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行家是這麼撿漏的!

行家是這麼撿漏的!

本文來源於 觀復嘟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馬未都:收藏從「逛攤」開始

某古玩店內

買主:老闆,這個多少錢?

老闆:2000。

買主:能不能便宜點?

老闆:1800。

買主:1000行么?

老闆:給不了,您再加點。

買主:加不了了。

老闆:1000太少了。

...... ......

買主:1200吧。

老闆:好,給你。

買主:額……(買主舉棋不定)

老闆:(看著買主)

買主:我再看看。

...... ......

這是常出現在古玩行里的一幕。買主還價徵得老闆同意後,改變主意一走了之,這可是行業大忌。輕則落得個不懂規矩的名聲,被打入黑名單;重則有可能會被認為是「趟價的」商業間諜。

01

收藏之借眼

多年前,馬未都曾在拍賣場上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位男士與他競拍藏品,最後以高出一口的價格拿走了4件拍品。

這是古玩行里常常出現的「借眼」,借用馬未都的眼力,付出比馬未都高一點的價錢,討到真正的寶貝。

02

收藏從「逛攤」開始

說起馬未都這雙「慧眼」的歷練過程,要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

那時候,馬未都的尋寶曆程從「逛攤」開始。

當時正值中國藝術品最不值錢的時期,菜農來北京賣菜,順便會捎上自家最值錢的老物件,「無非就是想換一個冰箱、一台彩電」。

1982年,馬未都用1600元買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

圖|如今這四扇屏依然掛在觀復博物館內

自此,他的收藏熱一發不可收拾。攤上淘到的瓷器買回家,他躺在被窩裡,一宿一宿地摸著看。「一是養眼,二是琢磨。」

這段時間,他成功地混跡在地攤中「撿漏」。淘到的寶貝之一是琉璃廠一個雍正官窯的盤子。1987年,這樣一個盤子不到500元人民幣,如今已經價值不菲。

圖|馬未都淘來的一張舊照片,把自己畫在古人旁邊

03

收藏之戒貪 謹慎

20世90年代,馬未都撰寫陶瓷收藏專著的時候,大家還不知道「汝官哥鈞定」這5個字,今天搞陶瓷的幾乎盡人皆知,全民收藏時代已然來臨。

圖|觀復博物館內藏品

談及收藏的心態,馬未都強調「收藏第一件事要戒貪,第二是謹慎。」在他看來,收藏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買這個東西獲得經濟上的好處,那是你的運氣,不應該是你的追求。」

很多人覺得「收藏圈水很深」的認知。對此,馬未都表示,「這一行的水一點都不深,只是水渾。」

談及古董的仿古,馬未都表示,古董鑒定難度較大,此外仿古歷史很長,有的古董可能是清朝做的仿古,明朝也可以做宋朝的仿古。

圖|觀復博物館內藏品

04

收藏之細節之重

談到自己的收藏之道,馬未都表示,「不要認為一個簡單的知識就可以判斷全部,細節在不知全局的情況下非常害人,大多數人上當都是只了解部分細節。」

他奉勸有意收藏的人「不踩著雷就是幸福了,千萬別想撿漏。」

圖|觀復貓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第四屆中福文物藝術品交流會將於6月7日盛大開幕!
玉石檔口最常見的小道具,真實作用竟是這樣!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