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令人興奮的5G技術,如何講一個落地的商業故事?

令人興奮的5G技術,如何講一個落地的商業故事?

5G相比4G,網速快了10~20倍,5G帶來的網路提速,將使廣告的載體實現很大的品質提升,品牌公司的廣告預算也將隨之發生傾斜。

文章轉自李檬(ID:imslimeng)

作者:李檬

最近半年,5G一直是媒體熱詞。至今,已經有韓國、美國、瑞士、中國和西班牙等等多個國家,開始布局5G網路。

有人問:「電影《頭號玩家》中的虛擬網路場景,屬於幾G?」

電影《頭號玩家》當中的場景,人們除了吃、喝、拉、撒、睡(這些生理需要),其他所有重要事情(包括教育、上班、戀愛、婚禮、探險等等),都可以在網路虛擬場景中進行,這裡面的場景與現實世界幾乎沒有區別。

我認為這應該屬於5G到6G之間的網路場景。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5G不是一個技術,而是一個概念。5G甚至6G是諸多適合、成熟的技術集合。」

在網路技術的加速創新、迭代中,可以確定,《頭號玩家》那種網路場景的出現不會太遙遠。

國內已經開始盤算,哪些行業可以從5G的商業推廣中受益?

除了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設備供應商(華為、中興),可能廣告行業會很快直接受益。

5G相比4G,網速快了10~20倍,流量不再是問題了,只要不卡、不貴,看視頻顯然要比看圖文舒服,視頻廣告具有更好的傳播效果。

5G帶來的網路提速,將使廣告的載體實現很大的品質提升,品牌公司的廣告預算也將隨之發生傾斜。

4G時代崛起的科技公司(諸如Google、Facebook等),很多是以廣告業務為主。

Google已經是最富有科技感的矽谷公司,可是2018年1368億美元的收入中85%是廣告。亞馬遜除了是美國最大電商平台,也是美國三大數字廣告公司之一。以至「電商網站成為了廣告媒介,廣告媒介成為了內容生產者,數據科學家變成了廣告人,廣告公司變成了科技公司」。

那麼,5G時代的商業應用會有怎樣的新變化呢?在此,我想在大方向上做一點預測。

1. 5G新時代的小失望

我非常確定,5G時代不會給消費者帶來特別大的顛覆和驚喜。

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從「好的技術」到「好的產品」之間有很大一層灰度,5G也不例外

二是5G離消費者很遠,離企業很近

1)5G從「好技術」到「好產品」的障礙

蘋果、谷歌每年花100億美元做研發,可是每年有多少新的東西出來,特別令你激動、特別刺激你的購買衝動?真的沒有多少。

技術很令人興奮,商業很令人失望,這種案例隨時隨處可見。

曾經,因為演算法和軟體架構技術有了大的突破,微軟在Windows XP之後開發了一款極其強勁的操作系統Vista。

用比爾·蓋茨的話說,用了Vista,就可以卸載Google了,因為Google的搜索功能被集成到Vista上了。

不久,大部分購買了Vista操作系統的顧客都不得不卸載,重新安裝前一個版本XP,甚至一群英國用戶向法院提出集體訴訟,控告微軟用戶無法運行Vista電腦。

為什麼呢?

因為微軟的演算法和軟體架構技術確實獨步全球,沒有對手,但Google的所有數據存儲都是「雲計算」方式,你的電腦只是一個顯示屏而已,而Vista卻將所有數據、程序存在自己電腦里,時間稍微久了,死機是必然的。

微軟強勁的演算法和軟體架構技術,輕鬆敗給了過時的商業頭腦。

曾經,因為數據傳輸和處理技術的突破,谷歌公司發明了技術非常超前的Google眼鏡,上市不久就被用戶拋棄。

Google眼鏡錄製視頻特別方便,眼睛一掃就OK,然後上傳到視頻網站YouTube,但這恰恰是Google眼鏡的致命傷。

哪怕你100%是正人君子,也很難避免自己不會看一些不該看的東西——這個產品本身就侵犯隱私。

另外,Google眼鏡也不太安全,用戶戴著眼鏡時要看右上方的文字和數據,導致習慣性的注意力不集中。

想像中特別有前途的技術突破,真正可以大範圍商業化應用的很少。與之類似,5G的商業轉化面臨一個很大障礙——用戶層面缺乏「殺手級的APP」

人們目前使用的各種手機APP,4G的速度完全可以滿足,如果你還覺得運行太慢,往往不是網速不行,而是手機不好或者用戶太多、太擠,以及遠端伺服器的問題,這些麻煩5G也不能解決。

諸如社交分享、移動支付、電商網購、外賣訂餐這樣的全民應用,4G時代已經開發完畢。

新的應用(比如虛擬現實、自動駕駛、智能家居等等)缺乏商業化的破局點,並非受困於技術不行,而是用戶是否感冒、商業模式是否可行,這跟5G關係不大。

2)5G離消費者很遠,離企業很近

5G的最大好處,主要是超低延遲 同時連接眾多設備。

只要同一信息通道的用戶不是特別多、特別擠,你看3D視頻(乃至全息影像)也不會覺得卡。

全息影像可以使你足不出戶,置身於千萬里之外的山河瀑布、熱帶雨林,不僅看到的、聽到的極其接近真實世界,甚至感受到當地的溫度、濕度、磁場,聞到水土的氣味。

全息男足世界盃,甚至可以真實體驗摸到球的感覺,捕捉球員眼中的殺氣。

5G真正創造奇蹟的地方主要在工業、醫療、企業管理等領域,離普通消費者還有一段距離

比如,今年1月20日,華為聯合了多家醫院和機器人公司,成功利用5G技術遠程操控機械臂,為50公里以外的一隻小豬切下了一片肝臟組織,這是全球首例遠程手術。

比如,5G可以大大優化工業管理,在每台機器上安裝感測器,監控機器的運轉情況,有問題出現,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避免後面的狀況發生和浪費出現。

這類操作所需要的數據量和速度,無法在4G和Wifi的條件下實現,5G的速度和廣泛連接才會顯現優勢。

5G並不是排斥一般消費者,如果你用5G網路感受虛擬空間的購物體驗、或者坐在家裡體驗NBA球賽的現場氣氛,也不是不行,主要看你的選擇。只是5G手機的耗電量至少是4G手機的2.5倍,以及各種輔助設備,慢慢使你成為一個科技極客。

2. 5G時代的大期待:中台崛起

近期總是有人問我:互聯網公司對5G時代是一個什麼態度?我不好系統回答,總是提議大家可以多關注騰訊方面對5G的看法。

騰訊高層有兩個觀點引人關註:

一是5G時代將是一個「內容需求和創作能力大爆發的時代」

二是5G時代更看重「中台」思維

5G時代對視頻製作、傳播非常有利,4G網路畢竟還有費用、網速的障礙。

5G的進步將使全民去拍短視頻,視頻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表達。這不僅僅是網路流量(廣告變現)新的主戰場,更是觀察用戶行為、偏好、價值評價的主要窗口。這個不用多說,大家拭目以待。

我最關注的,是這個「中台」思維。什麼叫「中台」思維呢?

湖畔大學產品模塊主任梁寧有一比喻:戰國時期,蘇秦掛六國相印,就是燕、齊、楚、趙、韓、魏一起任命蘇秦擔任國相,抵抗秦國。六國對秦國的外交信息,都匯總到蘇秦一個人這裡,由他來統一處理、統一調度資源去達成協議。六國就是後台,蘇秦就是一個外交中台。

中台,就是一個能同時支撐多個業務、讓業務之間的信息形成交互和增強的機制。

梁寧具體舉了兩個例子:

案例一:

阿里巴巴收購餓了么之後,立刻接入阿里巴巴的數據中台。因為餓了么要在線下接觸大量商家,就要知道商戶具體的營業情況。而支付寶就有這樣的數據——商家的位置、收入流水可以清楚提供給餓了么。

案例二:

抖音這樣擁有過億活躍用戶的產品,產品團隊只有400人。可是,抖音的母公司今日頭條,數據中台有一萬多人,以支持旗下「數量眾多但需要共同數據支持的業務」。

現在的互聯網公司不可能死守一個戰場,要在多個方向上有創新,但不同業務需要一些共同的支持。

一個強大的中台,除了賦能一線業務部門,更是避免重複工作,減少浪費

如果業務線條增多、中台太弱,boss就會陷入「各種忙於救火的低效狀況」。

回到我剛剛提到的騰訊案例上,騰訊內部有一個賽馬機制——一個可能的爆款產品,一定是幾個團隊同時做,微信、《王者榮耀》這些頂級產品,都是在不斷的內部競爭、試錯中做出來的。

可是,內部競爭也會造成許多「重複發明輪子」的現象,這會造成不小的內部消耗。所以,強化中台、賦能一線,這始終是一個不能停的工作。

5G必將加速一些互聯網公司的「中台崛起」,數據的傳輸、處理能力因5G而空前加強,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避免大量的碰撞,排除更多傷害效率的潛在因素。

同時,這也會造成一些互聯網公司的組織人員調整。最近半年,很多關於互聯網公司「優化人員結構」的新聞,有些確實是裁員,有些則是因應新形勢的必然舉動。這就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星球 的精彩文章:

「開源」的戰爭

TAG:AI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