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去死!」寶寶說狠話、髒話該怎麼應對?很多家長一開口就錯了
不知何時,寶寶從說「媽媽吃」「媽媽抱抱」「媽媽我愛你」變成了「臭媽媽」「打死媽媽」「媽媽你去死」等讓父母氣憤又傷心的話。
有的寶寶還會是不是崩出「傻X」「媽逼」等不堪入耳的髒話,更有甚者還會上手打父母……
1
毆打父母事件頻發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2017年8月22日,江蘇鹽城一名12歲男孩在飯店內弄壞了物品,要求媽媽替他賠償,媽媽對其教育一番。
男孩不但不聽,反而對母親大聲吼叫,最後竟然動手掐母親的脖子打母親,被人拉開後竟然又連續三次對母親動手。
2017年1月,廣州某醫院,一名十幾歲的男孩,因為媽媽阻止他玩手機,他就連續抬腳向自己的媽媽飛踹5腳!旁邊的奶奶試圖阻止孫子的暴力行為,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
2011年,一個小男孩因為母親拒絕給他買玩具,而在廣場上哭鬧不休並且撕拽母親的頭髮。
母親疼痛央求放手,一個20來歲的女孩上前解圍,男孩怒罵「你滾」。
女孩被罵走後,男孩更加張狂,竟然伸手死死掐住母親的喉嚨,母親被憋得滿臉通紅,表情痛苦!
2012年,南京街頭14歲的小靜當街怒扇父親十餘個耳光,並拳打腳踢!
而在最近熱播的《少年派》中,也因林妙妙不尊重父母的問題上,上了微博熱搜,原因是林妙妙因為父親的職業是葬禮主持,讓其在學校很沒面子。
便回家直呼父母的名字,還用了「丟人現眼」、「寒磣」等過激語言指責父母,指著親爸的鼻子逼其辭職,甚至連碗筷都不讓碰,嫌棄父親的職業令自己丟人,被同學嘲笑抬不起頭……
被母親王勝男扇一巴掌都沒打醒。
其實,林妙妙出現這種不尊重父母的行為並非偶然,因為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去父母的勸說,更別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其次,林妙妙的母親從小對其特別嚴格,在家也是有著不可撼動的家庭地位,其父親在教育上一直唱白臉,雖然林妙妙和父親的關係如「朋友」一般,但卻沒把父親當長輩,平時在家也經常直呼父親的名字「林大為」。
當寶寶出現對父母出言不遜,打罵父母、不尊重父母的現象時,作為家長該如何應對?
是嚴厲呵斥?直接回懟?亦或者暴揍一頓?
如果家長不講究方式方法地去「教育」孩子,可以說,你一開口,就錯了!因為你誇張和暴怒的反應,正好滿足了寶寶的「需求」。
2
寶寶為什麼會說髒話
打罵父母?
孩子在3、4歲時,對「臭粑粑」「打死你」等詛咒性詞語或髒話異常敏感,常常能快速掌握、自學成才。
這個階段正是寶寶語言快速發展提升的時期,愛模仿,聽到什麼學什麼。
雖然Ta並不懂髒話中所含有的侮辱與謾罵的真正含義,但是他們會發現髒話這類語言能夠刺傷別人時,就會在自己意願得不到滿足時,用髒話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有的寶寶不經意間說出的髒話,還會引起家長們哈哈大笑,這便加強了此種不良行為。有的寶寶還會通過說髒話,試圖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也是導致孩子不尊重父母,打罵父母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隔代撫養,許多年輕家長因為工作繁忙而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養。
這麼做雖然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但是卻有「重養輕教」的嚴重弊端。
老一輩在養孩子方面經驗十足,但往往在教育方面過分寵溺孩子,致使孩子沒了教養,更別提尊重父母和其他人了。
而有些父母因為長期沒有和孩子待在一起,即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這類父母也會因愧疚,而不捨得「收拾」。
在上面案例中的那些父母除了象徵性地勸阻孩子外,似乎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溝通方式和解決辦法,一副由著孩子打鬧的姿態。
所以,有些孩子有直呼父母名字、打罵長輩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3
面對寶寶打罵父母的行為
該如何糾正?
寶寶突然學會了爆粗口、罵髒話、出現打罵的行為,著實震驚了不少家長,作為家長該如何做,才能將寶寶這種不良的行為扼殺在搖籃里?
1、冷處理
當寶寶說髒話時,先不要直接訓斥,先觀察下寶寶是不是故意用這樣的「髒話」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一般帶著這種心態的寶寶,他會邊說髒話邊拿眼睛瞄你,沒準眼神里還帶著小興奮。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話置之不理,假裝沒聽到,一個眼神都不要給他,該幹嘛還繼續幹嘛。
他這樣「挑釁」幾回,別人都沒有反應,自然覺得無趣,慢慢自己就放棄了。
2、再次打罵人時,要制止、立規矩
當排除寶寶是用髒話吸引人注意的原因後,當寶寶再次出現打罵長輩的行為時,要立即糾正孩子。
首先,要詢問寶寶這樣做的真正原因;
其次,要告知孩子這種是極其錯誤、不禮貌的行為。
最後,在與寶寶達成良好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後,必須要求孩子親口道歉,並且保證以後絕對不會這樣做,否則將開始採取懲罰措施。
3、以身作則
家長以身作則,給寶寶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文章前面說過,寶寶喜歡模仿,如果家人出口成「臟」,孩子聽在耳里,能學好才怪!
如果家裡老人有說髒話的習慣,要和老人約定好,雖然生活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但至少保證不在孩子的面前說髒話。
4、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要給孩子建立規範的語言,告訴孩子不能這麼說,比如「打死你」,可以換成「我很生氣」或者「我不喜歡你這樣做」等等。
當孩子逐漸用規範語言替代髒話後,媽媽要及時鼓勵和稱讚孩子的正確行為。
5、轉移注意力
當然,還可以用更好玩的方式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說:你是個大臭屁!
你就可以回復:哎呀,我可最怕別人喊我大南瓜了。往往孩子就會「上鉤」,轉而開始追著你喊「大南瓜」。
而原本嘴裡的那些「髒話」,就很容易被孩子遺忘到腦後了。
6、適當給予小懲罰
如果屢教不改,那家長就得和孩子訂規矩,並立出相應的懲罰機制。
比如:寶寶說髒話了,就取消獎勵和有關活動計劃,或者一個月之內不再買任何玩具等。
一旦制定,必須執行,哪怕再哭再鬧也不能妥協!否則,懲罰措施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甚至今後對孩子不再奏效。
小康君嘚吧嘚
雖說罵髒話、打罵長輩、不尊重父母等行為,都可以暫且歸咎於孩子年幼不懂事,但如果父母不進行制止或早期教育引導,就會使孩子形成不但不知道尊重父母,還會養成任性暴躁的壞習慣!
孩子如果小時候因為得不到喜歡的玩具、衣服等東西而不顧父母的養育之恩打罵父母,那麼以後走進社會,更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容易不計後果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輕則形成缺乏教養的行為和自私衝動的性格特點,重則可能會使孩子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現在你不教育孩子,將來會有人替你教育Ta!到那時可能就是比孩子更叛逆的壞孩子,也可能是冷冰冰的鐵柵欄。
話題互動
在生活中,你家寶寶有沒有做出過什麼不禮貌的事?或者,當寶寶第一次說髒話時,你當時是什麼感受?面對寶寶這些不良行為,你是如何引導教育的?
在下方留言區分享出來,獲贊前5名的家長,將獲得艾米艾米紙尿褲一包(S號)
獲獎名單會在明天推文的第二條尾部公布!所以還等什麼?趕緊留言分享吧~


※你給孩子買的可能是假牛奶!挑好牛奶,看這3點就夠了!
※寶寶肚臍長肉芽,滲膿水,一定要去醫院處理!
TAG:愛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