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香港還有多少會一天暴跌98%的股票?

香港還有多少會一天暴跌98%的股票?

「灰飛煙滅「是什麼感覺?或許該問問持有星亞控股股票的散戶們。

6月25日午間開盤後,星亞控股的股價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暴跌98%,從4.89港元直線閃崩至0.091港元。截止當天收盤,星亞控股的跌幅達到96.48%,股價收於0.172港元。在半天時間裡,該公司的市值從61.94億港元跌到了2.15億港元,蒸發了近60億港元。

當天出現股價閃崩狀況的股票不只星亞控股一支:CHI HO DEV和永耀集團控股跌逾66%,中國寶力科技跌逾50%,申酉控股跌近37%,橋英控股跌逾27%。比較顯著的特點是,這幾支股票大多屬於「仙股」,即股價低於0.1港元的股票。

6月26日,港股市場再次出現多隻低價股股價斷崖式暴跌的情形。星亞控股儘管在早間出現了超過30%的股價反彈,但隨後由漲轉跌,最終收於0.168港元,與前一工作日相比下跌2.33%。

德寶集團則在一天內暴跌66.04%,收於0.72元;中國智能集團跌39.37%,收於0.191元。值得一提的是,德寶集團在今年的4月13日創出了4.13港元的歷史最高價格,但在今天盤中最低觸及0.6港元。也就是說,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該股的累計跌幅達到了85%。

為什麼會出現一日閃跌98%的情況?

星亞控股是一家新加坡人力資源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人力招聘、人力外判、人力培訓等服務。

從業績表現上來看,星亞控股近一年來的表現確實不夠令人滿意。據公司披露的截止2019年4月30日的九個月業績報告,股東應占虧損為277.4萬新加坡元,同比擴大34.79%,並選擇不派息。公司的毛利率從2018年同期的29.4%下降至26.8%,在業績報告中,公司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人力外判服務的勞工成本增加及公司提供具競爭力的價格以維持競爭力」。此外,星亞控股已連續三個財年虧損,預期本財年將大概率繼續虧損,且虧損額度有可能再創新高。

其次,星亞控股是一家流通股本較少、但股權高度集中的公司。公司的目前的流通股為12.5億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公司前四大股東持股高達7.04億股,市場上僅剩4.5億股流通股。

如果這個數字不夠驚人的話——早在2017年2月,在星亞控股上市不久後,香港證監會就曾提示過星亞控股股權高度集中的問題,控股股東與另19名股東相加的股權持有份額高達95.8%,剩餘的4.2%為其他投資者持有。

對於這類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香港證監會提示稱,鑒於股權高度集中於數目不多的股東,即使少量股份的成交也可能使該公司股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提醒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在買賣該公司股份時謹慎行事。

事實上,前兩年的年中時節,港股的小盤股就曾出現暴跌的現象。光銀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研究部主管林樵基在2017年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就總結出了兩個原因——

香港小盤股暴跌或受累於股東質押股份遭拋售:一些小盤股的大股東此前將所持股份質押給金融機構融得資金,半年度結算期限將至,而大股東無法還錢給金融機構,導致金融機構拋售質押股份,這可能引發了香港市場小盤股的大跌;

此外,小盤股本身流動性不佳也導致跌幅明顯。

還有多少冰面下的「閃崩股」?

港股的交易量主要集中於頭部的藍籌股。恒生指數便由50支成分股組成,都是交易活躍、業績持續的藍籌股,目前的最高價是349港元的騰訊,最低價則是3.25港元的中國銀行。恒生指數內成分股的整體走向即代表整個港股市場的走向,同樣也集中了港股市場大部分的交易量——據Wind數據,6月26日一天內,港股交易量前十名的股票總成交額高達157.7億港元。

如果藍籌股是水面上聳起的冰山,那麼在水面之下,還有數量更多的「仙股」。

據Wind數據,截止6月26日收盤,港股市場上股價低於1港元的股票共有1250支,佔全部上市公司(主板 創業板共有2365家)的比例高達52.9%;股價低於0.1港元的股票共有234支,佔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達到9.89%。

儘管數量龐大,但這些仙股、創業板股票卻得不到機構投資者的關注,往往成交清淡、流動性極差。截止6月26日,港股市場上有高達162支股票在五日內的交易量總計為零——也就是說,五天了,一手都沒交易過。

事實上,港股「兩極分化嚴重」「仙股流動性不佳」等現象已經存在多年。在星亞控股從5港元暴跌至0.1港元後,有不少散戶在股票論壇上表示要「抄底」,但對那些並非出於投機心態的投資者而言,還是離這些股權高度集中、流動性不佳的小盤股遠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不繳稅」的亞馬遜又被拎出來了
買4萬元一台的哈蘇相機,談不上裝

TAG:虎嗅APP |