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兩個連隊,兩堂同題教育課,效果緣何不一樣?

兩個連隊,兩堂同題教育課,效果緣何不一樣?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 ?作者:林錦雲 王涵

5月下旬,第74集團軍某旅宣傳科科長丁猛來到偵察營「推門聽課」。站在該營兩間相鄰的課室門前,他有點犯愁該去聽哪位指導員的授課。

思來想去,丁猛決定站在門外觀望一會再做決定,沒承想,這一聽就是大半個小時,兩間課室內大相徑庭的課堂氛圍,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左側課室內,楊指導員以「從身邊人身邊事看擔當」為牽引,將一堂教育課講得深入淺出,戰士們踴躍回答,氣氛熱烈;而在右側課室,同樣的教育主題,李指導員以單位歷史上出現過的英雄人物為題材,結合連隊官兵團結拼搏奮鬥經歷,也是不遑多讓。然而不知為何,戰士們卻並不買賬,整個課堂死氣沉沉。

「一牆之隔的兩堂同題教育課上,緣何出現兩種景象?」丁科長納悶不已:兩位指導員在上半年的旅「四會」優秀政治教員比武中都取得了不錯的名次,授課質量水平都很高,按理說,不該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

難道是李指導員所在連隊最近任務繁重,官兵精神狀態不佳?會不會是這種手段豐富的教育方式讓官兵來不及互動?丁科長結合所見所聞,與偵察營兩位主官私下溝通交流,但都沒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沒想到,即將離開偵察營時,丁科長卻在營區樓道拐角處從兩名戰士的吐槽話語中探得些許端倪:「指導員自己一到訓練就往後躲,卻總在課上教育我們要敢於衝鋒、勇於亮劍,這不是鬧笑話嗎」「是啊,即使PPT做得再精美、課講得再動聽,不願和大家在泥水裡摸爬滾打,又有什麼意義呢」……

原來,在最近一次戰術基礎課目周考中,天空中下起了綿綿細雨,該連戰士們抓住「戰機」,在泥濘的訓練場上刻苦訓練。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輪到李指導員上陣時,他卻以身體抱恙為由,遠遠地在一旁觀望。在前段時間的一次徒步拉練中,李指導員的腿被灌木劃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後,也是選擇了上收容車。

「這個指導員怕苦怕累。」這一樁樁小事,該連戰士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李指導員逐漸形成了如此印象。而楊指導員則不一樣,他不僅課講得好,訓練比軍事幹部還要刻苦拚命,遇到險難課目總是一馬當先。

「如果教育者自身軍政素質和奉獻意識不被認可,即使把道理講得再透、故事說得再好,也難以令人信服,畢竟『身教勝於言教』。」丁科長語重心長的一席話,讓李指導員羞愧不已,晚點名時,他主動向全連官兵作出檢討,下定決心要當一個勇猛頑強的「排頭兵」。

詳細了解事情始末後,該旅領導陷入了更深思考:一名指導員在官兵面前沒有作出表率尚且得不到信服,一名機關幹部在指導基層工作時,如果總是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不以身作則、不身先士卒,能贏得基層官兵信任嗎?為此,該旅在全體幹部中掀起一場以「如何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統一起來」為主題的討論,引導廣大幹部以過硬作風、良好形象感召官兵,做好表率。

6月下旬,該旅官兵展開野外駐訓,李指導員不再「躲躲閃閃」「拈輕怕重」,而是帶領戰士們一起鑽進悶熱的戰車苦練實戰技能。列兵小譚深有感觸地說,指導員以實際行動叫響「跟我上」,這就是最好的教育課。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82歲「硬核奶奶」苗曉紅向軍博捐獻珍藏的飛行服
軍報提倡崇真尚實:剔除榮譽燈箱上的「虛光」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