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麥當勞原來是家五金店?揭秘這18個品牌不為人知的一面

麥當勞原來是家五金店?揭秘這18個品牌不為人知的一面

關注設計癖 發現好設計

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神奇的物品,比如只有一面的莫比烏斯環

當然有些物品則可能並不存在於這個維度……至少不能原樣出現,比如克萊因瓶

相比於這些可能只存在於數學領域的概念,也有一些物品確實存在,只是需要從某個特別的角度切入,比如彭羅斯樓梯——在我們這一維度的空間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幾何形態,但是如果從特定角度切入,可以營造出一個視覺上的「彭羅斯樓梯」。

事實上,「換一個角度切入」可能是我們可以突破局限的一種可行方式,甚至完全可以將一個非常常見的物品變成全新的事物。

德國的一個團隊Why Do Birds就在最近發布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互動活動:他們為常見的品牌Logo構建了三維模型,並展示了這些模型的俯視圖。雖然只是如此簡單的變化,卻成功讓很多Logo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也有幾個比較好認出來的,比如說這個,

不得不說喬布斯最初想名字和Logo的時候可能還真是挺周到的,哪怕是從二維向三維逆向變化都絕對能夠讓人認出來。

這裡也要誇一下Why Do Birds的認真,他們不僅把原來的Logo製成了模型的投影;並且只需要將游標移動到圖片上就會自然出現——這簡直就是把試卷答案寫在背面的行為。

還有比較容易還原的,比如這個矗立在「綠茵場」上的方整的幾何體——

相信不少人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是阿迪達斯了。

有像蘋果、阿迪達斯這樣明顯的,也就有變化非常劇烈的:比如說這個變化後的Logo,我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是某個水管、閥門的品牌,並且一時之間壓根沒想出來原來是什麼。

不過如果是想像這一實體的投影的話,還是能記起來的——這不就是「金拱門」嘛!

同為美式快餐的話,還有這個,

不過這個真的是好認很多,因為在幾個美式快餐品牌里把那麼多元素填進Logo里的,也就只有漢堡王一家了。

不過接下來的很多,就要看各位對於這些品牌的熟悉程度和想像能力了,簡直就像謎題一樣:比如說這個的謎面可以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能是因為我太宅的原因吧,所以對於愛彼迎「Airbnb」還是有點陌生。

謎面:「孕育最多生物的河流」

其實也是看到這個Logo的時候,我才突然明白那個箭頭應該指代的是什麼:那似乎正是亞馬遜河的流向。

也就是亞馬遜成立者傑夫·貝佐斯最初的設想:網路書店能夠提供遠超實體書店的書籍數量,就像孕育了大量生物的亞馬遜河一樣。

當然可能是我猜錯了吧……

這個的謎面,不如就是「由金錢鑄成的手銬」?

其實這個也算是比較容易認出來的,畢竟香奈兒的「雙C」造型還是還是相當的亮眼的——所以這就是Why Do Birds把背景色弄成黑色的原因?

不過這兩團「令人快樂的白雲」就讓人非常費解了。

不得不說,雖然可口可樂的花體字真的相當飄逸,但是立體之後,反而相當的不容易看出來了。

……這個Logo可能就需要憑著對於「色彩順序」的記憶了。

畢竟色彩的排列、形狀有無數種,而只有一種是谷歌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但不得不說,谷歌的俯視圖確實不容易認出來,就在Why Do Birds的一系列作品中,就有很容易混淆的。

當然憑著圓潤的字體,還有鬆散的排列,能推測這應該不是谷歌這樣的科技企業。不過「玩具反斗城」的名號也應該不是那麼響亮吧——至少對於我這種單身狗來說。

這個謎面就幾乎等於沒有——只有背景色和其中一些層疊、圓角的細節中猜出這個Logo的原本形態。

那就是業界傳奇,IBM——雖然是傳奇,但是這些年大眾的名氣確實不比其他品牌響亮,畢竟……老前輩和年輕人想法不一樣嘛:悶聲發大財才是墜吼的。

這個謎面來自於Logo的材質——「聚集起來的木質粉末」。

雖然宜家可能有各種不足,但是對於木質材料的運用確實也是非常頂尖的了,用木質材料快速完成造型確實非常有效的手段。

這個其實比較複雜,它處於「容易辨認」和「很難辨認」的疊加態。

其實只要能夠理解那個「倒鉤」一樣的結構,那麼其實很容易就能推出耐克的形態了。

其實後來我發現了,這個和那種「從俯視圖推演物體形態」的題目很相似,不過在下面這個Logo中體現的比較明顯就是了。

其實也是有點不同的,畢竟只是看這個俯視圖的話,妮維雅可能也會變成「UIVBA」,總之,不要太認真。

這個的謎面可以是「有錢的朋友」。

下面這些品牌Logo如果不清楚似乎也沒什麼,因為的確是有些冷門了。

對於我這樣對於汽車不感興趣的人來說,雷諾這樣的車廠確實不熟悉——不過我似乎記得有一款法國的輕型坦克名叫雷諾,果然歐洲車廠都有軍工經歷嗎?

事實上這個Logo我錯認成了輪胎品牌……果然我對於音樂軟體了解還是太少了。

這似乎是著名的Spotify呢,不過如果是不了解的人是不是會把這個錯認成網路通訊商呢?

這個就更加冷門了,這個公司的業務範圍似乎就是德國、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呢。

Telekom,這是德國電信公司……似乎是這樣。

不論冷門與否,不論有沒有認出,最重要的是「換一個角度切入」的思維方式。也許從更高位面來看,可能問題就沒有那麼困難了吧。

本文圖片來自Why Do Birds,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匡威櫻花鞋:一步一生花,有錢也買不到
貓主子:鏟屎噠,三天之內我見不到這6樣東西,我就把家裡的床單都撕了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