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我家那小子》里,比欣然廚藝更厲害的,是她的「小心思」

《我家那小子》里,比欣然廚藝更厲害的,是她的「小心思」

《我家那小子》正在熱播當中,大家的關注點估計都在「小子們」的生活狀態上,于小彤甜甜的戀愛,陳學冬的冒險等等。小編就不一樣了,作為一個吃貨,小編幾乎每期節目都會被觀察員欣然製作的小點心給吸引。

而且給力的是,如果想吃也很方便GET到同款,因為欣然每期製作的點心教程,都會被她拍成vlog發在微博上,啥時候想學去看看就成~

可惜,現實是「我的眼睛會了,我的手還是不會做」

,可能是需要和欣然換雙手吧。不得不說,欣然小姐姐還真是心靈手巧啊,能教武藝做剁辣椒,還能做這些精緻漂亮的美食,真想把她娶回家~

話說回來,這種為媽媽準備小零食的創意,是真的很貼心了,尤其是每期都堅持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究竟是什麼讓欣然把這個小點心從《我家那小子》到《我家那閨女》,又到現在呢?

這一次在採訪中,欣然就解釋了這件事。其實一開始製作點心的原因很簡單,節目錄製的時間是很長的,從化妝到錄製到結束後,少則四五個小時,如果早上忘記吃早餐,可能媽媽們長達十個小時都沒法吃東西。

但媽媽們畢竟年紀擺在那,這麼久不吃東西身體很難扛得住,而且她們也不好意思說什麼,為了配合兒子的職業只能堅持著。欣然從小就是一個細心的女孩子,當她看到這樣的情況時,她就做了一些小零食帶給媽媽們吃,沒想到媽媽們都非常喜歡。

於是,每期節目錄製之前,她都會早早地到達現場,把小點心擺在媽媽們的位置上,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一開始做點心只是出於欣然對媽媽們的一片愛心,而之後,這些小點心則多了一些「目的性」。

中國是飲食文化貫穿歷史的大國,用食物交朋友,是中國人際交往的習俗。在美食麵前,那些所謂的防禦、界限,都好像融於味蕾的快感中。欣然正是考慮到食物可以讓人更放鬆,而《我家那小子》這樣的節目,需要的就是嘉賓們敞開心扉地聊,素人爸媽在節目中難免拘謹,小點心剛好可以緩解他們的緊張。

於是大家看到,爸爸媽媽們有時候一到現場就會問欣然今天做了什麼好吃的,幾句寒暄,場子就熱起來了。

但對於欣然來說,每期準備不重樣的點心,還是很有難度的,更何況她每期做的點心,還有一些別樣的小心思。

媽媽們成長和青春的年代裡不能有太多鮮艷的顏色,所以她們這些顏色寄託於大自然中的鮮花顏色上,這種習慣延續至今。於是大家發現,媽媽們旅遊的時候很喜歡在各種開滿花的樹下拍照,對「花」總有著一種蜜汁喜愛。欣然考慮到這一點,給媽媽們準備的食物特別注重「色」,而且多與「花」相關,尤其是這一季的「十二朵花」。

桂花糕、酸奶拉花、雪花酥等等,這些含有「花」元素的小食,好看又好吃,一下子就能勾起人的食慾,尤其是這群愛花的媽媽們。

而針對爸爸們,欣然又有另一套想法。都說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往往濃厚而深沉,尤其是中國式父親,大多不善於表達,情感總是藏在心裡。這個時候,需要一點什麼東西來催化他們,讓他們在節目中把對女兒的愛說出口。

於是,欣然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果酒以及下酒菜,無花果酒、草莓酒、椒鹽花生米、辣椒蘿蔔等等。

大家可能發現了,其實節目中並沒有提到這是果酒,而是寫著這是果汁,這也導致有些網友提出不該給爸爸們喝這麼高糖的飲料。實際上這其實是低度數的酒,因為節目不能體現這是酒,所以在製作過程中字幕寫的是水。

這些誤解影響不了欣然,她的想法也很簡單,在果酒的作用下,爸爸們的狀態會更放鬆,更容易說出心裡話,話題聊得更深入,節目才會更好看,這樣她就覺得值了。

而這也是為什麼,她在節目中對爸爸媽媽們非常熱情,甚至在網友看來熱情到已經有些「討好」的意味,其實她只是想用這份熱情化解爸爸媽媽作為素人錄製節目的緊張與不適。

同時,作為一個和媽媽相依為命長大的女孩子,她太明白長輩們的不易以及她們對於孩子的期望了,所以她對媽媽們有著比當下年輕人更多一份的理解。

有些時候,她順著媽媽們說話,也是希望可以引導她們多抒發一些內心的想法。也許有些媽媽的觀點在現在的許多年輕人看來有些陳舊了,但欣然卻認為,媽媽們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她們也許沒有什麼超出家庭之外的理想,但是他們絕對要比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堅強很多,她們的想法是由她們那個年代背景所賦予的,可以不認同,但應當被尊重。

而欣然作為一個受時代和家庭雙重影響的年輕人,她其實是能夠同時理解和接受父母以及年輕人的心理的,只是她個人的經歷讓她沒法做到和當下的年輕人希望特立獨行,所以在節目中情感的天平偏向了媽媽們。

也正是因為欣然和媽媽們聊得來,又心靈手巧懂禮貌,還被媽媽們一致肯定是「理想兒媳」。

可惜的是,沒機會啦哈哈哈,名花已有主啦,本身已有的穩定感情,或許也是欣然不像當下年輕人一樣視婚姻如洪水猛獸的原因之一。不過捏,溫柔賢惠也不意味著不獨立,顧家更不意味著抹殺女性價值,當有記者在採訪中問她是居家型女性還是事業型女性時,她的反應實在是太酷了。

她第一反應是,「為什麼不去問男生這個問題?」。對啊,其實事業和居家本就不該和性格扯上關係,只是一種個人選擇而已,選擇為家庭付出更多的女性當然也不意味著不獨立。

社會文明真正的進步,體現為存在更多的觀點和更多的生活選擇,而不是把某些觀點和生活方式奉為金科玉律。

從欣然的履歷上來看,畢業於聖彼得堡大學的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多年主持人的職業素養以及個人習慣讓她非常喜歡去分析一些事情並樂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很擅長引導嘉賓說話。

這個時候欣然和媽媽們打好關係對節目的助力就體現出來了,畢竟越親近越能挖出媽媽們的心裡話。比如當看到陳學冬一伙人聊到他曾經鬧過緋聞的女生之後,她率先從大姨身上下手,暗戳戳地」套「大姨的話。

當大姨想要」硬抗「住表示不回答的時候,她一個狡黠的笑容和一個選擇疑問句就讓大姨防線全塌。這樣的情況發生過不止一次哦~

確實,像欣然這樣甜甜的笑著,溫柔地詢問,有幾個人扛得住啊?!莫名就讓人覺得很信任很舒服。而且雖然她目前未婚,但她在節目中表達的許多感情觀念還真的挺引人共鳴的——

愛情需要精神共鳴,但婚姻需要長久陪伴。

戀愛的時候需要激情,需要精神上的共鳴,但步入婚姻之後,激情逐漸退卻,平平淡淡的搭夥過日子就成為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事情。

丈夫丈夫,一丈之內才是夫。

其實婚姻本身就是兩個獨立的人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相處與陪伴顯得尤為重要。

寧願一人孤獨,不願兩人辜負。

孤獨的靈魂走到一起,本來就是為了尋找溫暖和共鳴,但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之後還會孤獨的話,這其實比自己一個人更可怕。

當然啦,其實這些話可能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但只要有觀眾能從中有所收穫和借鑒,這些話就是有意義的。

而對於欣然自己而言,這更是她從「媽媽們」身上所汲取的精華,或者說這是她在節目中收穫的感悟。這不意味著她逼迫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欣然曾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別人的腦袋裡,把別人的錢放到自己的口袋裡,這是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

她知道這個道理,自然不會去做灌輸思想給別人的的事,只是當她在某個時刻有所感悟的時候,分享給大家也未嘗不可,但並不強求。就如同桌上的點心一樣,做不做是她的事,吃不吃是其他人的事兒。

9012年了,主持人在節目里這點言論自由還是要有的。雖然觀點的表達容易被人誤以為是在講道理,但事實上,正如欣然採訪中所表達的,道理主要還是是講給自己聽的。

對於欣然而言,節目中的她名頭是觀察員,其實更像是一個學習者,當從媽媽們身上學到了什麼的時候,她自己也會下意識重複,不是為了改變誰,只是單純地和自己對話。

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也越來越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但也越來越像個刺蝟,總以為別人的觀點是在反對自己,下意識地抵禦不一樣的聲音。然而,現代人最需要的,其實就是有觀點但尊重彼此的差異,道理多說給自己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陳百強的顏值晚生三十年絕對不輸時下的小鮮肉,可惜天妒英才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