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面對孩子犯錯,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管用!

面對孩子犯錯,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管用!

昨天晚上,陪孩子吃晚飯的時候,他堅持要一邊看《三毛歷險記》一邊吃飯,我只是給出了「專註吃飯」的建議,他沒有採納,我便沒有強制性阻止他的行為。

因為,我感覺「邊吃飯邊看書」是他今天急於滿足的一個「需求」,與其跟他「群槍舌戰」地去「掰扯」這個「需求」,不如當下接納這個需求,給彼此一份輕鬆愉悅的心情用餐。

可是,「意外」就在這時發生了,孩子手裡豎著看的那本書「啪」地一聲倒在了一盤西紅柿炒蛋的中間位置。那一刻,湯汁兒濺到了桌面上、茶杯上、衣服上,我迅速地覺察到自己當時憤怒的情緒 ,但是很快意識到孩子並不是故意的,所以那個「生氣」很快也就走開了。

於是,我完全接受了眼前呈現的事實,保持沉默跑去廚房拿抹布迅速清理了桌面。反倒是一旁的兒子有些緊張,著急地跟我解釋:「抱歉,媽媽,我是不小心的!」我迅速給了他一個正向的回應:「沒關係,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孩子的心很快安定下來了,繼續吃飯去了。

我知道我運用「覺察」了解了自己,運用「共情」理解了孩子。在心理學上,「覺察」與「共情」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因為自己持續地在學習心理學,也就習慣了在生活中運用它們

但是對於大多數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父母們,對於孩子生活學習中犯錯的行為又該如何應對呢?對此,我給出以下三點建議:

1

首先,父母要去嘗試理解孩子「犯錯」行為背後的動機。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年幼的孩子不小心弄髒了衣服、打翻了杯子、碰灑了牛奶,媽媽們就會在一旁情緒激烈地說道: 「你看你,讓你小心點你還搞成這樣,天天就知道給我找麻煩!」

當我們認定孩子就是故意犯錯的時候,就會忍不住給孩子貼標籤、給與相應的負性評判。在情境中,我們也會觸發一些焦慮、憤怒的消極情緒。我們往往只停留在「事件」層面看孩子,沒有能力看到「事件」背後的「真相」。

也許孩子只是想自由地玩耍子而弄髒了衣服,只是想幫你倒杯水而打翻了杯子,只是想嘗試自己喝牛奶而弄灑了牛奶……我們總是很容易「批評」和「指責」孩子,給他們傳遞一些「低頻」的能量,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糟糕。

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自尊心和積極性都會受到壓制,他們甚至會認同父母的行為,認為「愛」與「指責」等「暴力行為」是一體的。同時,孩子內心壓抑的感受得不到及時的疏導與釋放,就會把內心的無力感外化,暴力人格也就有了「雛形」

從心理學角度講,一個人的暴力行為一定源於幼年的遭遇,源於與父母或者撫養著的互動模式。當孩子犯錯後,我們能夠尊重孩子,去幫助孩子一起面對「錯誤」,尋找「真相」,我們才能看見孩子,不去責備孩子。孩子也無需承受父母的「責備」,進而滋生負面情緒,尋求情緒的出口。

所以,作為父母要善於了解和分析孩子背後的這個動機和行為,盡量用正面積極的意義去觀察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父母一定要有這個信念: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積極正向的意義,父母要去觀察他的正向意義,引導他的正向意義。

2

其次,父母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勇於不完美」榜樣。

生活中,我們很多父母都在為自己的人生奮力拚搏,他們太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完美」的榜樣,卻因此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實生活中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對於各自的人生,我們都有自己未知的「盲區」,我們和孩子一樣都是學習者與探路人,在前行的道路上難免會犯錯。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又如何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父母應對壓力的姿態無疑是孩子學習的範本。

生活中,很多父母會要求自己和孩子在「錯誤」面前「低姿態」,認為自己的一次「失誤」導致了「失敗」就證明自己不夠好,為此羞愧不已。

這種慣性思維讓我們止住了腳步,也讓孩子止住了腳步,不敢在生活中去嘗試「冒險」,甚至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以自尊為代價去取悅他人。

這完全偏離了我們教育孩子的初衷,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引導孩子抓住「錯誤」的契機,把它視為一次學習的機會。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了「勇於樹立一個不完美榜樣」的方法——

「矯正錯誤的三個R」

1. 承認--「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 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當我們改變對錯誤的認知,不把錯誤看成一件壞事的時候,內心對自己也就有了更多的接納與包容,那麼「錯誤」就成了一個學習的「契機」,甚至成為了我們邁向成功的「資源」,錯誤本身也就整合成了我們「內驅力」的一部分。

3

最後,父母要給犯錯的孩子更多的「接納」與「共情」。

人本主義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力量,更提倡「接納」與「共情」。接納是指無條件的接納,接納孩子的一切,父母要先理解和接受孩子的現狀,再著眼於孩子的未來逐步尋求改變。

共情(EMPATHY),即同理心,是指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簡單來講,就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他、理解他、接納他。

試想一下,如果你某一天上班遲到了,領導絲毫不給你解釋的機會,當著眾人的面指責你,想必你的內心一定會覺得委屈、難過,甚至從此恐懼犯錯。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面對他人的「指責」,他們也會委屈、難過、羞愧、自責,更會害怕犯錯。

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能夠多給孩子一些積極回應,多給孩子一些「接納」與「共情」,孩子就可以從糟糕的狀態里獲取力量站起來。

例如,孩子幫忙收拾碗筷時打碎了一隻碗,他跑過來對你說:「媽媽,我剛剛犯了一個錯,不小心打碎了一隻碗,對不起!」這個時候,媽媽可以蹲下身來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說: 「沒關係,孩子,媽媽覺得你很勇敢,因為你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等孩子的情緒稍稍平靜下來後,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把地面清掃乾淨。同時,進一步與孩子「共情」——「媽媽想你打碎碗的時候,心裡也會有一些難過和自責,沒關係,媽媽小時候也打碎過碗,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 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緊張、慌亂的情緒,更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並且是被欣賞的。

當孩子接收到父母「愛」的訊號,就會意識到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被允許」和「被接納」的,自己的生命更是「被尊重」與「平等對待」的。

父母只有在一言一行中去踐行對孩子的「愛」,我們的孩子才有面對錯誤的勇氣,才有在錯誤中獲取成長的動力,去走更遠的路,去爬更高的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腳手架型」父母,如何正確幫助孩子直面困難?
6歲前不培養這種能力,當心孩子比同齡人落後好幾倍!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