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調節"地筋",力量源源而發

調節"地筋",力量源源而發

調節

《黃帝內經》上說:"肝主筋。"筋就是人身體上的韌帶、肌腱部分。很多病症,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消氣穴"太沖、"疏筋穴"陽陵泉、"強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孫、"腰痛穴"飛揚、"補血穴"勞宮、"補腎穴"太溪等,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身之大穴。

「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

調節

你把腳底朝著自己,把大腳趾往後拉,一條大筋很明顯就出來了,連著大腳趾和後腳跟,也就是沿著腳面肝經的線路!

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會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這根筋是循行在肝經上,只是肝經一般都標註在腳背而不是腳底。肝的問題是人體的一個核心問題,肝的功能加強了,人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顯著提高。但肝卻是最難調理的臟腑,藥物難以起效,針灸似乎也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卻道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

這根筋雖然用途極廣,但有些人卻找不到它,揉這地方的時候反而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五十歲以上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於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筋),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經的膝下有個"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請記住,理筋即是調肝。而凡和"搖動""震顫""拘攣""強直""抽搐""火氣""眩暈""抑鬱"等有關的病症,都與肝經有關。

調節

將大腿盡量劈開以增強肝腎功能,其實不過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男性生殖器名為"宗筋",即是諸筋匯聚之意,所以改善"筋"的供血,是從源頭來解決肝的問題,同時也解決生殖的問題,方法也極為簡單。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