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的兩個親生女兒被曹操搶走,張飛的兩個親生女兒都當了皇后

劉備的兩個親生女兒被曹操搶走,張飛的兩個親生女兒都當了皇后

《三國演義》裡面,有桃園三結義的橋段。在正史《三國志》裡面,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係,也是「寢則同榻,恩若兄弟」。關於劉備、關羽、張飛哥仨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筆者今天不講桃園三兄弟的故事,而是要給列位看官講一講桃園三兄弟的女兒們的故事。

劉備是桃園三兄弟的老大,《三國演義》沒有提及他的女兒。正史《三國志》記載,劉備不但有親生女兒,而且有兩個親生女兒。劉備的女兒生母是誰,史書沒有記載,只記載了這兩個可憐的女孩被曹操搶走了。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打劉表的時候,劉備兵少,只能逃跑。劉備帶著老百姓一起逃跑,結果被曹操的部隊追上了。曹操的部隊裡面,有一支特種部隊,名叫虎豹騎。虎豹騎的統領,名叫曹純,是曹操的族弟。

劉備聽說曹純帶著特種部隊追殺過來了,又習慣性使出「棄妻子走」大法。對於劉備來說,老婆死了可以再娶,子女死了可以再生,只要能保住性命,老婆會有的,兒子女兒也會有的。劉備只顧自己逃命,把老婆孩子託付給了趙雲,然後開足馬力就逃跑了。

圖為劉備影視形象

趙雲接過了保護幼主劉阿斗的重任,同時還得保護劉備兩個年幼的女兒。趙雲沒有三頭六臂,只能保護一個人。《三國志》記載,趙雲懷抱幼主殺出重圍。趙雲選擇了劉阿斗,自然要拋棄劉備的兩個女兒。可憐的兩個小劉美眉,在兵荒馬亂的失去了保護,只能淪為曹操的俘虜。(此事典出《三國志.曹純傳》語:「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

劉備的兩個女兒,被曹操搶走之後,就下落不明了,正史沒有記載她們的下落。民間傳說。僅僅是民間傳說,准不准我不敢保證啊。民間傳說,曹操得到劉備的兩個親生女兒之後,把她們賜給了曹純。

圖為曹操影視形象

劉備的兩個女兒,在正史上下落不明,關羽的女兒,在正史上也是一筆帶過。《裴松之注三國志》記載,孫權為了拉攏關羽,曾經派使者,向關羽提親,為兒子求聘關羽之女。從這段史料的記載來看,關羽至少有一個女兒。

關羽非但拒絕了孫權的提親,還把孫權的使者羞辱了一番。一家女,百家求,婚姻不成仁義在。關羽狂妄自大,忘了這句古訓。你可以拒絕孫權的提親,但是你沒有必要去羞辱孫權的使者啊。

關羽的傲慢與偏見,惹怒了孫權。孫權聯合曹操,趁著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偷襲了荊州。《三國志》記載,關羽和關平被孫權所部斬殺。關羽的妻子被孫權俘虜,關羽的女兒則是下落不明。

圖為關羽影視形象

劉備和關羽的女兒,結局都是下落不明。張飛的兩個女兒,則是在《三國志》裡面有列傳。想當年,曹操攻打徐州,劉備走投無路,投奔袁紹去了。關羽降漢不降曹,身在曹營身在漢。張飛殺出一條血路,逃到了曹操的家鄉。

張飛碰到了曹操的外甥女,也就是夏侯淵的親侄女夏侯氏。張飛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夏侯氏搶回家做老婆了。夏侯氏是張飛的正妻,至少為張飛生了兩個女兒。

古代的時候,講究「嫡庶有別」。皇帝選皇后,一般不會選擇庶出的女子為皇后。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都被冊封為皇后,由此可見,這兩個女兒應該都是張飛嫡出的孩子。

張飛的大女兒張氏,在劉禪被冊封為太子的時候,就被劉備指定為太子妃。正史沒有記載劉備和張飛是結拜兄弟,但是明確記載了劉備和張飛是兒女親家,也是一段佳話了。劉備和張飛死後,劉阿斗繼位稱帝。當時的劉阿斗「祭則寡人,政出葛氏」,國家大事由諸葛亮說了算。諸葛亮奉劉禪的詔令,拿著皇后的印信,冊封張氏為皇后。

古代的時候,有個非常榮耀的辭彙,叫做「後族桂冠」。張氏成為皇后之後,張飛就成了國丈爺了。張飛的家族,也就成了「後族桂冠」了。張飛起家之初,不過是涿郡的一個土豪。土豪之家成了「後族桂冠」,張皇后給父族帶來了極大的榮光。

圖為張飛影視形象

張皇后英年早逝,蜀漢的皇后之位又出現了空缺。劉禪對張飛的大女兒很滿意,就把張飛的小女兒張氏也冊封為皇后。張飛與夏侯氏所出的兩個女兒,都成了蜀漢皇后,也算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了。

夏侯氏為張飛生了兩個女兒,還產生了一個「蜀漢貴戚夏侯霸」的典故。《裴松之注三國志》記載,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魏的大權。夏侯家族與曹氏家族四百年互相聯姻,自帶曹魏皇親國戚屬性。曹氏家族失去權柄之後,夏侯家族跟著倒霉。夏侯霸害怕司馬家族會殺了他,只能逃亡蜀漢。

夏侯霸跑到半路,快要餓死了,就託人給蜀漢帶口信。劉禪聽說夏侯霸來投奔,馬上派人迎接。夏侯霸來到蜀漢之後,才發現堂妹嫁給張飛,才發現堂妹的女兒張氏是蜀漢皇后。夏侯霸在曹魏是皇親國戚,來到蜀漢之後,又成了天子妻舅。

劉禪非常熱情,認下了夏侯霸這個妻舅。夏侯霸也因為這層關係,獲得了劉禪的重用,得到了高官厚祿。(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及霸入蜀,禪與相見,厚加爵寵。)

本文史料來源:《三國演義》《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資治通鑒》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江西古話:三年長工賺彩禮,將米煮飯嫁女兒
發生在江西吉安的命案,杜甫親叔叔與李世民親外孫同歸於盡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