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伊朗如何對全球鷹的動向了如指掌?這座高山上的「大球」功不可沒

伊朗如何對全球鷹的動向了如指掌?這座高山上的「大球」功不可沒

在這次伊朗擊落美軍全球鷹事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完成最後擊殺的3rd Khordad防空系統了,基本上伊朗防空部隊的風頭都讓它給搶走了。不過實際上在整個事件中,還有一批人和裝備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那就是分布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海島和高山上的4個雷達站。正是有了它們,伊朗防空部隊才能對美軍全球鷹起飛後的所有動向了如指掌。

從上圖可以看到,伊朗人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這4個雷達站在選址上還是很有特點的,各站之間的距離基本相近,1號和3號雷達站是位於海島和海岸邊,2號和3號雷達站均是位於內陸30公里的高山上。其中2號雷達站是本地區位置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雷達站,它位於海拔2250米高的山頂,對海雷達探測視野極好。我們知道,通常部署於平原的常規雷達,受限於地球曲率的遮擋,對50米超低空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都只有35公里左右,而要擴展雷達低空探測距離,就得升高天線,所以將雷達部署於高山上或者直接搬上飛機,就是一個升高雷達天線擴展低空視野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根據雷達通視距離公式可以估算出,這個2號雷達站在部署山頂之後,對50米超低空來襲飛機的最遠探測距離達到了226公里,而它與1號和3號雷達站之間的距離都是250公里左右,所以這三個雷達站相互配合,就完成了對霍爾木茲海峽最關鍵的咽喉處的低中高空空域探測預警的全覆蓋。

不過在這次事件中,這4個雷達站的任務壓力並不大,因為被擊落的美軍RQ-4A BAMS-D原本就是高空戰略偵察機,雖然按海軍要求進行了降高飛行改裝,但它在執行任務時,如非必要也並不走低空,所以這4個雷達站要實現對其跟蹤就很簡單了。根據事後披露的RQ-4A的航跡可知,其起飛後在阿聯酋境內轉了一個大圈進行了爬高,最終至少爬到了6千米以上的高度。而在這個高度上,只要伊朗的2號高山雷達站所配的雷達功率足夠,是可以做到在510公里範圍內對RQ-4A進行連續跟蹤的。而實際上本次RQ-4A航跡中的最遠點離2號雷達站只有570公里左右,所以它基本上全程都被伊朗的2號站監視著。

當然有的讀者可能會有疑惑,伊朗人到底有沒有能夠探測如此遠距離的常規雷達?我認為是有的,至少在伊朗人自己的宣傳中是出現過的。在2015年10月代號為Moharram的演習中,伊朗軍方展示了一款名為Fath 14的遠程預警雷達,當時宣稱該雷達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600公里,且其部署形式正好就是固定雷達站部署。另外,在展示Fath 14雷達指控中心的畫面中可以發現,在霍爾木茲海峽地區至少部署有一部Fath 14,能夠實現對阿聯酋上空空情的探測。所以如果2號高山雷達站真的部署有一部Fath 14,那麼此次美軍RQ-4A的全程行動基本上都在該站的監控之下。

另外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2號高山站很可能不僅僅是個雷達站,可能還是一個空情數據融合點或者是轉發站。因為1號和3號站都建設有對流層散射通信天線,用於向後方傳輸空情信息,而如果將這兩個站的散射通信天線所對的方向進行延伸的話就會發現,它們的交叉點恰恰就在2號高山站附近的位置,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這個2號站地位不簡單。

由以上的這些信息就可以知道,在此次打擊全球鷹的行動中,位於海峽咽喉處的2號雷達站發揮了主要作用,其他三個雷達站配合2號雷達站共同完成了對RQ-4A的追蹤,同時也為伊朗防空部隊的指揮機構提供了整個地區空域的空情態勢參考。最後在伊朗決策層定下攔截決心後,伊軍防空部隊指揮機構根據雷達站提供的RQ-4A航路信息迅速定下攔截方案,並將空情信息下發給負責最後一擊的3rd Khordad導彈營。然後導彈營內負責遠程搜索的Bashir型S波段遠程三坐標雷達根據接收到的上級信息,完成了最後階段對RQ-4A的跟蹤。最後在Bashir的指引下,3rd Khordad導彈制導發射車使用車頭的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完成了對進入射程的RQ-4A的捕捉照射,然後就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機飛彈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波震長空 的精彩文章:

快撞船了居然還在曬日光浴!美俄戰艦險相撞,但俄軍水兵卻超淡定

TAG:電波震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