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真的不難,看心理學家為行為塑造支招!

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真的不難,看心理學家為行為塑造支招!

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斯金納在1938年做了一個實驗。他將小白鼠放在一個設置了自動觸發投放食物機關的籠子里,24小時未投放食物。起初小白鼠因為探索偶然觸發了3次機關,但投放的食物並未引起它的注意,第四次後小白鼠發現食物並吃下去。數次後,小白鼠能夠熟練操作裝置,自動獲取食物。實驗中的小白鼠通過食物的激勵找到了獲取食物的正確行為,我們的孩子同樣可以利用正強化養成良好的行為。

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真的不難,看心理學家為行為塑造支招!

不少家長在孩子飲食習慣、家務、功課作業、生活起居、社交禮儀、學習態度、作息時間、同學相處等等很多方面有很多困擾,總覺得自己孩子有很多不能讓你滿意的行為,今天就針對這些方面學習一下正強化的方法。

PAGE1:及時注意孩子的表現,尋找一切良好行為,這是鼓勵孩子最好的時機。

如:孩子今天把飯吃完了,媽媽微笑著輕輕撫摸孩子的頭,告訴他:「你能主動吃完飯,媽媽很開心。」

PAGE2:避免過多關注壞行為,更多地專註良好行為,慢慢地其他行為也會變好。

如:孩子幫你收拾廚房,媽媽把孩子抱起來親一親,開心地跟孩子說:「孩子長大了,會幫媽媽的忙了」

PAGE3:良好行為終止後不訓斥,因為你對他的鼓勵會一直深植在他心中,對促進他做其他事情也起著積極作用。

如:孩子今天把書桌收拾的很乾凈,你誇獎了他。接下來雖然好幾天沒收拾書桌,但可能會把床收拾好。

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真的不難,看心理學家為行為塑造支招!

PAGE4:避免無謂的比較,傷害孩子心理,產生挫敗感。

如:孩子這次考了80分,但是進步了10分,而孩子說班裡某某考了90分。媽媽要說:「你進步了這麼多,媽媽看到你的努力了,相信有一天你也會很棒」

PAGE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養成良好行為需要時間,切莫急功近利,反而使得花還沒開就枯萎。

如:孩子一直特別害羞,不敢跟別人打招呼。有一次居然主動跟人打招呼了。此時不管聲音大小,一定要讚揚孩子:「孩子你很有禮貌。」客人走後也要跟孩子說:「剛剛的客人說你又懂事又乖,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PAGE6:當孩子喪失信息時,可能是孩子對事情認識不全面。要向孩子說明情況,幫助孩子全面認知。

如:孩子總是認為自己學不好,很笨。這時候媽媽要拿出有力的證明告訴孩子,某件事你做的特別好。

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真的不難,看心理學家為行為塑造支招!

PAGE7:鼓勵孩子時描述行為和情感,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具體哪裡做的好。

如:孩子一直都寫不好字,你可以在今天的作業中圈出一個最好的字,告訴孩子:「你看這個字寫的真端正,橫平豎直特別清楚,讓我感覺特別舒服。」

PAGE8:及時鼓勵,否則時間拖得越久效果越差,孩子可能已經不記得自己做了什麼,也不記得當時的感受。

如:孩子經常遲到,有一天按時到校了,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你今天按時到了學校,趕上了所有的課前活動,表現的非常不錯。」

教育孩子說難其實也不難,每個孩子都期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得到家長或老師的認可,只要我們家長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仔細尋找孩子存在的良好行為,並進行正強化,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