屏幕的報點率提升至 180Hz,實現了更佳的觸控響應時間,這樣除了遊戲里可以帶來更靈敏的操作體驗以外,系統層面的觸控體驗也會得到提升。

儘管並沒有自詡為遊戲手機,可是為了營造更佳的遊戲使用體驗, Redmi K20 Pro 沒有少在遊戲體驗上花費心思。譬如,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產品,當晶元的溫度過高時,往往需要犧牲性能換取降溫效果,對於高通驍龍 855 平台這樣的性能怪獸,更甚如此。

Redmi K20 Pro 為了讓高通驍龍 855 平台的溫度可以得到更好地控溫,從而實現更流暢溫度的遊戲體驗,所以他們採用了 8 層石墨立體散熱系統,據說該定製的 8 層石墨均溫體具備超高導熱效率,比採用了單層石墨的 iPhone X 在該方面的散熱效果提升了更顯著。除此,為了可以讓石墨的熱量可以得到儘快的散發,Redmi K20 Pro 採用了比較常規的導熱凝膠、銅箔減少熱量積聚造成的溫升。

我嘗試使用它試玩《和平精英》的最高畫質(HDR 高清、超高),即使連續把玩也不會出現明顯的畫面掉幀情況,相比之下上一代小米旗艦機型 MIX 2S ,後者長時間遊戲之後會出現一定的畫面幀數下降的情況。至於《王者榮耀》就更不在話下,Redmi K20 Pro 可以在 60 幀數左右以最高畫質無壓力運行該遊戲。

不僅散熱表現出色,Redmi K20 Pro 機身外面的溫度控制也比較優秀,因為有別於大部分採用金屬外殼的遊戲手機,選用了玻璃後蓋的 Redmi K20 Pro 雖然導熱性能不及金屬外殼,可是在保證散熱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因機身溫度驟升給我們手帶來的不適感。

對於高強度使用手機的用戶看來,旗艦 SoC 與非旗艦之間的差距是可以通過日常使用有所感知的,特別對於喜歡用手機玩大型遊戲的用戶而言,其體驗差距尤為明顯。

相比小米 9,Redmi K20 Pro 在某些方面也有所閹割,例如取消了紅外功能,而且沒有無線充電功能。提及無線充電,不難發現在無線充電與更大容量的電池之間,大部分手機廠商都選擇了後者。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無線充電如今還無法替代有線充電,僅是在有線充電的基礎下提供了一份便利,而更大容量的電池卻可以從根本提升了手機的續航表現。

所以,經過權衡之後,大部分手機廠商們仍更傾向於設計大容量電池的手機。包括 Redmi K20 Pro 也是如此,它沒有像小米 9 激進地搭載了 20W 的無線充電,而是為其搭載了 4000 mAh 的大電池,相比小米 9 提升了整整 700 mAh 的電池容量。

在續航方面,可以明顯感受到 Redmi K20 Pro 的續航要比上一代旗艦手機 MIX 2S 有了明顯的提升,畢竟兩款產品之間的電池容量差距達到了 600 mAh。對於續航有著較強需求的用戶,Redmi 憑藉 4000 mAh 的大容量電池可以成功吸引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不僅如此,Redmi K20 Pro 還是首款搭載了 NFC 功能的 Redmi 手機,而且其搭載的還是新一代 NFC 晶元,可以實現更迅速的傳輸速度。憑藉小米內置的小米公交和 Mi Pay 應用,可輕鬆模擬全國多個城市的交通虛擬卡,還可以實現銀行卡的綁定支付。在支付體驗方面,其與小米 9 不分伯仲。

均衡的拍照表現

既然是一款定位旗艦的手機,而手機拍照已經成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功能點之一,在這方面 Redmi 自然不敢怠慢。Redmi K20 系列除了配備了 2000 萬升降式前置,後置也提供了豐富的後置三攝的搭配。所以,為了提升該機型的整體拍照表現,他們在拍照方面也依然下了不少精力,接下來用樣張來證明以上的說法。

Redmi K20 Pro 後置主攝樣張:

對於主攝採用的索尼 IMX586 感測器,我們已經在多款機器領略過該感測器的魅力,該感測器的面積為 1/2 英寸,可直出最高 4800 萬像素照片,弱光環境下可以實現四合一 1.6μm 大像素。

不僅如此,為了提升對焦效率,Redmi K20 Pro 還搭載了相位及激光混合方案。除了主攝以外,其還配備了 1300 萬超廣角鏡頭和 800 萬長焦鏡頭,為相機功能提供更全面的可玩性。在拍照方面,小米近年的進步還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白平衡的優化方面,已經達到一線手機廠商該有的水準。

Redmi K20 Pro 廣角鏡頭拍攝樣張:

從 Redmi K20 Pro 的樣張可以發現,1300 萬像素的廣角鏡頭同樣無法避免鏡頭透視畸變的情況,而且邊緣的畫面清晰度也會有所犧牲,可是不會有明顯的暗角情況,不過在弱光下畫面的整體有較為明顯的塗抹感,基本無法較為清晰地記錄畫面細節。

通過四合一 1.6μm 大像素技術,Redmi K20 Pro 在弱光環境下確實可以拍攝出更純凈的畫面,不過我們對相機畫面純凈度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而目前索尼 IMX586 感測器確實是一款在該價位段可選的均衡之選。可是呢,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缺乏了光學防抖的加持,導致在弱光環境下一旦快門時間較慢時,容易出現因手抖導致的畫面模糊情況,降低了相機功能的出片率。

Redmi K20 Pro 2 倍變焦拍攝樣張:

通過實際的使用可以發現,Redmi K20 Pro 的兩倍變焦基本都是通過數碼變焦實現的,並非 800 萬像素的長焦鏡頭拍攝而成,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上述的樣張均是從主攝的基礎下裁剪出來的特寫照片,得益於主攝 4800 萬高像素的優勢,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即使兩倍數碼變焦主攝也能獲得可觀的表現,可是一旦遭遇弱光環境,數碼變焦所呈現出來的成像表現就會大打折扣,例如細節表現一塌糊塗,畫面塗抹感過於嚴重,且缺乏了光學防抖之後容易出現畫面抖動產生的成像模糊情況。

細心的網友或許發現了,Redmi K20 Pro 的主攝並沒有像小米 9 透明尊享版那樣搭載頂配的 7P 鏡片組,而是與普通的小米 9 一樣選用了 6P 的鏡片組,我們深知理論上鏡片越多,匯聚光線的能力強,畫面畸變也越小,自然畫質也會更好。所以,事實上 Redmi K20 Pro 的拍照表現還沒上探到小米力所能及的技術尖端,只不過為了成本的顧慮沒有採用更佳的成像方案。

贏別人,先要贏自己

或許 Redmi 秉承著「贏別人,先要贏自己」的理念,這次盧偉冰毫無顧忌地說:「其實本次發布會我們 PK. 的不是友商,而是我們自己(小米)」。

實際上,Redmi 的來勢洶洶並非狐虎之威,因為與以往的紅米手機不同,Redmi K20 Pro 實實在在地搭載了旗艦級的 SoC —— 高通驍龍 855 平台,不是次旗艦、也不是千元旗艦,這次 Redmi 顯然在硬體的堆砌上要向真正的旗艦手機看齊。

體驗下來,在 Redmi K20 Pro 這款機型的身上,看到了早年的小米影子,特別是 Redmi K20 1999 元的起售價,正是繼承了小米創立初期標誌性的定價。這次 Redmi K20 Pro 的誕生,彷彿意味著小米年度旗艦的稱號的易主。也難怪,在海外 Redmi K20 系列都被改名為小米 9T 系列開售。

Redmi K20 Pro 的面世,也解決了小米 9 以往被人詬病的短板,例如水滴屏、續航短、屏佔比、3.5mm 音頻口等等,更何況它的起售價反而更低。對於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而言,Redmi K20 Pro 的存在彷彿就像「欺師滅祖」。不過小米 9 也不完全沒有優勢,畢竟它擁有更輕薄的機身、無線充電、紅外傳輸等功能,可是它的綜合產品力依然遜色於 Redmi K20 Pro。除此之外,售價僅需 1999 元起售的 Redmi K20 憑藉搭載的驍龍 730 平台,也能使它在 2000 元價位檔位佔據一定的地位。

與其說 Redmi K20 Pro 身上的鋒芒蓋住了小米 9,還不如說小米 9 本身產品力不足導致的因果,確實如此,即使不與同門師弟相比較,小米 9 最顯著的亮點也就是機身所搭載的 20W 無線快充功能,對於續航表現需求大於無線充電功能的消費者而言,無線充電功能的魅力是比較有限的。更何況小米 9 在 iQOO、一加 7 等同搭載了驍龍 855 平台的後起之秀面前,其曾經的價格優勢早已經不復存在。

不過與其說 Redmi K20 Pro 與小米 9 之間出現了產品重疊,還不如說這是小米與 Redmi 之間正處於交接接力棒的階段。因為早前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在宣布 Redmi 品牌獨立的當天,他不僅怒懟了榮耀,而且也對外表述了小米未來的目標是專註攻克高端市場,因此其需要撕掉中低檔品牌定位的標籤,而 Redmi 將重新肩負起「為發燒而生」的角色,繼續為消費者們提供極致性價比的產品。

相信「小米主抓高端品牌設計,紅米追求極致性價比」這樣的雙品牌策略理念將會成為小米未來的主要戰略方向,然而 Redmi 憑藉 Redmi K20 系列已經逐漸開始站穩了腳步,這一點可以從該機型取代小米 9 成為最熱銷的旗艦手機而得到印證,而小米的高端化之路能否順利邁進,這仍然充滿了未知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AEKE知客 的精彩文章:

Grayshift:可為警方解鎖運行任何iOS系統的iPhone
最後的堅守者紅米7A,自然成了最優選

TAG:ZAEKE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